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逃不过宿命,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逃不过宿命
逃不过宿命</p>
这样的俊美华服公子,从不会出现在他这种路边小肆中。</p>
可这位富贵公子不仅进来了,还在窄小紧窘的店肆中,随意找位置坐下,脸上没半点嫌弃之态,像是来惯了这种地方似的。</p>
倒是他那个衣着寒酸的俏丫鬟,神情怯怯,有些拘谨。</p>
这华服公子却对她温声细语,异常上心,看得老板一阵稀罕。</p>
贾琮见香菱也是空腹了半日,但吃起东西却细嚼慢咽,虽养于微寒,但举止却有些法度。</p>
又见她抬手间露出手腕上几道伤痕,不禁眉头一皱,问起才知,那董老二对她日常行为举止管教甚严,稍有不甚就要打骂。</p>
贾琮却不知那董老二是个惯犯,十年前常与同伙在扬州一带拐带骗卖秀美女童。</p>
带往外地教养行为举止、诗书琴画,养成姿容风华之尤物,即为江南盛传的扬州瘦马。</p>
等女孩到了年岁,便高价卖给富贾官宦谋取暴利。</p>
贾琮带着香菱回到兴隆坊贾家老宅,站在老宅高大辉宏的门法,像是特意学过的,笑问道:“香菱,你这墨磨的挺好,可是识字的?”</p>
香菱听贾琮夸奖她,小脸一红,眼中却透着喜悦,说道:“我家对面有一家小私塾,我爹让我给私塾的张先生洗衣服,打扫塾堂。</p>
每个月能赚半吊钱,张先生见我干活勤快,便许我坐门口听,我听了两年认了很多字,张先生教的课,我背比堂上的小子都好呢。</p>
这磨墨也是我从张先生那里学的,不过去年张先生搬走了,我也没地方听课了。”</p>
贾琮心中了然,原来的时间线里,香菱潜心学诗,最后做出的诗连黛玉都赞赏,可见她本就能识文断字的,不然又怎么学诗。</p>
她坐在私塾门口听两年课,就能识字诵文,连学堂的孩子都不如他,说明香菱在读书上还挺有些灵气。</p>
“虽然认了不少字,就是没机会写,家里也没闲钱给女儿家买纸笔。”</p>
贾琮听香菱说得有些遗憾,看来她骨子里就有些偏爱文事。</p>
笑道:“我这里纸笔有的是,得空了我教你写字。”</p>
香菱喜道:“真的,谢谢少爷。”</p>
等到晚间休息,晴雯在小榻上又和贾琮说了些话,便沉沉睡去。</p>
贾琮隐约听见外间的小床上,香菱翻来覆去的声音,想是第一次在外过夜有些认生。</p>
第二天大早,贾琮就拿着写好的书信,让金彩派人带贾府的拜帖和书信,送应天知府贾雨村。</p>
贾琮见金彩今天依旧让小厮挑了礼盒出去送礼,看这礼品的规模比昨日还多些。</p>
便顺口问了一句:“金叔今日去哪家老亲送礼。”</p>
金彩答道:“今日给金陵薛家长房太太送礼,我们府上二太太在王家排行第二,而这位薛家太太行三,是二太太的亲妹子。”</p>
贾琮听了一楞,岂不是那位薛姨妈。</p>
……</p>
应天府衙。</p>
贾雨村还没吃完早食,就接到从贾府送来信,看了后也是大吃一惊。</p>
信中竟写贾琮发现当年拐走甄英莲那拐子的踪迹,甚至连拐子的住址都写明。</p>
当年贾雨村穷困交加,如果不是甄士隐资助,他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更不用说金榜题名了,甄士隐对他实有大恩。</p>
但贾雨村这人生性凉薄酷戾,做了高官后,当日姑苏那个闲散士绅,几乎已不放在他心里,倒是他的夫人娇杏时时念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