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1章 何人为黄雀,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人为黄雀

金陵,夜色深沉,陪都户部大堂灯火通明。</p>

堂中摆着十几张书案,明亮烛火照耀下,每张书案皆堆积新旧各异的账册。</p>

十几位户部小吏文书据案辛劳,仔细核对各类账册,间或摘抄笔录,清脆的算盘声此起彼伏。</p>

他们这几日都在忙碌同一件事情,清查核对金陵甄家抄没家产。</p>

自从前几日神京再下圣旨,甄家长房因戴罪期间,沟通神京权贵,藏匿家中私财,罪加一等。</p>

长房甄应嘉及其家眷子女,获罪流配岭南十五年。</p>

甄应嘉夫妇已年近五十,能否活着返回故地,都已经是难言之事。</p>

原本他们以为凭仗的十三箱金银,成为将家门再次拖入深渊的祸根。</p>

龙威震怒远不止此,原先圣旨查抄甄家七成家财,此次升格为尽数抄没所有。</p>

并且延祸至甄家旁支,一月时间之内,甄家三代以内嫡房与偏房,勒令迁出金陵,押送通州羁押定居。</p>

此次甄家论罪抄家,源自嫡脉大房牵扯火枪私造,但最终三代以内堂房都受到牵联。</p>

甄应嘉的长辈同辈堂亲,一夜之间遭受飞来横祸,圣意愆罪之重,震动整个金陵城。</p>

见识浅薄的市井小民,多有暗自私语,当今皇帝牵连过重,累及无辜。</p>

但金陵官民之中,凡有些谋略见识,皆能品味出嘉昭帝此举深意。</p>

甄氏在金陵根基深厚,富贵盈门,日进斗金,在江南世族之中威望隆重,隐有一呼百应之忧。</p>

甄家大房青壮一辈,敢于筹谋私造火枪,金陵甄家权财嚣张,不能不说已隐生不臣之心。</p>

甄家堂房偏支看似无辜遭罪,但堂房子弟皆为嫡脉掌管生意,手中把握人脉关联,遍布江南,不容小觑。</p>

嘉昭帝本就对觊觎火器之举,忌惮颇深,金陵甄家这等豪门世族牵扯其中,更让他心生警惕,毫不手软。</p>

嘉昭帝如不是顾忌太上皇脸面,不愿父子君王多生嫌隙,酿成皇室深宫之危。</p>

甄家嫡脉只怕难逃灭门之祸,当年金陵杜家便是前车之鉴。</p>

嘉昭帝将甄应嘉一房流配岭南偏远之地,将甄家三代嫡房堂房都迁居通州羁押。</p>

这是将金陵甄家在江南的百年根基,一举斩灭得干干净净,手段狠辣果敢,更是对江南世族予以警示。</p>

被贬通州的甄家各房子弟,因甄家全部家产都已抄没,都已成了无根之萍。</p>

他们来到人地生疏的通州,即便谋生都会举步维艰。</p>

官府也早为他们安排好生计,他们可以租用官田耕种为生。</p>

最多十年时间,这些在金陵富贵奢华的世家后裔,就会蜕变成田里刨食的农户,再也无力去做僭越之事。</p>

十六年前杜家陨落,江南一地鬼蜮魍魉,因此蛰伏平息多年,如今金陵甄家之祸,不过是皇帝重做垂范。</p>

君王治平天下,威压四海,口中言仁者治苍生,心中却是太上无情,天地不仁。</p>

在权衡社稷利弊的天平上,人情、慈悲、法理都是微不足道的砝码。</p>

……</p>

当这些户部小吏文书忙碌之时,一位身穿六品官服的户部官员,在这些书案之间来回巡视。</p>

他就是贾琮的至交好友,文宗柳静庵长孙柳璧。</p>

柳璧出身一门七进士的世宦书香门为甄家管事刘显,提银用于海货商贸。</p>

卑职翻查相关账目,这些存银部分用于购买商货,通过甄家海船队出海行商。</p>

但其中还有大部分存银为闲置,只是后续的账册之中,并没查到这笔银子回流记录,所以视为亏空。”</p>

柳璧听了心中凛然,即便金陵甄家这等巨富,二十万两银子,也绝对不是小数目,不得不让人起疑。</p>

他心中不敢怠慢,又开始游走各张书案之间,询问核对账目的小吏文书,是否查对出疑窦之处。</p>

结果每张书案在核对甄家账册,几乎都发现类似情形。</p>

甄家在各地店铺商行,近一年时间之中,陆续被人调走大批存银,留在账面上的余银,不过是掩人耳目。</p>

柳璧让人经过总计盘算,这些被抽走的店铺存银,累计数额十分巨大,已占甄家财货很大部分。</p>

这些存银抽调的事由,都是用于甄家船队海运商贸。</p>

但柳璧到任金陵户部已半年之久,对金陵城内大事都有所耳闻。</p>

自然清楚甄家海船队五月出海,遇上东海飓风肆虐,从此有去无回,传闻整支船队已倾覆大海。</p>

也就是这笔数额巨大的存银,随着担当远海贸易的海船队覆灭,眼下处在无从查证的地步。</p>

柳璧是满腹经纶之人,出生官宦世家,自小受父祖教诲熏陶。</p>

不仅知道仕途凶险,更知世上鬼蜮伎俩无奇不有。</p>

他虽没有什么明证,但直觉告诉他,此事必有蹊跷。</p>

甄家破败之前,如此大数额银流,从甄家各处产业,悄无声息流出,最终竟无从查找,未免太过巧合诡异。</p>

柳璧对身边小吏说道:“设立专事案牍,将账目核查之中,各店铺存银外流之事,逐笔登录,详叙细节。</p>

除了存银外流之外,对甄家店铺房舍等不动产,也要一一核对,查证这一年之内,可有频繁变更之处。</p>

所有案牍文书今夜都要齐备,明日一早,我要向侍郎大人禀告此事。”</p>

……</p>

金陵,宏春医馆。</p>

这家医馆开馆不过两年,但在金陵城中却颇有名望,每日上门求医之人,络绎不绝。</p>

医馆之所有这等场面,不仅是医馆聘请大夫,医术精湛,仁心仁术。</p>

更因医馆诊金平易,价格公道,对于城中孤寡贫寒之家,更是经常施医赠药,这才落下不俗口碑。</p>

这家宏春医馆虽然十分兴旺,但附近的地痞豪强,却无人敢轻易勒索招惹。</p>

根源是医馆东主颇不简单,让当地城鸦社鼠十分忌惮。</p>

因宏春医馆是金陵鑫春号名下产业,而鑫春号背后站着威远伯贾琮。</p>

天下皆知的圣上要臣,翰林院学士,工部五品司衙主官,有这样人物名头庇护,自然没人敢来找麻烦。</p>

……</p>

当年,曲泓秀和贾琮在神京创立绣娘香铺,收养了许多逃荒的孤儿。</p>

这些少年男女经过教养开蒙,如今都成了鑫春号各地分号的骨干。</p>

随着鑫春号规模不断扩张,商号需更多可靠的人手。</p>

曲泓秀和秦可卿在金陵站稳脚跟,便在江南各地收养孤儿弃女,筛选资质优异者进行教养。</p>

为给这些孤儿治疗病症,又特地开设这家宏春医馆,聘请江南良医。</p>

医馆也接诊贫寒百姓,以为悬壶济世之意。</p>

…… 这几日医馆收治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原先金陵甄家的老太太。</p>

自从神京圣旨再下,甄家之祸,雪上加霜,长房一门皆发配岭南,其余各房羁押迁居通州,家产尽数抄没。</p>

甄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岁之人,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p>

如今遭遇这等家门巨变,身心饱受摧残打击,终于一病不起。</p>

朝廷圣旨下达之后,不到十日时间,甄家各房被押解迁往通州。</p>

但甄老太太这等年纪,又是这等病体沉疴,加诸千里远行奔波,必定是要死在途中。</p>

此次嘉昭帝对甄家处罪严厉,但却未杀甄家一人,也算格外开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肝成人间武圣

江上景

港综警队话事人

爱吃糖三角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夜静不语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