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左公巧解惑,相随入盟府
酸辣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左公巧解惑,相随入盟府,苏软软汆肉的日常(香椟),酸辣茄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生既然到夜里都能如此刻苦用功着书立说,那身为后辈的我,也应该勇往直前,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毅力,勇敢的询问才行。”
“加油,王嘉,相信自己,相信先生一定不会责怪你的!”
王嘉在经过一番自我暗示之后,便鼓起勇气,勇敢的来到丘明先生所在的房间之中,用手指叩响了门扉。
而丘明先生呢,则是在阅读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史料文学,编纂相应的史书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呃…”
“这一部分的内容该如何理解?”
“难不成…要把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吗?”
突然,只听离他不远处传来一阵叩门声。
“嗯?!”
“是谁呀,大晚上还要来我这里,难道是有什么事情有求于我吗?还是有什么疑惑想要向我寻求解答?”
于是乎,他便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然后连忙起身推门相迎。
伴随着一阵推门声…
只见在门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
随后,便看见了一个熟悉身影正恭敬的拱手行礼。
“你是?”
还没等他把接下来的话说完,王嘉便连忙用恭敬的语气说道。
“先生莫怪,弟子此番前来,是有些问题想要询问先生。”
一听这话,左丘明似乎想起了个熟悉的人来,不过他还是不放心。
于是乎,他便端来了一个烛台,朝门外细细的照去,才发现是他的弟子王嘉。
“哦?!是王嘉啊!”
“快快快,请进请进!”
“在外面天儿凉,要是冻着了就不好了。”
见左丘明如此热情邀请他进入屋中,王嘉便一边恭敬的答谢,一边小声轻轻的踱步进入屋中,生怕有什么太大的响动,从而打扰了其他人。
而左丘明见状,却觉得他有些太过了。
“王嘉啊,你不必如此太过拘谨了,此番又不是像君君臣臣那般恪守礼仪。”
“虽说是要以礼相待,但你我毕竟师徒一场,还是在平常时分,又不像是在专门的学塾乡校之中,所以不必尽太多礼数,平常一些就好。”
“哈哈哈…”
见他的老师左丘明一边对他说着这一番话,一边朝他微笑之时,王嘉也就显得没有像之前那般拘谨了。
后来,进入屋中,左丘明便连忙给他找来了一个蒲团,示意让他坐下。
“这晚上突然见你进来,为师也没准备好垫子让你坐下。”
“所以,就先用这个蒲团将就一下吧。”
见老师如此说来,王嘉不仅没有感到不满,相反显得更加恭敬了。
“不…这不是先生您的错。”
“毕竟,是弟子大晚上前来先生您屋里拜访,实属叨扰了,还望先生您见谅。”
此番话一出,左丘明又笑了笑,然后便示意让他坐下,还让他不要太过谦卑了。
之后,只见这左丘明先是轻笑几声,然后便朝端坐在蒲团上的王嘉看了看,之后便问道。
“王嘉啊,今日你与你的那几位师兄妹相处的如何?”
“这整理竹简书籍的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吗?”
一听这话,王嘉便朝他拱手行礼,然后连忙回复道。
“先生,弟子王嘉与那几位师兄妹相处甚好,并没有过多矛盾。”
“至于整理竹简书籍一事,弟子既自力更生,又与那几位师兄妹齐心协力,互相合作解决困难,故一切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先生您若不信,大可询问您的大弟子相关事宜。”
话音刚落,只见左丘明嫣然一笑,随后便挥手示意了起来。
“好好好…”
“嘉儿,你现在不必多说什么了,为师已经看得出来你状态不错了。”
之后过了不久,左丘明便继续询问道。
“不知嘉儿你此番前来,是有什么要事想要询问为师的吗?”
“正好,为师现在遇到些问题,需要暂时缓一缓,刚好可以替你解答一二。”
见老师左丘明这样说来,王嘉便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直接开门见山阐述起他的问题来。
“弟子斗胆,弟子的确有几件事情想要询问先生您。”
“这其一,便是先生您的《左传》这部书是初稿吗?”
“弟子方才在与那几位师兄妹整理竹简书籍的时候,看见先生你有关记载隐公元年部分的内容有所缺漏,不知是不是系此为?”
“其二,便是弟子对先生您书中所记载的那仲子手心有字曰“鲁夫人”,以及后续隐公摄政,待其子庄公加冠让位于庄公,隐公与邾仪父、宋国等国结盟。郑庄公其母姜氏生郑庄公倒生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为寤生,并且日益疏远郑庄公,亲近其弟共叔段,与母绝裂,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终于和好,以及后续在隐公元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都是真的吗?”
“其三,就是先生您博览群书,并将其中的话加进了对历史之中,形成了相对公正客观的评论,也不知先生您是如何做到的?”
“弟子不解,还望先生赐教!”
见弟子王嘉询问完毕后,又恭敬地朝他拱手行礼,左丘明思索了片刻,之后便一一回答了起来。
“关于嘉儿你所提问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多,为师就挨个为你解答吧。”
“这是第一点,《左传》这部书,为师原想着是在任期满后,待年老之时辞退史官这份工作,然后回乡创作。”
“不过呢,现在为师所任史官的期限也就没多久了,所以就先打一个草稿,以备后患。”
“至于内容如何,嘉儿你不必有太多疑虑,为师的这些内容都还是简化版本,之后才会进一步完善。”
“所以,要想看到成书,还得等为师辞官回乡之后才可以啊,哈哈哈…”
“这第二点,先抛开仲子手中有字这件事不谈,为师身为史官,记述历史必须要讲究客观公正,不管历朝历代,记载历史大抵要讲究个“公平”。”
“虽说,不可避免的,会加入一些个人的想法,或者是由于这段历史太难以转述,所以就抽象一些,但这也是出于更加现实的需要,以便让后人更容易理解。”
“不管是这记述历史,还是编纂史书这件事,那都可是功过千秋万代的大事。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上任,首先必定是会让史官记载下历史,以便让后世传诵。”
“为师相信,即使度过了几千几万甚至更长的岁月,该有的历史,就应该还原其原本的公正,真正的历史是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磨殆尽的。”
“所以关于这些历史,为师都是会经过仔细的核查,确定好其中的年月日,在确定历史来源真实可靠,为师才会记载在竹简之上。”
“这第三点,想必嘉儿你也看见了,在为师的小院中,有不少房间都是堆满了竹简,这些竹简记载的都是各国的史书和文学。”
“而为师我呢,自然就是从这些书中汲取知识与智慧,同样还要去朝廷中负责编撰保存图书的地方进行阅续相关史料,博览群书。”
“还要与各路人员甚至是乡下百姓获取这珍贵史料,经筛选加工后才可以放心应用。”
“所以说,别看为师平时什么都不做,其实为师做的事情很多,学问也很大,丝毫不输为师的好友孔夫子乃至其他一系列思想家之辈。”
“再说了,所学的内容如果不灵活掌握的话,那岂不就失去它的价值了?”
“嘉儿,你说对不对呀?”
此话一出,王嘉顿时便连连点头称是,还不禁赞叹敬佩起来。
“先生您此话皆有理,弟子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
之后,在关于仲子手中有字的这件事,左丘明想不见有什么好的办法解释,于是便想了个主意,取来一个小杯子,在杯子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张弓,然后烛光正对着杯子,通过映射弓的影子在杯子中。
之后,左丘明便指着杯中的水,对王嘉说道。
“嘉儿,你看,这杯中倒映着是弓的累子。”
“可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的人却认为这是蛇在杯子中,所以吓了一大跳。”
一听这话,王嘉按照他的老师的方法去做,果然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
“先生,弟子明白先生您的意思,弟子果然从不同的角度中,在杯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话刚说罢,左丘明便大笑道。
“哈哈哈…”
“这就对啦,这就对啦。”
“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他都是不一样的,凡事呢都会具有两面性,并不是单指一方面。”
“千人千面,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更何况是关于历史的相关事宜呢,每个人的看法那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肯定是显得更为激烈了。”
“不过,只要是能准确的记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无论是怎样记述,其实都是合理的。”
“嘉儿,为师觉得你更应该将重心转移到这仲子为何能够成为这隐公的侧室,并为隐公生子庄公这件事儿,而不是去探讨她合法的原由。”
“毕竟,她乃是宋武公的女儿,成为一国之君的孩子,能成为我鲁国国君的侧室,想必其中一定有政治联姻的因素存在。”
“至于她手上有字儿这件事儿,本就是为她的合法性做辩解的手段之一罢了。”
见老师左丘明将他的问题一一解答,王嘉更是一度佩服的下跪行礼,但之后却被左丘明制止了。
后来,王嘉又通过现代人解决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变通思想帮助了他的老师左丘明大师解决了相关问题,得到了左丘明大师的好评。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当王嘉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向左丘明大师询问道。
“弟子不知,今后弟子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向大师您再次讨教解决方法吗?”
见王嘉如此说来,左丘明畅怀大笑,之后便回答说道。
“没问题!”
“今后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找为师便好,为师会尽为师所能给予你帮助的。”
一听这话,王嘉便十分感激的答谢道。
“多谢老师,弟子定将会把恩师之情铭记于心!”
在这之后不久,正当王嘉准备离开,回去休息时,左丘明大师却叫住了他。
“且慢!”
“你不是喜欢看书吗?平时正好明日要去盟府办公,届时你可以一同前往,多看看书,好增长增长阅历。”
王嘉听了这番话,十分恭敬的朝他的老师行礼答谢,并表达他明日一定会与他一同前往的想法。
也不知,这一路上,是否会遇见时任大司寇大司空的孔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