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世民兵取马邑 宋老生勇镇潼关
公孙楚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李世民兵取马邑 宋老生勇镇潼关,小妻乖巧软糯大叔夜夜轻哄笔火,公孙楚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风云变幻的隋唐之际,天下大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战火纷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且说那二公子李世民,天生一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心怀壮志,欲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不朽霸业。此时,他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马邑县进发,那气势,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得摇晃起来。
李世民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身披闪耀着寒光的铠甲,威风凛凛地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看穿这乱世的迷雾,洞察一切先机。身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谋士紧跟其后,他们时而交头接耳,商议着行军策略,时而抬头望向远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而李靖、李积等将领则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各自的精锐部队,步伐整齐,士气高昂。士兵们手中的长枪如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无畏与忠诚。
大军一路前行,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当他们抵达马邑县时,只见那马邑县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楼上的守军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李世民见状,不慌不忙,他深知攻城绝非易事,需谨慎行事。于是,他下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暂作休整,同时派出多路斥候,打探城内的虚实。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李世民的营帐内烛火通明。他与谋士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着斥候带回的情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攻城计划。李世民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马邑县乃是战略要地,我们务必拿下。明日一早,依计行事,务必一举成功!”众人齐声应和,声音中充满了斗志。
第二日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李世民的大军便开始行动了。李靖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手持盾牌,肩扛云梯,朝着城门逼近。城楼上的守军见状,立刻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李靖沉着冷静,指挥士兵们用盾牌抵挡着箭矢,稳步前进。与此同时,李积则带领着另一支部队,绕到了城墙的另一侧,试图寻找突破口。
在激烈的攻城战中,李世民亲自擂鼓助威。那激昂的鼓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他们不顾危险,奋勇向前,喊杀声震彻天地。经过一番苦战,李靖的部队终于成功地将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顺着云梯往上攀爬。城楼上的守军则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敌军的一个破绽。他果断下令,让长孙无忌率领一支奇兵,从敌军防守薄弱的地方发起突袭。长孙无忌领命后,迅速带领士兵们冲向敌军。他们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插入了敌军的心脏。敌军顿时大乱,阵脚不稳。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刻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大喊一声:“冲啊!”随后,他一马当先,带领着大军冲向城门。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进城内。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守军终于抵挡不住,纷纷投降。李世民成功地兵取马邑,为他的霸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在稍作休整后,他便率领大军继续前进,目标直指潼关。潼关,乃是关中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乃是花刀老将宋老生,此人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在战场上纵横多年,威名远扬。
当李世民的大军抵达潼关时,宋老生早已得到消息,严阵以待。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冷笑。他心想:“李世民,你虽然年少有为,但想要攻破我这潼关,恐怕还得费一番周折。”
李世民深知宋老生的厉害,不敢贸然进攻。他先派出马三宝前去叫阵,希望能引宋老生出城决战。马三宝骑着一匹快马,来到城门前,大声叫骂道:“宋老生,你这老匹夫,还不快快出城受死!”宋老生听后,勃然大怒,他立刻披挂上马,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出城迎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