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勇敢踏出第一步
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勇敢踏出第一步,小妻乖巧软糯大叔夜夜轻哄笔火,微微的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伯带来的野猪腿让余令吃了三大碗饭。
虽然肉身上的土腥味依旧,但余令却本能的选择了忽略。
余令发现自从练武以来自己的胃口越来越大,根本就没有挑食这么一说。
看书坐在那里不动都会饿。
七八个人足足忙了两天才把屋子收拾干净。
老爹的这座宅子并没有京城的四合院大,只有正房,外加左右耳房。
所以,如意、小肥还有余令三个人是住在阁楼里。
厨娘、陈婶还有闷闷是住在右侧的耳房里,左侧改成了牲畜的屋舍。
安顿下来后,余令骑着毛驴就出发了。
今日余令要去艾主薄家,他要考校学问。
余令知道,这是属于大人做事的一种方式,说是考校,其实也是看余令有没有价值。
若有,他就会如当日所说的那样给余令当童考的保人。
若没有,那先前他说的话就不会当真。
他和余令并无交情,祖上也并无交情,所以,一切的出发点就是价值。
余令够不够聪慧是价值。
为了让艾主薄对自己的感观更好一点,余令出发的时候还带了一点礼物。
不贵重,但也不随意。
余令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到达长安后的第一个考验。
只要过了,有了保人,然后以一个成熟的灵魂来当孩子,坐实天才童子之名。
有了名,就会跳到一个新的圈子里,才能破局。
在遥远的京城,小老虎也准备好跨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二月刘淑女呕吐、乏力,宫里判断她是有了孕事。
时至今日,老祖宗亲自出手诊断,他已经断定刘淑女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一位皇子,而非公主。
按照祖宗历法,若是皇子,那这位皇子就是朱由检。
也就是小余令口中所说的这辈子最大的机缘。
小老虎信余令,他决定赌一把。
不赌没有办法,他年岁小,如果无天大的机遇,他这辈子可能都走不到皇帝的身边。
甚至都走不到“十二监”。
按照干爹的说法是,等他四十岁,就能到四司八局。
也就是二十四衙门里当一总监,也算是出人头地,有了品级。
可小老虎不想去那里,也不想四十多岁才到那种地步。
他现在想握权,自己当老祖宗。
在京城多年的底层生活教会了他,要做就做到某一行最大的那一个。
若只是一个小头头,依旧被欺负。
干爹很厉害,走到的那个屋子依旧得磕头。
李进忠也很厉害,跟着太孙,可能是未来的皇帝陛下。
但见了老祖宗王安也得磕头。
晨光照射下,小老虎往炉子里塞了一把果木。
火势慢慢的升起,砂锅里的米粥也开始散发着清香。
在大殿门口,一个明眉皓齿,散发着贵气的妇人正在望着忙碌的小老虎。
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光有些发散……
刘淑女望着这个勤劳且话很少的小太监。
看着他在那里忙碌,看着他跪趴在那里往炉子里吹气。
她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先前母亲怀了弟弟的时候父亲就是这么给母亲熬粥。
那时候母亲就在边上静静地看着,嘴角挂着暖暖的笑意。
“这罐子不是宫里的罐子!”
小老虎没有想到贵人已经起身,慌忙转身跪倒在地。
这是入宫学的的第一个规矩,主子就是天,无论见到哪个主子都得跪安。
“问你话呢,这罐子不是宫里的罐子吧!”
小老虎闻言慌忙道:
“回贵人的话,这罐子的确不是宫里的罐子,奴婢昨日休沐出了趟宫,想到贵人胃口不佳,就从外面买来的!”
“为什么买,宫里没有么?”
“贵人误会了,宫里不是没有,宫里是陶瓷的,这个是泥陶的,贵人有了孕事胃口不佳,这个煮粥香!”
刘淑女笑了笑,他觉得这个小太监有点意思。
“你咋知道这个煮粥香呢?”
小老虎也不知道砂锅煮粥香,他只知道三岁的时候的小余令很喜欢吃。
那时候的小余令饿的走路都走不稳。
全靠那个只剩下一半的砂锅熬出米汤养活的。
“我弟弟喜欢吃,他说这个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米粥。
他小的时候很喜欢吃,小的就斗胆熬出一锅,请贵人尝尝。”
刘淑女笑了,没有人发现今日是她笑的最多的一次。
平日因为不受太子的喜爱,服侍她的人都是一些老宫女,老太监。
这群人很贴心,但在宫里熬了这么些年,浑身全是暮气。
站在那里如同枯木,不吭声,说的最多的就是“是”。
小老虎没跟刘淑女说实话。
不是宫里没有砂锅罐子,宫里有全天下最好的砂锅罐子。
宫里的罐子不是小老虎不用,而是不敢用。
在宫里的这两年岁月里,小老虎贪婪的汲取着一切可用的知识。
读书,学医,练武,学做人说话。
虽然谁都没说,但小老虎知道宫里的人对太医院是极度不信任的。
历代以来皇帝,皇子经历的事情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明宪宗朱见深死于用药不对,孝宗朱佑樘也死于用药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