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1章 巾帼傲须眉,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巾帼傲须眉
巾帼傲须眉</p>
大周宫城,乾阳宫。</p>
时序八月,正是神京城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p>
皇帝的御案两侧,摆着两个鱼龙献瑞镶蓝铜制冰鉴,堆满晶莹剔透的碎冰,散发着乳白色寒气,将御案周围的暑气,消弭得所剩无几。</p>
自入夏以来,嘉昭帝推行两项新政,缩减官绅免税田亩,改人丁税为摊丁按田赋税。</p>
在遭受朝野内外不少的反对和责难之后,沉寂许久的推事院,再一次成了皇帝手中利刃。</p>
最终,新法以五名旧党高官的前程名誉为祭,强势在各地予以推行,至八月初征收入国库的田税,比去年增加整整四成。</p>
只是没等嘉昭帝为新法顺利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而欣喜。</p>
大理寺通过审讯要犯,爆出金陵卫指挥使周正阳牵扯水监司大案,并在朝廷缉捕其归案时逃之夭夭。</p>
之后又因周正阳之事,牵扯出一系列枝蔓,大理寺及五军都督府出现泄密案,吏部七名官员事涉考功舞弊。</p>
郭霖回道:“启禀圣上,明日雨水,行不得船,贾琮后日下金陵,依照圣上谕令,奴婢已对金陵中车司做妥善安排,也和贾琮做了交代。”</p>
他虽知甄家在江南根基深厚,甄家家主甄应嘉,官居金陵省体仁院总裁。</p>
直到兵部尚书和大理寺卿推荐贾琮入金陵协查此案,才让嘉昭帝看到重新打开僵局的希望。</p>
负责盘查的市舶司副提举王维安,是这次刚由吏部从神京轮调而来。</p>
金陵,龙潭港码头。</p>
而其他一些未雨绸缪的准备事项,也都一一列出,在得到嘉昭帝首肯后,分别由兵部和五军营配合落实。</p>
但有查获私运西夷火枪三件以内,违禁火器没收,事主处以十倍罚银,私运超过三件以上,事主要入监重罪。</p>
这对一般的商户是个难以承受的数目,即便以甄家的豪富,这也不算一个小数目。</p>
以往他们必定没少干这种事,原来负责港口巡查的市舶司官员,也多半与他们有所勾结,或者被收买……。</p>
城邑之内,宵小鸡鸣之盗,偃旗息鼓;四门之外,航运违禁之举,严查勒改,比之前时大为改观。</p>
但王维安是新轮调到市舶司的官员,在金陵还没有人情利益纠葛,因此对甄家并没有太多顾忌。</p>
各官衙履新官吏,梳理前务,查补遗漏,追究枉法旧官二十三人,已交大理寺侦缉法办……。”</p>
这个贾琮如此年纪,不仅在火器匠业上惊才绝艳,在兵事上卓绝夺目,在政事统筹上同样富有韬略,其中老辣已不弱于顾延魁这些年勋老官。</p>
嘉昭帝听了密劄的内容,幽沉的表情渐渐松弛下来,目光中流露出满意的神情。</p>
……</p>
未理主脉,先斩枝蔓,不仅为侦破周正阳大案提供便利,对金陵官场也是一次有力的革弊立新,一举双得。</p>
“至上报之日,神京吏部轮换官员皆履职上任,金陵卫所戍卫、船运港口巡查,金陵水道巡逻,风气大为整肃。</p>
就在贾琮入宫的办事。</p>
……</p>
金陵,明德坊,甄家大宅。</p>
金陵甄家辈分最高一人,自然是宫中那位甄老太妃。</p>
本家辈分最高的甄老太太,是贾母同一辈的人,是宫中甄老太妃的侄媳妇。</p>
甄老太太膝下二子,长子甄应嘉是甄家族长,官任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是个官高权薄的虚职,是朝廷因甄老太妃尊贵而推恩封赏。</p>
次子甄应泉,并无承袭官职,自朝廷在金陵成立市舶司,开放海贸航运,甄应泉管辖甄家船队,参与海贸之业,为甄家赚进巨额金银。</p>
可惜天瑕英才,三年前甄应泉携船出海行商,意外失踪,从此杳无音信,从常理上判断,必定已遇到意外而身故。</p>
甄应泉膝下只有一女,就是当时在宫中教养并陪伴甄老太妃的甄三姑娘。</p>
在得知父亲的噩耗之后,甄三姑娘才从神京返回金陵,陪伴失寡的母亲。</p>
并靠着和宫中甄老太妃的亲近关系,还有甄老太太的宠爱,凭着自小天资卓异,以女儿之身,竟把父亲留下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p>
……</p>
这一天她像往常那样,大早去和老太太请安,然后回到自己院子里做事,当然做的不会是寻常女儿家针线刺绣。</p>
自有二门口的婆子,会送来生意上的账目文牍,给甄三姑娘核对查阅,然后加上书笔批注,再传到二门外让人送出去办理。</p>
她依然是一身青色裳裙,满头青丝整齐梳成纂儿,只别了支珍珠发簪,再无其他发饰,却难掩卓绝,清丽秀雅,风姿玫然。</p>
只是这会子秀眉微颦,这一上午的时间,甄三姑娘的心情都不是很好。</p>
因此方才二门的婆子,传进来一张支银单据,要从公中支取纹银六千两,银单上是家中三哥的签章。</p>
即便甄家是豪富之家,六千两也绝不是小数目,甄三姑娘自然要让人去问明原因。</p>
后来负责支取银子的陈管事回报,是三爷在海船上运了三支全新鲁密铳,还有位身份文牍不全的英吉利人,结果在港口被市舶司官员查到。</p>
那个白夷人的身份文牍倒是好办,缴纳人头税,补办文牍即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