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渡劫是故事的另一面2
风不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渡劫是故事的另一面2,耕耘小侄女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风不渡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齐乐安不懂什么皇宫森严、皇权恐怖,年纪尚小的她不知敬畏,清醒的时间里只会哭嚷着要自己的爹娘。
薛莲花怕小孩哭出个好歹,恩准齐乐安的母亲能随意进出寿仙宫。还专为她娘俩备下寝殿,方便齐乐安的母亲小住。
太上皇和太后诚意十足,真心实意喜爱齐乐安,善待齐家人,削弱了齐家人的惊恐和担忧。
先前齐向德戒心十足,生怕是皇上挟幼女作震慑齐家之用,敲打重兵之臣不要起异心。
哪想真相就是这么简单,齐家因幼女得了太后青睐,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和赏赐。
这么轻松的事情招致很多人眼红。
很多人有意无意来跟齐向德夫妇攀亲近,仗着交情求他们带自己的女儿入宫,嘴上说着是怕齐小女烦闷,没个陪伴的乐子。
实则是找寻机会面见太后,妄图获得同样的好运。
官场上混的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齐向德哪儿看不出同僚好友的把戏。
但为了维持和气与人情,碍于情面类似这样的请求全得照做。
齐向德嘱咐妻子切忌发火,和蔼对待孩子们。
他知道妻子同时照看这么多孩子很累,可一朝得志不代表永世的屹立不倒。
越是得意之时越得小心翼翼。
要是他齐家胆敢蹬鼻子上脸、不拿正眼瞧人,不知无形中会得罪多少人。
齐大娘子出身名门,从小饱读诗书,她夫君教诲的这些道理她都懂。
做人不能只看一时,得看一世。谁都有起起伏伏的时候。今日看我山高,明日指不定就跌进烂泥里去。
她素来谦卑,不敢妄自尊大,是个操行很好的女人,谈吐有礼,处处与人和善。
在寿仙宫时她亦时常教诲自己的女儿,克己复礼,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年纪幼小的齐乐安听不听得进去又是另一回事儿。
太后薛莲花自然晓得一下子有这么多小孩入宫都是来寻她的青睐,她自身不大爱聒噪的热闹。
可看着小乐安和那么多小孩子同玩得那么开心,无忧无虑,薛莲花的心软了,仿佛自己是在补偿曾经欠缺王蕤意的。再吵闹的环境她也能容忍。
王蕤意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瘦得脸颊凹陷,衬得眼睛愈发大,像个黄皮寡瘦的猴子。
那时家徒四壁,永远有干不完的农活儿。
小小的王蕤意不嫌家贫,贴心为父母干活儿、打水。
要不是来到临安城她有幸碰见了小王爷翁叡祺,薛莲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可以长得那么美丽动人。
想到王蕤意,薛莲花总免不了暗中抹泪,感慨自己的女儿命苦,眼看日子好起来却香消玉殒。
齐大娘子自叹她这个亲娘不如太后对乐安好。
太后对乐安呵护备至,百般纵容,容忍小皮猴各种无法无天的行为。
乐安可以肆意在寿仙宫跑闹大叫,无人出言阻止。
在这儿成长的她真是过得快活极了。
薛莲花和王大富不仅给足关爱,琳琅满目的赏赐更是不断。
年纪小小的乐安比她父亲还富有。
不少人感叹齐乐安真是命格极好,不仅出生在高官厚禄之家,更是有太后相助,余生想不顺风顺水都难。
在寿仙宫过了两年,齐乐安长到五岁。五岁的孩子更加不服管,不喜成日在熟悉的宫殿里关着,找准机会就往外溜。
太后、太上皇老胳膊老腿,哪儿赶得上她,常一转头,齐乐安就跑出去好远。
最初老两口担忧得心急如焚,生怕她磕着碰着。
可次数多了,他俩也疲了,随这个小猴去吧,不管她去皇宫哪个旮旯胡闹。
反正到最后齐乐安也会神气地找个宫女太监护送她回寿仙宫。
谁人不知这个寿仙宫的大红人,连皇帝都怕她三分,由着她胡来。
齐乐安胡乱走动,穿过一片树林后听见书声琅琅,是几个男孩子读书的声音。
乐安站在门口,向里张望。
她从没来过此地,里面整齐的读书声像唱歌,真好听。
她坐在门槛上听得入迷,身后响起一道稚嫩的童声:“贱婢赶紧滚开,挡住本王上学的道了!”
齐乐安不知道自己就是男童口中的“贱婢”,她懵懂向后张望,看是何人大呼小叫。
翁旭霖见这个小宫女磨磨蹭蹭,没半点自觉,瞬间点燃了他腹中的怒火,气得他一把拽住齐乐安的小辫子,狠狠把她拖到旁边一摔。
在齐乐安还没搞清状况之时,就被人如此欺负,身为混世魔王的她肯定不甘示弱,她绝不哭鼻子惹坏人笑话。
忍着头皮的痛,齐乐安愤恨的眼神里闪着泪花,一个拳头直接挥过去,狠狠打在翁旭霖肉乎乎的脸上,他嘴角顿时磕出了血。
跟在七皇子身后的两个太监忙不迭上前拉住齐乐安,他们没见过这么无法无天的小宫女竟胆敢回手,嚷嚷着要砍她的头给七皇子赔罪。
这两个太监没见过齐乐安,以为她是哪个贵妃身边乱跑的小宫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