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翁叡祺丧心病狂:胜利在望,恶女的上位,风不渡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安北城门大开敞亮,却不见往日的人来客往、货流繁忙。
城门两边阵列百来位士兵,戎装抖擞,一脸正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军队乐师一路吹奏,唱响胜利的凯歌。
在城门口迎接的官兵和重臣闻声而动,举起长枪,严阵以待。
郭大将军的高头大马率先进城,他脸上没有凯旋的喜悦,浑身紧绷,不怒自威的眉目任谁看一眼都吓得两股打颤。
迎接的大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郭大将军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等他们看到后面缓缓入城门的棺材,人都懵了。
谁死了?居然用这么名贵的棺木运进城。
皇上之前收到郭大将军来信,信上没说哪位人物卫国战殁。
郭将军脸色不善,什么都不愿多说。
副将出来打圆场,缓和气氛,给迎接大臣解释前因后果:
“我们班师回朝的途中,被一群黑衣人偷袭。
郭大公子为保护大将军,心脏挨了一剑,不治而亡。”
老子死了儿子,谁的心情能好?
皇上已经在太庙候着,郭大将军马不停蹄领军过去,少数士兵运着棺木回郭府。
虽是胜利的场面,瞧着却有几分凄凉。
见到皇上后,郭大将军压抑着心中的苦痛,体面完成了仪式,向皇家先祖告奠献捷,感谢先祖庇佑。
皇上漠不经心说着敷衍的话:
“爱卿辛苦了,为国鞠躬尽瘁,有你乃大穼之福气。有赏,重重有赏。”
郭大将军泪水忍在眼眶里打转,洪声悲痛:“我儿郭嘉礼在归来途中受贼人所害,重伤身亡。”
多的话他已是一句讲不出来,泣不成声。
身为人父,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这个峥嵘一生的铁骨男人感受到的是钻心的绝望和悲痛。
他祈求皇上能给他儿一个公道,给郭家一个公道,不要让他儿枉死。
听到郭嘉礼死了,皇上先是一愣,脸色旋即恢复如常,
“爱卿节哀顺变,您的好儿子戎马一生、为国捐躯,朕定追封他为一品护国大将军,举国之重礼厚葬。”
郭大将军眼里闪过一丝不悦的神色,皇上不问来龙去脉,对他儿子的死无动于衷,只给些虚妄的名头。
但君是君,臣是臣,臣子不能以下犯上去要求皇上对他儿子的死感同身受。
君王九五至尊、胸怀天下,怎能把一个小小的将军放在心上。
郭大将军磕头跪恩,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头磕地的那一瞬,更多的泪水流过他脸上沧桑的沟壑。
他可怜的儿,就这样盖棺定论,在皇上心里掀不起一点涟漪。
郭大将军回到家中,前厅灵堂赫然摆了两副棺材,他疼爱的小女儿也没了。
接连失子的老将军扛不住打击,当场昏了过去。
家眷、仆人吓得脸色大变,蜂拥而上给他掐人中、针灸,大喊着请御医。
郭家灵堂乱作一团。
等郭大将军缓过劲来,眼皮沉重地掀开,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扶我到灵堂去。”
他讲话向来说一不二,就算他此时身体虚弱,他的几位夫人不敢忤逆,小心翼翼扶他过去。
一群人还没挪到灵堂口,便听见翁叡祺悲痛欲绝的哭声,以头抢地,势要撞死自己,好到地下陪他的未婚妻。
前来吊唁的大臣们拉住翁叡祺,劝他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
翁叡祺死命挣扎,背上的伤口再度裂开,浸湿了孝衣。
鲜红的血在白布上晕开,触目惊心。
他对未婚妻情深不寿的爱意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好好的一对璧人就此天人永别,谁不叹一句可惜。
郭家上下对外一致说辞是郭小姐失足溺水而亡,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小姐的死不简单,
她是被人蓄意杀害,伪装成意外的样子。
柳条儿的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发生意外的清晨有外人来过,残忍杀害了主仆二人。
有人害怕郭家权势滔天,功高盖主,只能斩断老将军的根,叫他这棵大树无根而亡。
郭家本就掌管着全穼朝最多的军队。
如果掌管西南三大州的翁叡祺和郭嘉芸成亲结合,郭家几乎掌握了全国大半的兵权。
没有君王能忍受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
郭孝义从小伴随皇上,对君王的脾性了如指掌。
皇上狭隘多疑,自私猜忌,许多功名显赫的大臣完成任务后被卸磨杀驴。
大儿子、小女儿被杀,二儿子重伤在床、高烧不醒,未过门的女婿亦被偷袭受了重伤。
怪不得皇上听到他儿子死讯时一脸冷淡,原来背地里早打算让他家破人亡。
郭孝义整个人如堕冰窖,骨子里凉透了。
自古君王多薄幸,平叛完北方的战事,他郭家就是颗没用的弃子。
如果皇上直接收回郭孝义的兵权,他内心好歹都能接受。
可皇上采取了最阴毒的方式,直接夺走他子女的性命。
要不是大儿子以身相护,他早死在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郭家男儿从来英勇无畏,上阵杀敌永远冲在最前面。
可铁骨铮铮的郭大将军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他的亲眷、族人全仰仗着他的荣光。
如果他倒下了,郭家九族上万人的命如何保之。
郭孝义陷入彷徨。
翁叡祺做了一件震惊全临安的事情,他为郭嘉芸穿上喜服,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临安城十里红妆,街上看热闹的人不计其数。
有人劝他,既然未婚妻已身死,就让往事随风,不必执念过重。
翁叡祺一意孤行,固执地要给郭嘉芸最盛大的婚礼。
新婚那天,新郎脸色沉重骑在高头大马上,后面跟着新娘子的棺材。
棺材上绕了一圈喜庆的红花布。
翁叡祺有情有义,就算新娘死了也绝不辜负,要让她进翁家的祖坟。
街上看热闹的百姓无不为他们凄美的爱情落泪。
郭孝义沉默寡言看着这一切,心中悄然有了打算。
他要造反,推翁叡祺为新帝,为他仅剩的儿子、万千的族人谋一个出路。
郭家和衡王府同时出殡,整个临安城的百姓出来为这对年轻的兄妹送行。
漫天飘洒的纸钱掩盖不了亲人的痛哭声。
逝者下葬安息后,生活激起的涟漪逐渐平静,人们又回归到生活的琐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