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知县的问题,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教谕带头叫好,“以小我之付出,成就大我之担当,此等格局,老夫佩服。”
沈淮的回答,沿用上次的思路,只是调整了内容,但李教谕听了之后,依旧觉得沈淮的回答十分优秀。
不仅展现了思想深度,家国情怀,个人格局。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无可挑剔。
“不错。”谢知县满意的点点头,而后扫过其余四人,“在给你们一次机会,可能答上来?”
顾舟拱手,“可以。”
“其他人呢?”
“可以。”
“好。”谢知县点了点团扇,“那本官再出一题,你们将答案写在纸上即可。”
话音刚落,身侧便有人准备笔墨。
沈淮见状,自觉的与其他同窗拉开距离。
笔墨分发下去后,谢知县出题,“若将一批优质种子撒入沙漠,当如何收获果实?此问与方才有异曲同工之妙,答题思路亦可参考沈淮所答。
给你们一刻钟时间,答的好,本官有赏。”
教谕见坐下五人,已经就绪,开口道,“开始吧。”
题目与之前类似,却又不同。
在沙漠中如何收获果实,更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想要破题,需转变思路,从无到有创造条件,更需眼光放长,而种子作为可用资源,更应该让它发挥出价值,收获果实。
可从治水改土方面答题。
沈淮略所思考,便理清了答题思路。
笔尖润了润墨汁,开始答题。
沈淮向来追求速战速决,所以下笔如有神,动作一气呵成。
停笔之时,刚好一刻钟。
顾舟几人,还没写完,却不得不停笔。
“王直讲。”李教谕开口。
“是!”
王直讲起身去收卷子,递交给知县。
谢知县翻看了一眼试卷,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原本以为,相似的问题,又有沈淮的回答作为参考,他们会给出像样的回答,结果却很失望。
除了沈淮,其余四人,空有秀才名头,真不知道他们的秀才是怎么考中的。
“知县,如何?”教谕笑问。
知县给了教谕一言难尽的眼神,“李教谕自己看看吧。”
教谕心里咯噔了一下。
接过卷子之后,他的神情差点绷不住。
“这……这……”
教谕实在没料到,几人的表现如此差劲。
除了沈淮,其余四人,连合格都达不到。
顾舟看到教谕的反应,心间一沉。
其余三人,尴尬又窘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