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压轴题
超级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压轴题,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超级喵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7月8日,裴瑜终于要告别这轻松惬意的日子,正式住进Imo组委会安排的比赛地。
队员们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将这几天在华沙游玩时买的纪念品整理好,登上了组委会安排的大巴车。
行李收拾好后,队员孔翔宇忍不住抱怨起来。他坐在大巴车上,脸上写满了不安。他忍不住对汪教授抱怨起来:
“汪老师,这几天玩得是痛快了,可我怎么觉得脑子里之前准备的那些公式、定理都快忘光了啊?再不复习,我怕比赛那天脑子一片空白,啥也想不起来。”
汪教授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语气平和又坚定地说:“忘光了?没关系。真正的数学素养,解题能力,都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你们想想,这几年你们熬了多少夜,做了多少题,脑子里早就有了积累,就这几天不做题,又能怎么样?放松心态,比赛那天自然能发挥出来。脑子休息好了,思路才会更清晰,比赛时反而更容易进入状态。”
队员们听了这话,半信半疑地对视了一眼,孔翔宇虽然还是有些不安,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7月8日下午,华沙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Imo开幕式会场的草坪上。
裴瑜提前换上了统一的华国队队服,衣服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格外夺目,胸前印着的五星红旗更是熠熠生辉。
到达开幕式现场后,场地里已经聚集了来自38个国家的代表队,各种肤色的人混杂在一起,英语、法语、苏维埃语、西班牙语……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非常热闹,现场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华国队鲜艳的红色队服格外显眼,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其他国家队员的目光。
没过多久,几个金发碧眼的欧洲队员走了过来,他们穿着浅蓝色的队服,手里拿着相机,用英语问道:“我们能和你们合个影吗?你们的队服看起来真酷!”
裴瑜点头回应:“当然可以。”
她还主动帮着调整站位,让大家都能拍到最好的角度。
快门声“咔嚓”响起,镜头定格下了这一刻。
合影结束后,华国队的队员们显得落落大方,纷纷主动与其他国家的队员分享这几天在华沙的见闻,还交换了一些小纪念品、合影留念。
裴瑜尤其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她的英语流利,发音标准,能轻松地与其他国家会说英语的队员聊上几句,还因为她长得确实好看,给其他国家的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少人主动找裴瑜合影,甚至还有人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对她说“你好”。裴瑜耐心地一一回应,体现出了华国国家队的新面貌。
Imo考试分为两天进行,分别是7月9日和7月10日上午,每天安排4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总共6道题目。
这种赛制与华国队员们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数学奥赛冬令营考试形式一致,因此对裴瑜和队友们来说,考试流程并不陌生,真正的挑战在于题目本身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比赛现场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Imo的题目并非由主办方单方面提供,而是从各参赛国提交的备选题中精选而出,确保试题内容不会偏向某一国家的数学教育风格或知识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