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捷报议封赏,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捷报议封赏
捷报议封赏</p>
神京,大周宫城,乾阳宫。</p>
虽已过了正月十五,神京城的天气依旧酷寒,嘉昭帝处理政务也搬到后殿暖阁中。</p>
暖阁内火墙烧得温热,青铜福寿熏炉烧着极品红萝炭,珐琅掐丝镶蓝焚炉中清烟渺渺,点着西海沿子进贡的龙涎香饵。</p>
室外风雪如刀,冰寒彻骨,室内温暖如春,馨气脉脉。</p>
最近让嘉昭帝最为关注的,就是辽东镇与女真的战事。</p>
此刻他御案上的一份奏章,上面做了许多朱笔批注,这是一个月前九省统制顾延魁,发来的巡视辽东镇奏报。</p>
这份奏章上引起嘉昭帝关注的有两件事。</p>
报入宫内,也通过兵部诋报为各部官员所知,并引起轩然之波。</p>
很多时候行事,先退一步,方可进两步。</p>
当年周太祖荡平环宇的勇武,至今还存有烈风遗泽,寸土必守,寸土必争,已经成为朝野官民共识。</p>
……</p>
这句话让嘉昭帝深有感触,他身在高位,体会颇多,不管是为政,还是为军,没有不变之法,只有相机之术。</p>
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p>
放弃五大兵堡,有弃土自守的嫌疑。</p>
对于这些御史弹劾,嘉昭帝还是采取了惯用的办法,留中不发。</p>
而且顾延魁的奏章中记录了贾琮一句原话,那是贾琮用来劝谏梁成宗,接受他关于放弃兵堡、撤回守军的建议。</p>
但他有不亚于大周任何明君的清晰和理性,他相信顾延魁、梁成宗这些军务大家的眼光。</p>
大周自扫平北蒙,定鼎天下,立国七十余年,在边塞守土战事上,勇猛精进,从未显疲弱之势。</p>
……</p>
只是自顾延魁一个多月前发来奏报,除了日常军务诋报来往,辽东之地再无新的战况奏报。</p>
这让嘉昭帝心中多少有些忐忑,贾琮的坚壁清野之法,似乎并没有引起女真贼寇的反弹。</p>
这时,内侍副总管郭霖入暖阁通报:“启奏圣上,兵部左侍郎彭汝南、左军都督府陈翼入宫觐见,言有辽东急务启奏!”</p>
嘉昭帝听到有辽东急务上奏,眼睛不禁一亮,让郭霖即刻宣二人入殿。</p>
自从顾延魁以九省统制巡视九边,兵部日常事务,便由兵部左侍郎彭汝南代理,</p>
而左军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五府之一,其分辖辽东镇军务之事。</p>
太上皇时期,五军都督府曾总揽大周军务之权,曾经势力枭然,权柄极重。</p>
府中自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要职,历来都是四王八公贵勋子弟、立有战功的将领充任。</p>
但自嘉昭帝登基之后,经过十年权衡腾挪,不断消减五军都督府根基,军务权柄渐渐重于兵部。</p>
如今在兵事之上,兵部已完全凌驾于五军都督府。</p>
因此,朝野内外,暗中都有戏言,五军都督府如今只是老牌勋贵养老之地。</p>
甚至很多贵勋在五军都督府挂职,但根本不来上衙办公,只是领一份俸禄。</p>
但是,毕竟太上皇还健在,五军都督府的外在体面,还是要维持一下的。</p>
所以兵部涉及重大军务奏报,还是会叫上对应辖管的各军都督,其实也就充个场面,做给外人看罢了。</p>
至于具体军务的筹谋之事,自有圣驾、兵部、一线将领相机决断。</p>
五军都督府可以敲敲边鼓,其他的也就识相点靠边站。</p>
所以,这两人一起入宫奏报,嘉昭帝便知,必定是辽东镇发生重大军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