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首榜起波澜,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次雍州恩科乡试参试近两千人,上榜者十中无一,现场大部分都是落榜的失意之辈。</p>

自己这个榜首几乎是众矢之的,可不怎么讨人喜欢,在人家心口撒盐还差不多。</p>

本来得了如此大的意外之喜,悄悄离开闷声发财便是,没想到被蔡胖子的公鸭嗓给害了。</p>

乡试榜首,解元之名,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耀,各种议论之声开始轰然响起。</p>

“这不是书院乙文馆的贾琮,次次月考都在一二之列,果然不俗。”</p>

“这贾琮不是荣国府的子弟吗,一个贵勋子弟,生来富贵荣华,也来与我等寒门争折桂之机!”</p>

“宁荣贾家乃是顶尖豪门,权势滔天,一个勋贵纨绔子弟,也能夺取榜首,定是有人谋私舞弊!”</p>

“一个奢靡的武勋子弟,也来走科举之路,辱没儒家清贵,有辱斯文,真真可笑。”</p>

“这家伙可是颇有才名,两首新词名动江南……。”</p>

“谁知道呢,或许不是他写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p>

这些嘈杂的议论声,赞许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质疑、隔阂、轻视、甚至是恶意。</p>

现场过千的落榜学子,那些没有登上首榜荣耀士人,个个都是将科举仕途看得极重之人,其中愿为之头破血流,阴私算计,大概不在少数。</p>

在放榜那一刻,心神激荡冲动之下,宣泄出来的都是不加掩饰,最本真的情绪,其中还能有多少善意。</p>

这一幕突然让贾琮想起那道策论题:今之士人,通达书经,求取仕禄,而明德不振,苟且因循之弊。</p>

贾琮心中冷笑:这就是如今的读书人。</p>

这时一个有些冷硬,却有几分郎朗的声音说道:“早就听说贾世兄的名声,令师静庵公曾为礼部大宗伯。</p>

雍州院试时,贾兄又被礼部郭大人点为案首,也算一脉相承。</p>

如今贾兄竟又夺得雍州乡试榜首解元,已是二元登科。</p>

大周自立国以来,五十年前浙江出过一位三元及第。</p>

但自此之后,大周不要说三元及第,连二元登科也再未出现过。</p>

贾兄才高八斗,又出身顶级勋贵之门,当真是得天独厚,在下佩服!”</p>

这番话一出,周围不管是对贾琮心有善意的,还是心怀排斥恶感的,都倒吸了一口冷气。</p>

这一番话,表面上似乎在赞许恭维,但其中隐含的指斥之意却锋利如刀,而且言语十分大胆。</p>

说贾琮的先生柳静庵曾为礼部大宗伯,而点贾琮为院试案首的郭佑昌,也是礼部官员,如今更是新任礼部大宗伯。</p>

说这是一脉相承,不外乎指斥其中有阴私弊漏之嫌,谁不知道乡试会试都是礼部管辖之事,连本次乡试的阅卷之地,都是礼部的东华楼。</p>

那人也是个厉害的,话中都没有明指,让人抓不住半点把柄,但将这些本无关联之事,混在一起说出,却能令人浮想联翩,实在是恶毒之极。</p>

这一番话一出,就像是在滚油中撒下了一颗火星,周围的学子几乎在瞬间,发出乌压压一片议论声,情绪变得不可抑制激动起来。</p>

贾琮身边的蔡孝宇、刘霄平、崔安之等人,见到周围突然变得有些群情汹汹,也都变了脸色。</p>

贾琮脸色凝重,看向刚才说话之人,见这人中等身材,穿一身青色袍服。</p>

正是刚才蔡孝宇所言,推书院周君兴之子周子安!</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肝成人间武圣

江上景

港综警队话事人

爱吃糖三角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夜静不语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