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渡劫是故事另一面:争抢
风不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渡劫是故事另一面:争抢,耕耘小侄女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风不渡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穼朝的端丽皇后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举止端庄,外貌出众,心怀天下和百姓。
作为一国之母,她倡议女子入学,识字算数,不信奉无才便是德那一套。
女子开慧,不仅有益家族、福泽后代,更能祛除她们身上的蒙昧,以达开化。
皇后这一思想对穼朝人来说无疑是超前的,甚至不可接受。
先不论男人怎么想,就连许多女子也认为读书无益,耽误时间,又不能入朝做官。
好在皇上开明通达,十分赞成皇后的想法,同意筹措开办女子学堂的银两。
这等风雅之事想直接在穼朝全面开花几乎不可能,只有率先在文化底蕴丰厚的都城临安试试水。
皇后暂且打算优先建造两所女子学堂,取名北宫堂。
临安城里反对的官员几乎没有。
丞相认为这样利国利民的善事不该由朝廷承担开销,而应该举行一场义卖,号召才德兼备的女子题字作画,展示他们的作品,
让普通老百姓看到女儿家优秀的文化风采。义卖得来的钱正好可以作修缮北宫堂之用。
皇上听闻丞相这一建议大喜不已,在早朝上连连夸赞他利国利民,才情兼备。
丞相提出的这一举措既减轻国库的压力,又能为皇家博来美名,一举两得。这才让皇上如此高兴,不吝言辞地夸赞他。
具体政令下放给官员时却变了味儿。
义卖这件事价高者得,意味着自家的女儿可以通过这一盛事暗中挑选家底丰厚的如意郎君。
各路官员卯足了劲,督促女儿们好好准备义卖会。
有的字画实在拿不出手,家里还给悄悄请了替手的画师。
齐乐安擅长马术和武术,字画却差强人意,勉强看得过眼,谈出众绝对论不上。
她有个预感,翁旭霖会来买自己的字画。
想到这点,她心中冒出窃喜,悄悄藏好独属于她和翁旭霖之间的默契。
离义卖会还有一个月,她抓紧时间润笔,每天挥墨十来张纸,拿出学功夫的认真劲儿。
苦练一番,画出来的东西勉强让她满意。
画成的这天,秦怀恩刚好到寿仙宫拜访。
他对着齐乐安的这幅画赞不绝口,她被他夸得有些脸红。
秦怀恩看她头上空空的,没佩戴任何发饰,好奇问道:“安安,你怎么不戴我送你的簪子呢?”
齐乐安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有些支支吾吾。
思索一番,长痛不如短痛,她最好趁早把话讲清楚。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檀香木盒,客气地摆放在秦怀恩面前。
“对不起,石头,那天没有考虑周全便收了你的簪子。我现在将它还给你,你别生气。”
她说着说着不由心虚起来,“我只是、我只是觉得成亲这回事儿还是两情相、相悦来得好。”
还没说完,她已低下头颅,不敢正视秦怀恩的眼睛。
秦怀恩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神直直盯着她的头顶,不敢相信她竟然反悔。
他周身散发出冰冷肃杀的气息,锋芒毕露,全然不像平时温文尔雅的秦怀恩。
但很快,他收敛真实的自己,脸上瞧不见一丝不耐烦与怒气,做回那个善解人意、讲话温柔的秦怀恩。
“安安要是没想好,不必强求。太后那边由我去说,你无须困扰。”
齐乐安没想到他这么好说话,她原本还在担忧贸然地提及此事会伤害他的脸面。
没想到石头一点儿没变,还是那么通情达理。
她高兴得嘴角都压不下去,困扰在心头这么久的难题根本不是问题,轻而易举就能解决。
也对,成亲是两个年轻人的事情。她和秦怀恩都没这个心思,太后还能强摁着他们的头拜堂?
这天齐乐安总是乐呵呵的模样,心情好的时候米饭也能多吃两碗。
太后还以为是秦怀恩登门拜访让她如此喜笑颜开。
看着两个孩子其乐融融,薛莲花和王大富十分满足,过去的幸福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到了现在。
饭桌上几人的心情各有名状。
和气的氛围不过是愤怒失望的秦怀恩尽力维持的假象。
很快到了义卖的日子。
长长的御街井然有序,小摊贩被勒令今日不得出来摆摊影响风貌。
各家大小姐的字画装裱精美,整齐摆放在道路两旁,供来往的行人欣赏。
严肃的御林军排列整齐,维持街道秩序。
皇上携手皇后站在宫墙之上,俯瞰这壮观的街景。
几乎全临安的名门望族、商贾巨富踊跃而出,皆来捧场,哄天子高兴。
热闹的人气儿着实让皇上、皇后喜笑颜开。
义卖人潮涌动的架势,看来北宫堂的修建不缺银子了。
太监不停来报义卖的消息,银两筹措的速度远超他们的预计,不停往上增加。
一个年纪尚幼的小太监揣着刚听来的大消息,沉不住气,一路连跑带爬地登上宫墙,兴致冲冲把这好消息转告给桂公公。
桂公公一听,面带喜色恭敬走到皇上跟前儿汇报:“禀皇上,一位贵女的画作已被叫价到五千两。”
皇上和皇后面上不显,心头却十分惊讶,好奇是哪位贵女的字画如此出众,竟搏得五千两的高价。
还没等桂公公吩咐下去探听是哪位贵女,又一位小太监激动跑来,说那副画已竞价到六千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