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9章 绮怨并祸因,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绮怨并祸因

嘉昭十五年,三月十五。</p>

荣国府,荣庆堂。</p>

堂外的大理石插屏处,五儿穿淡黄暗花对襟褙子,月白色绣梅树长裙,身后还跟着个小丫鬟,手上提着个精致的竹篓。</p>

这时鸳鸯从堂里出来,笑道:“五儿妹妹,你让人传话给我,有什么好事找我吗?”</p>

五儿笑道:“东府那边因三爷要下场春闱,龄官出门购置了一批上好的湖海南货,准备烹制了让三爷带进贡院号监。</p>

如今二奶奶正有身子,上好南货多少有些滋补,三爷让给二奶奶送去一些,这一份是送老太太的,也就是尝个鲜。”</p>

龄官买来的上等南货数量不少,贾琮下场使用只需少许,大部分其实留着只用。</p>

贾琮想到王熙凤最近不管入房之事,还是西府人口裁撤整顿,不管是否存有私心,但毕竟都对家中有益,也算颇为操劳。</p>

便让五儿收拾几样上好南货送给王熙凤,既然送了王熙凤,贾母那边自然也不好少了。</p>

鸳鸯笑道:“还是三爷有心,这些事都想着老太太,龄官又是哪位,可是三爷从江南带回那位姑娘?”</p>

两人正说着话,听到前面环佩相撞,见到裙褂飘风,正走来几个女眷,领头的正是王夫人。</p>

后面跟着的另外两人,五儿并不认识,但鸳鸯那日在王夫人的寿宴上却见过,正是桂花夏家母女两个。</p>

……</p>

那日王夫人听到宝玉的丫鬟和小厮,被王熙凤大肆裁撤过半,觉得自己大失脸面。</p>

还好夏太太在一旁劝说,宝玉少几个丫鬟并不是大事,只要能在西府稳住名份,才是长远之事。</p>

王夫人听了夏太太一番言语蛊惑,才平息了想去西府找王熙凤理论,找贾母抱屈诉苦的念头。</p>

或许是二房败落的恐慌,以及诸事外因内因的挤压,加上夏太太那句子凭父贵的挑弄,让王夫人终于对夏姑娘生出些念想。</p>

夏太太精明诡诈,算准王夫人的心思,自然事事顺水推舟,这些日子两家来往越发密切。</p>

因过了三月中旬,正是茶花盛开的季节,桂花夏家因做花木生意,家中名贵花种,实在不下于宫中御园。</p>

夏太太为了和王夫人活络,便送了她一对罕见的朱砂紫袍,这等名贵茶花只生在滇地,在神京之地十分希有。</p>

王夫人对这贵比黄金的名茶,也不知懂不懂其中金贵,但因心中对夏姑娘有了念想,只要夏家母女来走动,便合了她的心意。</p>

那夏太太是极其精乖之人,不仅善于蛊惑人心,还懂得打蛇随棒上。</p>

她见已哄得王夫人开心,便说来了贾府两次,都没去拜望老太太,未免有些失礼。</p>

王夫人本就对夏姑娘动了心思,正想多往贾母跟前走动,事情有了贾母介入,将来也多些顺理成章,自然一拍即合。</p>

于是便带着夏家母女,出了东路府黑油大门,绕了圈子来西府拜会贾母。</p>

只是没想到还没进荣庆堂,便在堂口遇到了鸳鸯和五儿。</p>

……</p>

王夫人看到鸳鸯倒也罢了,看到五儿也出现在荣庆堂口,不禁眉头微微一皱。</p>

大概是恨屋及乌的关系,王夫人厌烦贾琮,自然对他身边那几个丫鬟都看不顺眼。</p>

她总觉得那几个丫鬟都生得妖妖娆娆,看着就不是什么好物。</p>

芷芍因为平时都在东府,极少会在西府走动,又因她和宫中有些牵连,让人有些顾忌,王夫人倒不敢对她表现出不善。</p>

晴雯原先是贾母的丫鬟,在西府多少有些脸面,英莲根本不是贾府的奴才,况且生的得意,连贾母都看了喜爱。</p>

这几个王夫人都不好摆脸子,唯独五儿在她眼里,觉得她是厨役之女,可以无所顾忌的表示不屑。</p>

加上五儿得了贾琮的委派,如今在西府跟着王熙凤管理家务,王夫人栈恋旧位,越发觉得被一个贱丫头爬到头上。</p>

所以她见了五儿自然没好脸色,连五儿和鸳鸯按规矩向他见礼,她只对鸳鸯点头,对五儿一副视若无物的嘴脸。</p>

……</p>

但是一旁的夏姑娘却是不同的,她刚到了荣庆堂口,几乎一眼就注意到了五儿。</p>

那日王夫人在她们母女面前诋毁贾琮,说他只挑阖府最俏的丫鬟使用,还带外头美艳的尼姑戏子入府。</p>

夏姑娘听了这些话头,心中怨恨贾琮太过风流,只是到了如今,贾琮和她还是八竿子打不到,这类念头太过搞笑。</p>

她脑子像是被此事下了降头,多少有些病娇诡异,一入西府老瞅路过的丫鬟打量,看有无能入贾琮眼界的美貌货色。</p>

只是这一路走来,荣国府丫鬟生得周正有不少,但是当得起美貌二字,且并没看到,这让夏姑娘心中受用。</p>

一直到了荣庆堂门口,她一下子就注意到五儿。</p>

夏姑娘曾在王夫人寿宴上见过鸳鸯,但却是十分推崇,心中自然愈发好奇。</p>

他少年读书之时,时有听闻刘吉川的事迹,此人因为怀念前宋,当年对太祖皇帝立国,曾撰文进行抨击。</p>

虽太祖皇帝没有因此对其论罪,但此人不得大周官府认可,甚至有意冷落排斥,确是难免之事。</p>

大周立国前五十年,刘吉川的文章书籍,虽未被官方明文抵制,但大概也处于半禁书的状态。</p>

但是即便如此,刘吉川的文名依旧在士林流传,可见其人必有过人之处。</p>

像黄宏沧这样的榜眼之才,官场士林名流,都对他的文章如此推崇,可见这人文华底蕴非同一般。</p>

其实孙守正少年之时,对刘吉川这等忌讳人物,心中未尝没有探究的心理。</p>

不过是读书人在血气方刚之龄,对古怪和冒险之事难免向往,只是刘吉川文录流传稀少,一直不得其便罢了。</p>

大周立国已近百年,时间久远之下,刘吉川当年那点破事,早就没人在意,但依旧难改其文流传偏窄之状。</p>

如今得了黄宏沧的指点,孙守正自然不会错过这等雅趣。</p>

当然,孙守正对此事在意,一出黄府就找寻萧家书铺,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隐晦原因。</p>

方才他去黄府拜会之时,看到黄宏沧书房书案上典籍堆叠,很多都在翻阅状态,还有几张写满文字的宣纸。</p>

他虽不方便详看,但也能猜的得出来,黄宏沧作为春闱主考官之一,身负会试制题之责。</p>

那些堆叠翻阅的典籍,那些水墨淋漓的宣纸,必定是黄宏沧正在殚精竭虑编撰考题。</p>

而那本唯一被他看清书名的《刘吉川文录》,也正处在翻阅状态,是否也和黄宏沧编撰考题有关……</p>

孙守正会这般揣测,倒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主要是他眼下身为春闱同考官,对和春闱相关之事,自然而然会多加留意。</p>

……</p>

等到车夫带他找到萧家书铺,孙守正有些迫不及待进入书铺。</p>

萧家书铺地方甚为宽敞,是文翰街上开脸较大一间书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肝成人间武圣

江上景

港综警队话事人

爱吃糖三角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夜静不语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