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3章 荣国难袭爵,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荣国难袭爵
荣国府,凤姐院。</p>
这一日秋阳灿烂,照的满院子明晃晃的,院子中那株梧桐,叶子都熬黄了边,已零零散散的雕落。</p></p>
未至正午时分,正房炕上小桌上,摆着四五碟精致的小菜,王熙凤和平儿正对坐着用午食。</p></p>
两人一边用食,一边说些日常银钱流转、府上人与物照管杂事,突然听到外头走廊上传来脚步声。</p></p>
王熙凤和平儿都听出是贾琏的声音,只见门帘一下被掀开,贾琏有些脸色郁闷的进来。</p></p>
平儿端走了自己的碗筷,再进来时加了新菜,又给贾琏添了碗筷,自己就退出了屋子,让王熙凤和贾琏说话。</p></p>
王熙凤等贾琏坐下,便急忙问道:“今儿去宏平街,大老爷留下的那间铺子,如今怎么说?”</p></p>
贾赦没死之前,王熙凤便早知他在外面有几家皮货店,甚至听说生意还很不错。</p></p>
王熙凤是个在银钱上在意的,大老爷在外面留下这么一间铺子,她哪里不会上心的。</p></p>
只是贾赦丧事之期,邢夫人病倒,况且有婆婆的身份在那里,贾赦的丧事里外都是王熙凤代理,每天忙得人仰马翻。</p></p>
因此,王熙凤实在抽不出时间,去筹谋那间皮货铺,但即便如此,还是让旺儿盯着那店铺的动静。</p></p>
旺儿回来说,店铺的掌柜和伙计,都在照常开铺子做生意,并没有异样,像是根本不知道大老爷亡故了。</p></p>
王熙凤听了微微奇怪,但想到贾赦开了店铺,必定是交给掌柜的打理生意,他一个荣国勋贵,没有每天去店铺的道理。</p></p>
所以店里的掌柜伙计,几天没看到他出现,估计早司空见惯,宏平街离开宁荣街有些距离,铺子上的人至今不知贾赦亡故,常理上也是有的。</p></p>
此后王熙凤因忙于贾赦丧事,一时抽不出时间,只让旺儿隔天便去店铺看动静,旺儿回报一切如常,她便放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p></p>
一等贾赦出殡完了丧事,王熙凤也不和邢夫人招呼,便让贾琏去宏椿店铺招呼,先把店铺弄到手再说。</p></p>
贾琏虽有邢夫人这个嫡母,但贾赦在世时,他对这后母就不放心上,如今父亲死了,邢夫人在他眼里,更是连纸老虎都不是。</p></p>
自古亡父的财货由儿子继承,便是天经地义的事,自然也是跳过邢夫人,去办那宏椿皮货店的事。</p></p>
本以为自己父亲的店铺,自己这做儿子的过去,必定是手到擒来的事,可事实却是完全相反的。</p></p>
他见王熙凤问的急,便没好气的说道:“本以为这事容易,没想到却碰了钉子,那店铺如今到不了我们手里了!”</p></p>
王熙凤听了一惊,说道:“怎么就碰了钉子,大老爷的店铺,如今人没了,这店铺还不是你这儿子的!”</p></p>
贾琏丧气的说道:“本来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今天去了铺子,那掌柜的却说,大老爷没事之前,已把店铺转让给他了。</p></p>
还出示了官府的文书,我仔细看过文书的样式,还有上面镇安府衙的官印,都不是做假的,是正经的官府文书,那店铺已经不姓贾了。</p></p>
我就说大老爷过世这么多天,那铺子上一直都没什么动静,敢情那铺子早跟大老爷没关系了。”</p></p>
王熙凤听了心中郁闷之极,这煮熟的鸭子竟然还能飞了,但是她这人毕竟精明,仔细一想就发现有些不对。</p></p>
“这事也太过蹊跷些,我记得那次琮兄弟得了皇上封赏,二妹妹为了给她庆贺,在东府摆了席面做东道,请了老太太和我们过去。</p></p>
那日大老爷就没到场,大太太可是亲口说,大老爷之所以不来,是因要在铺子上见一位贵客,说明那个时候,铺子还是大老爷的。</p></p>
算起来之后也就过了六七天光景,大老爷就出了事情,就这么几天时间,店铺就盘给了别人,还偏偏赶在大老爷出事前,未免太巧了些!”</p></p>
贾琏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很有道理,这事的确有些奇怪,那店铺我之前就去过二次,虽然对铺子上的人不熟。</p></p>
但我还能看出铺子上的掌柜和伙计都换了新面孔,不是大老爷将铺子盘给了别人,断不会如此的。</p></p>
而且那新掌柜言辞甚是嚣张,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像是有些根底的,看起来并不像是善类。”</p></p>
王熙凤秀眉一挑,厉声说道:“哼,咱们荣国贾家可是国公门的初衷,也变得更加纯粹,他抛却了读书功利包袱,又得到柳静庵的时常点拨,时文策论方面更加上了层楼。</p></p>
贾政听说他丁忧以来,并不荒废点滴光阴,只是闭门潜心读书,以待春闱,心中十分欣赏感慨。</p></p>
贾琮明明已是板上钉钉的进士之身,却毫不懈怠疏懒,荣宠不惊,孜孜不倦,实在是他理想中读书人的模样。</p></p>
贾政心情激荡之下,本已死了对宝玉科举读书的期盼,竟然又活过来大半,又开始起了督促宝玉读书的强烈欲望。</p></p>
可惜宝玉被他打烂了屁股,估计还要猫在床上过完冬天,才有可能满足贾政对读书的遐想。……</p></p>
等日头刚过了正午,贾琮放下书本,带着英莲出了书房,芷芍、五儿等已备好了午食,六七个人团团坐了。</p></p>
正巧外面下起雨来,如今早入了秋,一场秋雨一夜凉,满院子雨水淅沥,透着一股沁人的凉意。</p></p>
等到用过午食,丫鬟们收拾过东西,贾琮在院子的游廊中走动消食。</p></p>
却见院门处人影晃动,如丝的雨幕之中,一个苗条婀娜的倩影,打着油纸伞款款而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青缎子掐牙子背心的丫鬟。</p></p>
贾琮笑道:“二姐姐怎么下雨天就出来了。”</p></p>
雨幕之中,迎春展颜一笑一下,俏然生姿,很是动人。</p></p>
她上身穿粉红底刺绣交领长袄,白色交领中衣,白色百褶裙,身形婀娜有致,步履轻缓秀雅,裙角边缘被雨水微微打湿。</p></p>
等到上了游廊,收了手中的油纸伞,交给身后的绣橘,笑道:“今儿上午我拉了宝钗一起,让管家带去看了圣上新赐的爵产。</p></p>
宝钗妹妹家里是皇商,比我多懂得外面的行情世道,我让她一起出个主意。</p></p>
这次皇上加赐的爵产,包括城东郊几百亩上等良田,还有城中几处旺铺,城西一处三进小院,都是极不错的产业。</p></p>
我们估算着就算自己家不经营,都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回四五千两租金,这还是低估的,加上琮弟在辽东的产业,满府怎么都是用不尽的。”</p></p>
贾琮这次在金陵建功,嘉昭帝加赐五百石爵产,之后又赶上贾赦的丧事,所以他一直没有时间去关注。</p></p>
贾琮的鑫春号每年赚到的金银,远胜伯爵府名下爵产所出。</p></p>
加上爵产都是用于伯爵府日常开支,他便做了甩手掌柜,都交给迎春归置处理。</p></p>
迎春自从当了贾琮的家,她性子内敛细密,耐心比寻常人都强,对这些家务产业之事,虽不是凌厉迅捷,但却不厌其烦,事事妥当。</p></p>
特别是府上的这些爵产,都是自己的琮弟,在外头闯荡拼杀得来,迎春心中更加珍视,想着一定要妥当处置,不能耗费了兄弟的心血。</p></p>
所以才让家里姊妹中最明白世道经济的宝钗,和她一起去巡视筹谋。</p></p>
贾琮听迎春说新赏赐的五百石爵产,一年竟能产出五千两收入,心中也有些意外。</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