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饭间的沟通
图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饭间的沟通,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图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省城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的。
首先体现在就是人的表情变的丰富起来,不再是死板板的一张脸,其次就是商店里各类东西渐渐多了起来。
街上渐渐地有了卖西瓜和水果的摊子。
柳巷里的人还是不少,各种小吃店人满为患。
六味斋的卤肉窗口也有不少的人。
在解放大楼,王鹏特意买了一只冰砖,尝了起来,当然赶不上后世的冰激凌好吃。
但是,比镇上出的那种满是他糖精味的冰棍可是好吃了不少,奶油味也重了不少。
到了百货柜台,他选了十四套蓝色的秋衣秋裤,主要是给师兄弟们一起买的。
这段时间,大家打猪草、煮猪食,每天起早贪黑非常的辛苦,这些秋衣秋裤就算是犒劳他们了,也可以作为练功服,算是一次团建吧。
到了副食柜台,王建还买了两瓶汾酒和一条大光烟,烟酒号是他从街上贩子手里买的。
他准备晚上送给王红兵。
在冷库建设过程中,养鸡养猪的事情上,王红兵帮了王鹏很大的忙,王鹏一直想感谢一下他。
另外,这次王鹏还想再抓两千只鸡雏和一百头猪仔。因为,两千只鸡雏和一百头猪仔,这个数量看着多,但是一放在场子里,就显的少了,几乎看不出什么来了。另外为了保持牲畜出栏数量的不间断,也得再续一茬。
即使是这样,还存在一个饲料的问题,他想通过王红兵帮忙解决一下饲料问题。
东转转西转转,王鹏也一点儿也没觉得多难熬,好像就那么一会儿就到下班时间了,他坐公交到了蔡光美的住所。
谁知刚敲门,就见到王晓东笑吟吟地站在迎接他呢,厨房里还传来刺啦啦的炒菜声。
“东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没多久,听我妈说你要过来,就一直等着你,看来咱俩还是有缘分。”
“那是当然,没有缘分我怎么会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咱俩可是共枕眠过的。”
“你别说还是。”
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鹏将带的烟酒放到了桌子上,朝厨房里喊了一声。
“姑姑,姑父什么时候回来?”
“给他说了,他马上就回来了。”
话音未落,已经传来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果然门一开就见王红兵走了进来。
“哎,晓东也回来了?”
“嗯,就是要给你们一个惊喜!”王晓东调皮地和他爸说道。
王红兵呵呵一笑,白了王晓东一眼,然后向王鹏说道。
“小鹏,你养的那些猪和鸡现在情况怎么样?”
“姑父,好着呢,这次我想再进点儿鸡雏和猪仔回去续上,就是害怕饲料供不上。”
“饲料不是问题,我帮你协调,只要你有能力就多养一点,国家现在已经放开了政策,允许发展私营经济,这个好时候你要把握住。”
“姑父,我知道了,听我姑说你正在搞肉联厂项目?”
“嗯,随着政策的放开,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带来的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局里决定提前在这方面做好布局,项目并不大,日屠宰生鸡也就五万只左右。”
“你们的这项目预计什么时候完工?”
“到明年夏天去了,争取确保后年元旦和春节市场的供应。”
“货源有保证吗?”
“货源主要来源于局里下属的养殖场。”王晓东随口说着,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小鹏,你养的那点儿东西,销售根本就不是问题,尽管给我们送过来就是。”
“不是的姑父,我这段时间也在想今后发展的事情。
我想将我们村西边的荒山都承包下来,用其中的一个山沟搞养殖,鸡呀、猪呀都要养一点儿创建自己的品牌。
因此,从育种、饲养、宰杀、销售都想建设一个一条龙的生产体系。
你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人,过来进行指导和策划。”
“你准备投资多少钱?”
“首期投资不下五十万,后面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继续往里投。”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我们的这个项目也就是三十万。”
“不瞒姑父,我前半年和省教育出版社合作搞了一个高中同步学习资料,效益还挺好,出版社给了一点儿钱,我想拿出来继续发展。”
“这样啊,可以,我一定大力支持,等我好好地给你核计一下,看怎么实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