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府试1,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旁边的魏渠听言,不禁看向沈淮,眼里全是探究之色。
接着,他听到沈淮说,“有人信佛,便有人信道,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那你信佛还是信道?”魏渠问。
“都信一点。”
“什么叫都信一点?”王宇川不理解这个回答,“信佛的人一般不信道,信道之人不信佛,要么就是都不信的,没听说都信的。”
沈淮不答反问,“那你们信什么?”
魏渠,“我比较信佛吧。”
王宇川,“我也信佛。”
“陶师兄和陈师兄呢?”沈淮问。
“不瞒师弟,我长这么大,今天还是第一次进道观,所以我也不清楚我信什么。”陶行简如实道,“我们村有个土地庙,逢年过节我们拜的都是土地庙。
像你说的那个什么境界,我听都没听说过。”
陈观自嘲道,“我连和尚都没见过。”
“陈公子说话挺幽默的啊。”后面的王地主笑眯眯的开口,“等你们考完了,我们去城外的梵因寺见识见识。”
陈观转头尬笑,“让王叔见笑了。”
“陈公子真性情。”王地主说着,将视线落到沈淮身上,“沈贤侄,你方才说的头头是道,是看过道家的经书么?”
沈淮眨眨眼,“看过《道德经》算么?”
王地主不懂‘道德经’是什么,但里面有个‘道’字,便夸赞道,“贤侄博学。”
“哈哈,让王叔见笑了,那些话是小侄瞎掰的,当不得真。”沈淮打哈哈的转移话题,“山下有素斋,我们过去尝尝?”
王宇川,“好啊,我还没吃过斋饭呢。”
所谓的素斋,其实就是素菜,以清淡为主。
食肆里,一共提供了七八样素材,有豆腐、韭菜、蔓菁、菠薐菜、荠菜、蕨菜、鲜笋等常见时蔬。
都是水煮之后,拌油拌葱。
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价格也不贵,每人五文钱管饱。
“味道可以。”沈七刀试了一口青菜后,说道,“这菠薐菜比家里种的嫩多了,也没有那股土味,还有这苦笋,很脆。”
魏舅舅赞同的说道,“可能是水的问题,种出来的菜就是比我们那边好吃。”
王地主笑笑,“觉得好吃,可以打包带回去,今晚就不用开火了。”
“不,我要吃肉。”王宇川抗议道,“爹,我好几天没吃鸡腿了,等会回去,你让厨娘去买两只鸡回来。”
晚上的餐桌上,多了一盘白切鸡、一盘鸡肉炖蘑菇。
饭后,沈淮几人聚在一起刷题,遇到不懂的,相互讨论,大家还交换了手中的资料,从中学习不同的知识点。
初四、初五、初六这三天,沈淮几人严格要求自己,卯正准时晨练,上午学习知识点,下午刷题,晚上背书看资料。
这期间,三个大人也不闲着,都出去外面打听消息。
初七,沈淮几人去文庙上香,沾沾文气。
初八,府试正式开始。
雍州郡管辖七个县,青萍县是最穷的,今年参加府试的人数也是最少的,仅有六十余人。
这个人数,还是一届一届积攒下来的。
据府衙统计,此次府试人数,比去年少了一些,总共五百余人。
按照百分之八的录取率,只有四十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