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井喷式发展,机场半投入使用
墨卿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井喷式发展,机场半投入使用,我都开挂了,你还叫我杂牌军?,墨卿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清晨,泰安城南机场附近的山坡上,人民军全体官兵整齐列队,肃立在一片新挖的墓地前。
墓地中央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人民军英烈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天空阴沉,乌云密布,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葬礼感到悲痛。
宋明远站在纪念碑前,声音洪亮而悲壮!
“各位!”
“今天,我们在这里送别历次战斗牺牲的战士,他们不仅仅是战士,更是我们的兄弟。”
“他们用生命扞卫了我们的家园,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胜利。”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在此,我代表全军上下,向所有牺牲的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就在宋明远话音刚落的瞬间,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低沉的雷鸣,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开始砸落下来。
雨势迅速变大,雨水顺着战士们m35头盔的帽檐和衣襟流淌,同时也打湿了身上的军装,却没有人移动分毫。
所有的战士以军姿站立,枪背在身后,如同一棵松树一样矗立!
雨水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连大自然也在为这些英勇的战士哭泣。
林砚秋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雨水顺着其脸颊滑落。
林砚秋的目光坚定,紧紧盯着面前的纪念碑,身后的中高层军官同样做着相同的动作。
雨水打在纪念碑上,发出“噼啪”的声响,仿佛是在回应眼前这些人。
墓地的泥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松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混合着青草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沉重的肃穆。
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墓地,冒着大雨献上鲜花和食物。
身上的粗布衣服被雨水浸透,但没有人退缩。
一位年迈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纪念碑前,将一束野花放在碑前,低声呢喃。
“孩子们,辛苦了,安心走吧……”
老妇人的声音被雨声淹没,但那份深情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李晓梅和《破晓日报》的其他记者们站在一旁,手中的相机被雨水打湿,但他们依然坚持记录下这一幕。
记者们的笔记本被雨水浸透,字迹模糊,但这些记者依然奋笔疾书,试图将这份感动和悲痛永远留存。
葬礼结束后,雨势渐渐变小,天空中的乌云也开始散去,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墓地上,仿佛为这些英勇的战士送上了最后一缕温暖。
当天下午,推迟发布的《新民报》以及《破晓日报》的特刊迅速印刷并分发到泰安城及周边地区。
两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一张大幅照片,左边是昨天城门口军民欢庆的场景:百姓们挥舞着“破晓旗”,脸上洋溢着笑容,坦克上堆满了百姓送来的食物和肉类。
右边则是今天早晨墓地庄严肃穆的一幕:战士们肃立在雨中,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军装,百姓们冒雨献花,纪念碑在雨水中显得格外沉重。
标题醒目地写着:“胜利的喜悦与牺牲的沉重——人民军的荣耀与使命”。
报纸一经发行,立刻在泰安城引起了强烈反响。
百姓们争相传阅,许多人看到照片和报道后,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一位中年男子拿着报纸,对身边的人说道:“昨天我们还为他们欢呼,今天却要为他们送行。唉......”
茶馆、集市和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着报纸上的内容。
一位老者感慨道:“人民军不仅打了胜仗,还如此重视牺牲的战士,真是难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