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皇寿开恩科,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如果扩散为众人所知,最后意外与开考之题相近,那就说不清楚了。</p>

科举乃国之抡才大典,历代对流弊之举管控极严,都是宁杀错不放过,才华横溢之人无辜牵连,也是不知凡几。</p>

所以在这种关口,即便同窗情笃,贾琮也是慎之又慎,不抱半点侥幸。</p>

……</p>

清晨,天还没亮,黛玉便已起身。</p>

紫鹃连忙起来服侍,一边帮黛玉梳发挽髻,一边却说道:“我听姑娘昨夜翻来覆去,不肯睡觉,今儿又起来这么早,也不仔细着身体。”</p>

“今是三哥乡试第一场,我赶早去送送他,怕误了时辰,就没睡安稳,等回来补个觉就好,又值什么事。”</p>

清芷斋中也是大早就开始忙碌,五儿去准备早食,芷芍在帮着贾琮梳洗,晴雯和英莲在归置备考的东西。</p>

黛玉带着紫鹃过来,将贾琮考箱中的笔墨纸砚、各类干粮吃食看了一遍,是否遗漏,又看过携带的夹袄和棉被。</p>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都是三天,需要在考棚中过两夜。</p>

如今还在五月,神京地处北方,到了晚上气温远低于白天,所以夹袄和棉被都不可少。</p>

黛玉担心考棚隔板太硬,贾琮睡不安稳,又让晴雯加了条垫被,又在考箱中另备几根白蜡,防着夜间答卷烛火不足。</p>

贾琮见黛玉一反平时千金小姐的模样,做起这些细微之处,居然井井有条,饶有兴致的看她来回忙碌。</p>

这时迎春、探春也赶来送考,迎春见黛玉的样子,笑道:“还是林妹妹最细心。”</p>

黛玉听了脸上一红。</p>

说道:“这些考场之事,都是从小听我父亲说的,可惜我是女儿家,也没机会去蟾宫折桂,今儿正好都用在三哥身上。”</p>

……</p>

梨香院,大早就亮起灯光。</p>

薛姨妈上了年纪,习惯了早睡早起,见家里的丫鬟婆子,这个时辰已在外面回廊上穿梭。</p>

连忙出了自己房间,发现女儿房间灯火通亮,进去看时,见自己女儿穿戴整齐,正要出门。</p>

“这天没亮,一大早这是去哪里?”</p>

“妈,今天是琮兄弟乡试第一场,我和园中姊妹一起去送一送,给他讨个吉利。”</p>

薛姨妈毕竟有些世故,倒是知道一些事情,问道:“乡试不是都在入秋吗?”</p>

“妈,今年太上皇六十五大寿,朝廷开了五月恩科,千载难逢的机会,琮兄弟这次说不得就中了。”</p>

这些日子,姊妹们在一起时,话头总离不开贾琮此次乡试,其中黛玉因父亲探花出身,对科场规矩最为熟悉。</p>

但薛家已有两代未出过读书人,宝钗本对科举之事有些陌生,这段时间听姊妹们谈得多了,自己又格外留意,也变得捻熟起来。</p>

薛姨妈见女儿脸上流露出喜气,眉头不禁微微一皱,好在不是她一个人去送,还有贾府那些姊妹,也就罢了。</p>

……</p>

宝钗来时带来盒人参茯苓糕,还冒着热气,考场三日饮食都是自备,这东西既能充饥,还能提气,考棚里用正合适。</p>

这种场合宝玉自然不会出现,躲还来不及,哪里会找上门呕自己。</p>

一众姊妹一直送到园子二门口,那里早有贾政提前让人预备的车马,还派了两个灵醒的小厮跟着。</p>

黛玉等姊妹望着贾琮登上马车,晨风拂动儒巾襕衫,恍若踏风而行。</p>

五月的清晨,渐渐褪去黑沉,远方的天空,蓬勃出第一缕霞光。</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肝成人间武圣

江上景

港综警队话事人

爱吃糖三角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夜静不语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