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1章 金榜题名时,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夫人一代琴艺大家,也是颇有见识之人,自然能懂丈夫话里意思,不禁有些惋惜。</p>
柳静庵自嘲说道:“更何况玉章是我的弟子,当初璧儿名列二甲前列,却连翰林朝考都过不得,岂不可笑。</p>
不外乎是柳家一门八进士,如果还能人人皆翰林,我已有文宗学圣之名,难道我柳门也要入圣!</p>
夫人不要忘了,玉章一旦登能否大魁天下,也是同理。”</p>
崔氏虽觉得丈夫说的没错,但她对贾琮视如己出,望他荣耀风光的私念,似乎总有些放不下。</p>
说道:“数日之前,陈天官上门拜访,我上茶之时,倒是听到一句,他举荐玉章为状元。</p>
他可是春闱主考官,说话颇有份量,老爷虽想的不错,但世事难料。”</p>
柳璧听夫人说到陈默,目光微微一凝。</p>
说道:“陈默这人,看似圆滑,实则谋深,不然他也活不到现在,他的话只能信一半……”</p>
柳静庵继续说道:“当初我收玉章入门,虽看中他人物才情,也是不想他在贾家过于寒微,有个立足之地。</p>
他虽文华卓绝,才智非凡,但我并不想他在仕途打滚,反倒希望他能做个学问经世的大儒。</p>
夫人可曾听说,玉章办的那个鑫春号,日进斗金,十分红火。</p>
以他的本事,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一生安稳,福寿绵长,岂不更好。”</p>
崔氏笑道:“老爷担心仕途深险,玉章会因此吃亏,依我看大可不必担心。</p>
玉章虽年轻,可比你几个儿子,都要精明三分,天生做官的料子,你让他做学问大儒,未必和他的性子。”</p>
柳静庵微微一笑,突然说道:“精明并不能褪却万难,有时命数曲折,人力难为……”</p>
崔氏见自己老爷说了句模糊之言,心中也不在意。</p>
在她想来,丈夫虽思虑周密,但点榜列名的可是皇帝和主考官,想到这里脸色微微一笑,便转身出了书房。</p>
只是崔氏离开书房之后,却没听到柳静庵口中喃喃自语:“希望数年揣测都是错的……”</p>
……</p>
神京,礼部南院。</p>
贾琮的马车到达时,张贴殿试榜单的东墙,已聚集许多等候看榜之人,但人数远不能和会试放榜相比。</p>
会试放榜之时,三千应试举子,人人都有上榜机会,自然一个不落都来看榜,加上同来的亲眷至交,少说也有四五千人之数。</p>
但是殿试张榜却大不一样,上榜贡士不过区区三百人。</p>
那些落榜举子即便好奇,也不会过来欣赏他人上榜风光,以免遇到相熟的同乡故交,脸面上过于尴尬。</p>
所以东墙下聚集人群虽不少,但和会试看榜人山人海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耳语。</p>
看榜人群大都是今科贡士,除少数自视过高者志在一甲,或深怀野望欲搏翰林之资,大部分贡士神态轻松写意,谈笑无忌,气氛热络融和。</p>
对于大部分学人来说,能够进入春闱,最终登上殿试榜单,已是读书人一生至高荣耀,早已别无所求。</p>
贾琮因为带了英莲和晴雯一起出门,便将马车停在东墙对面的路边,随行管家和小厮,早早挤到东墙下人群中,等到礼部张贴榜单。</p>
马车之中,英莲和晴雯一边小声说话,一边掀开车帘看拥挤的观榜人群,各自神情兴奋雀跃。</p>
贾琮为了出行方便,事先让她们换了小厮衣装,愈发显得俏美伶俐,可爱诱人。</p>
只是英莲虽戴了小厮的六合帽,眉心胭脂痣露在外面,女儿气息婉媚,这么都不像小厮,贾琮笑着将她的帽檐拉低。</p>
此时,外头响起隆隆鼓声,礼部登科鼓敲响,终于到了张榜之时。</p>
晴雯和英莲都挤在车窗初,神情兴奋的盯着人头攒动的南院东墙,贾琮也出来车厢,站在车辕上眺望。</p>
一队衣甲鲜亮的禁军快速进入东墙下,将观榜的人群向后驱离,让东墙下空出一段位置。</p>
三名礼部官员带领六名礼部衙差,架上梯子,开始在东墙高处,张贴殿试榜文。</p>
三百名殿试贡士榜单,只分为两张,首先贴出人数最多的三甲榜单,最后贴出列名一甲二甲之首榜。</p>
五月,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当三甲次榜贴于东墙之上,明黄色的榜单,在阳光下灿灿发光,耀人眼目。</p>
看榜的人群如同平湖起波,瞬间掀起一阵喧哗和涟漪……</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