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科举烧钱,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借沈兄吉言,我们府试见。”
“府试见……”
有的学子拱手作揖后,便离开了现场。
考生之间并不熟稔,大家来自不同的乡镇,互相客套两句算是全了同科的面子。
渐渐地,大家各自散去。
就在这时,赵云堂和秦靖西走了过来。
“沈案首,我们又见面了。”两人手持折扇,笑容坦荡的朝沈淮几人拱手。
“不敢当不敢当。”沈淮礼貌回应,“两位师兄还是叫我名字吧,怪不好意思的,日后还要继续同两位师兄请教呢。”
赵云堂和秦靖西都是知贤学堂的学生。
上次他们去知贤学堂,是这两位师兄跟他们交流探讨的。
“沈兄客气了,你能考第一,实力绝对在我等之上。”赵云堂客套两句后,便将话题转到府试,“四月的府试,不知你们是否参加?”
王宇川率先开口,“县试都过了,不去府试瞧一瞧,岂不可惜?”
陶行简和魏渠对视了一眼,点点头,表示会去。
“若两位师兄不嫌弃,府试的时候,我们可以结伴而行。”沈淮挤出一抹浅笑,“早就听闻郡城运河水光潋滟,我们可以乘船前往,沿途赏景畅谈,应该很惬意。”
秦靖西‘唰’的撑开折扇,“清明之后,天气暖和,乘船去郡城,肯定比坐马车舒坦,沈兄的建议正合我意。”
确定沈淮几人参加府试后,赵云堂和秦靖西分别说了府试的一些事情,才提出告辞。
待两个人走远,王宇川吐槽道,“大冷天的拿一把折扇,不冷吗?”
话一出,几人一阵哄笑。
回到半路上,沈淮想起还要给夫子报喜,道,“我打算明早回龙溪镇了,你们呢?”
“我也是明早。”魏渠开口,“我们出来快大半个月了,夫子肯定很想知道我们考得如何,若是他知道我们五个都考中了,一定会很开心。”
“今年的风水终于轮到我们龙溪镇了。”王宇川一脸兴奋,“你们知道吗,隔壁的两家学堂也来了五个,其中两个还是从我们学堂转过去的。
赵亮第一场都没过,另一个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他第二场就被挤了下去。
其他三人,最强的撑到第三场就折戟沉沙了。”
“你说的那两个,就是嫌我们学堂束修贵的那两个?”陶行简问。
“对啊,就是他们两个。”王宇川说道,“我知道他们家里没什么钱,但束修这玩意,是能省的吗?魏家学堂可是整个镇子公认最好的学堂,两位夫子更是尽职尽责。
抛开这些不说,光是教授我们四书五经,引导我们走科举大道,就比那几两束修昂贵多了。
可他们的父母就是看不到这些,光想着怎么省束修。”
“钱不是万能,但想要科举,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沈淮轻叹道,“我堂哥沈杨,你们都认识吧,他也是因为家里没钱,辍学了将近两年才重返学堂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算过,我们这些年交的束修,买的笔墨纸砚还有书本钱,一共花了多少银两。”
他粗略算过一笔,大概有三百多两银子。
光是买书籍,都快二百两了。
很多人以为,科举考四书五经,只买四书五经的书籍就够了,若你真这样认为,那么你永远考不上,因为朝廷选拔的是人才,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