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之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高炉材料,秦时记事,荆棘之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秦人协助,这群人光是服从都难,更别提管理了。且他确实是楚人,心也不安。

铁炎的【铁】姓乃是先王所赐,身为老秦人,他自然对秦王忠心耿耿,此刻心中明白——

他技艺有缺,因而不能服众。但这楚人说不得也不是什么好鸟,需他提防着。

哼!

他抬起头来,雄心壮志顿生:待我学了更好的技艺,以后也做技艺第一人,这组长之位,便是我的了!

又有些愧疚:唉!都怨怪他不够聪明,否则如今哪里会让一个楚人做了领导!

总之,顶层铁匠组成的项目组初见雏形,秦时也没整更复杂的东西,只在此刻,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重新打开帛书: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打造高炉。”

帛书上有一张图画,上头描述的炉,与他们常用的圆柱型竖炉略有不同,在中下方有一个大肚的形状。

高冶皱眉问道:“敢问秦君,何为高炉?”

秦时解释道:“比如今竖炉更高,更大,一次熔炼更多铁料——同时温度也更高。”

她指着帛书图画解释:

“炉喉进料处,温度略低。”

“中上部温度更高二三倍。”

“炉缸温度,约比现今竖炉温度高五成。”

没有温度计精准报上温度,她此刻只能用模糊话语交代。而高炉的炉缸处,通常是能达到1500°到 1600°的。

但高冶并未开怀,反而又追问:“若有此等温度,竖炉便会开裂,难以为继。”

“只换成这高炉便成吗?”

这就是每个时代科技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了——材料。

一切科技的进步,首先得有材料支持。

如今的耐火材料也是如此。

而秦时对对方这刨根问底的态度很是欣赏,于是又展开帛书另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另取材料,重做高炉。”

“取深层黏土、三成石英砂,一成动物毛发与稻草。”

“碎陶片一成半。半成石灰,少许矿盐……以及石棉。”

以上几种材料混合,方可做成初步的耐火材料。

高冶仍是眉头深锁:“石棉?”

秦时点头:“是,我会着人送来。”

如今,秦国已有石棉开采技术,甚至也有应用,但用处极少,因而先期,咸阳城可能只能送来少许。

后续如果大规模应用的话,还需着人专门开采。

只是石棉开采伤害极大,她今晚回宫后,还得恳请姬衡,调派囹圄死囚做这等事才行。

而此刻,这些细节就不用说给铁匠们听了。

他们能从高炉材料配比就了解清楚,已经是因为整座铁官工坊都在姬衡掌握之中。

以他的掌控力,没有命令,整座铁官工坊都露不出一个字来。

“给你们看这图纸,是为了让你们能够更精准的跟工匠描述。”

她一个材料学彻底的外行人,不可能连做高炉都要在这里盯着,还得知人善任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途逆旅:系统修仙传

太始圣地的一六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九世木鱼1

带着三只仔在古代种田致富

爱吃孜然鸡肝的雷震天

我被冤枉了难道还不许我反抗吗

七零小破车

戴罪假死后,绝嗣指挥官拥我入怀

酒鱼儿

青云志之再续前缘

轩逸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