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公媳欢情沈曼最新章节更新,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

“高翁可留下,贵妃不可留!”</p>

李瑄权衡利弊,认为高力士没有能力帮助李隆基。</p></p>

这也是承认高力士的恩情。</p></p>

他准备将李隆基安置在太极宫的甘露殿。</p></p>

而非兴庆宫。</p></p>

在盛唐,太极宫已远离中枢,特别是李隆基统治后期,多年不在太极宫进行祭祀典礼。</p></p>

正如高力士所想,李瑄不会让任何一个将领、大臣,靠近李隆基。</p></p>

这种幽禁,虽会落人口舌,但也是最保险的。</p></p>

“什么?你说什么?”</p></p>

李隆基震惊地抬头。</p></p>

哪怕李瑄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他想阴谋夺权的事实。</p></p>

当露出獠牙的那一刻,当李瑄率领叛军到马嵬驿之时,就像是董卓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p></p>

人们往往怒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但不可否认的是神器被握住,是为正统。</p></p>

李隆基想挽回尊严,但他清楚自己的小命被李瑄握在手中。</p></p>

杨玉环两次遣回娘家,李隆基食不甘味,夜不能寐。</p></p>

那等滋味,他不愿意再品尝。</p></p>

“杨国忠玩弄权术,残害苍生,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铦、杨锜浊乱朝政,天怒人怨,一切富贵来源于贵妃。即便贵妃无过,也难辞其咎。贵妃娘娘当重回太真观。”</p></p>

李瑄郑重其事地说道。</p></p>

他看到龙辇中杨玉环我见犹怜的模样。</p></p>

那垂眼抬眸的一瞬间,总是令李瑄觉得惊艳,他也永生难忘。</p></p>

但他是天下人的李瑄,不敢对杨玉环有丝毫想法。</p></p>

道号太真,这是杨玉环最好的归宿,本来被骂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她,也会因此保住一命。</p></p>

算是李瑄还了杨玉环的人情。</p></p>

太真观虽不在兴庆宫中,但离兴庆宫只隔着一条长长的复道。</p></p>

曾经杨玉环还是太真道士的时候,除了李隆基,没有人能走这条复道。</p></p>

只是现在李隆基将兴庆宫中的道观都交给自己的女儿李虫娘打理。</p></p>

杨玉环在黑暗的龙辇中,用明眸望着李瑄。</p></p>

李瑄像是宣读她的罪过一样,令他芳心一痛。</p></p>

但她也释然了,无非是花开花落,从此青灯古佛。</p></p>

她号“太真”的时候,不甘寂寞。现在也许可以潜心修道,为杨氏和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赎罪。</p></p>

她现在想知道李瑄会如何处理她的兄弟姐妹。</p></p>

那深邃的眼睛,沐浴月光的身影,她的念想,终是一场错。</p></p>

“不可以这样!七郎,念在我们君臣一场,不要将我和玉环分开。”</p></p>

面对李瑄的强势,李隆基没有说软话。但关系到杨玉环的时候,李隆基一下抓住李瑄的手,像以前一样,呼喊“七郎”。</p></p>

“贵妃娘娘若不受惩罚,天下将会失望,叛乱也会因此受影响,难以平定。”</p></p>

李瑄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p></p>

“七郎,你这是想逼死我吗?”</p></p>

李隆基气得差点从龙辇上跳下去,他猛然拍着车框,像是要失去理智一样。</p></p>

“我也是为圣人考虑!杨氏必除,贵妃当为太真。终南山可以移动,但此事不可更改。”</p></p>

李瑄一点不担心李隆基想不开。</p></p>

他为了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生命,会昧着良心处死杨玉环。</p></p>

历史上马嵬驿之变,那佛堂梨树下的芳华雕零,李隆基在落泪以后,大雨淋铃,继续南行。</p></p>

所谓的生离死别,也仅此而已。</p></p>

“你……”</p></p>

李隆基指着李瑄,愤怒、心痛,他恨李瑄这个叛贼。</p></p>

恨不得立刻杀死强行分开他和杨玉环的李瑄。</p></p>

但此不是长安,飞龙禁军投降,边军不再听他的。</p></p>

他能怎么办呢?</p></p>

“我愿意前往太真观,为杨氏赎罪。”</p></p>

最终,杨玉环从龙辇中起身,挪动步伐走出。</p></p>

就欲下车的时候,她被李隆基一把握住。</p></p>

“圣人,多谢您的宠爱。国家成这样,是妾身的罪责,妲己、褒姒亦未有妾身的过错大。请圣人保重!”</p></p>

杨玉环拉开李隆基的手,含泪说道。</p></p>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杨国忠和五杨在破坏大唐的根基,她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p></p>

一死了之,难以救赎。</p></p>

今后只有在太真观中,寸步不出。</p></p>

“玉环……”</p></p>

眼睁睁看杨玉环下马车,李隆基轻唤一声。</p></p>

他害怕李瑄突然翻脸,没有勇气强行挽留杨玉环。</p></p>

“带贵妃去马嵬驿辅楼休息!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p></p>

李瑄向亲卫吩咐道。</p></p>

“遵命!”</p></p>

“贵妃请……”</p></p>

十几名天策卫,护卫着杨玉环将其送离。</p></p>

“砰砰砰!”</p></p>

李隆基望着杨玉环在夜色中的背影,拍着龙辇,绝望无助。</p></p>

高力士也一脸难过。</p></p>

他明白李瑄要处置杨氏和杨国忠,圣人必须要远离杨玉环。</p></p>

终于,在数十步后,杨玉环顿步回头,望向李隆基和李瑄的方向。</p></p>

即便已经是三十八岁的年龄,她依旧非常美,富有成熟妩媚的风韵,兼以万种风情。</p></p>

只是那双眼中的泪痕和蹙起的蛾眉,令人心碎。</p></p>

在转身的一瞬,泪珠落地。</p></p>

李隆基更加悲伤,在黑夜中大叫:“我真是瞎了眼了!”</p></p>

“将圣人送入主楼休息!”</p></p>

李瑄知道李隆基在骂他,但他无动于衷,令亲卫驾驭着李隆基的龙辇,将其带回主楼。</p></p>

“高翁,您也随圣人一起。”</p></p>

李瑄亲自扶高力士到龙辇上,让他陪伴的李隆基。</p></p>

他认为李瑄是有机会成为诸葛亮那样的忠臣,可惜误入歧途。</p></p>

坐在龙辇上的李隆基,不断地破口大骂李瑄“白眼狼”。</p></p>

但李瑄已经离开。</p></p>

而罗兴带着五十名亲卫在李隆基的龙辇旁,他也假装没有听见。</p></p>

“启禀李帅,太子早在昨天晚上,就离开圣人的入蜀队伍,带着亲信家人,独自北上。”</p></p>

李瑄刚处理过李隆基的事情,僚属李纾匆忙向李瑄禀告道。</p></p>

“太子竟然在昨天夜晚北上?”</p></p>

李瑄眉头一皱,看来他的出现,对李亨很敏感,使其偏离历史轨迹。</p></p>

北上,多半是北上灵武郡,那里有郭子仪、李光弼这两个刺头。</p></p>

朔方军是天下劲旅,灵武又是用武之地。</p></p>

李亨看中灵武郡的地势!</p></p>

“太子不容有失。派遣车将军选一千轻骑,今夜休息后,明日一早追击太子。今我归来,太子无需北上。”</p></p>

李瑄下达军令。</p></p>

他准备拿下长安后,迫使李隆基退位,扶持李亨继位。</p></p>

现李亨北上灵武,得知李隆基被他逮捕后,一定会像历史上一样“灵武称帝”。</p></p>

关键是天下士庶都认可李亨为正统皇帝,不需要传国玉玺,也不需要传位诏书,只需要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p></p>

届时,郭子仪、李光弼等朔方、河东将领向李亨靠拢,李瑄又会多一个大敌。</p></p>

趁李亨还未称帝,没在灵武稳住局势,必须将他追回来。</p></p>

“携带我的书信,连夜去通知丰安军使阿史那扶汶。”</p></p>

李瑄准备修书一封,看看阿史那扶汶是否还在丰安军。</p></p>

如果在,让他派兵堵截李亨。</p></p>

防止李亨顺利到达灵武。</p></p>

阿史那扶汶是李瑄最早的部下,李瑄认为他不会背叛自己。</p></p>

和李光弼、安思顺这种胡将不同,李光弼、安思顺对国家忠诚,有自己的信念,哪怕被赐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p></p>

而阿史那扶汶崇尚勇者,曾与李瑄血战高坡,生死与共,又被李瑄一手提拔,是李瑄在朔方军中最亲近的部下。</p></p>

不久后,几名亲卫携带着李瑄的书信,快马离开马嵬驿。</p></p>

月亮逐渐向天空正中移动。</p></p>

李隆基和杨玉环被分别安置,相隔不远,再难相见。</p></p>

两人今夜,谁也无心入眠。</p></p>

整个马嵬驿附近,天策卫轻骑围追堵截,已经进入尾声。</p></p>

不论东南西北,想试图逃跑的王公大臣、皇子皇孙,都被截堵下来。</p></p>

连一些宫女宦官都不能免。</p></p>

他们被安置在马嵬驿不同的区域,等待李瑄的处置。</p></p>

杨氏的重要人物中,韩国夫人、杨铦、杨琦最先被抓住。</p></p>

虢国夫人下马车,带着自己的儿子裴徽向马嵬驿附近的石头墙躲藏。</p></p>

她想躲过追兵后,再寻找脱身的机会。</p></p>

但她哪能如愿?在天网恢恢下,很快就被张小敬带人堵住。</p></p>

在虢国夫人不讲理的刁骂声中,她被束缚住扔上马车。</p></p>

虢国夫人等四杨和他们的家属,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以及大儿子杨暄、小儿子杨朏,连没有五杨嚣张,现任秘书少监的杨鉴和关系稍微远一点的杨氏都尽被捉拿。</p></p>

杨氏与宗室联姻者居多。</p></p>

如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娶了太子李亨的女儿延光郡主。</p></p>

杨国忠的大儿子杨暄,娶延和郡主,小儿子杨朏娶万春公主。</p></p>

杨玉环堂弟杨鉴娶承荣郡主。</p></p>

原本杨锜也娶太华公主,但太华公主已经病逝。</p></p>

李瑄下令与杨氏有亲的公主、郡主,隔开关押。</p></p>

为了笼络龙武军和飞龙禁军的军心,为他所用,李瑄令士卒将携带的牛肉干分给他们一些,让他们到达长安之前,不至于饿着肚子。</p></p>

已经快饿昏头的龙武军、飞龙禁军非常感激李瑄的干肉赏赐,纷纷拜谢李瑄,表示愿意跟随李瑄清君侧。</p></p>

李瑄将这两千多名飞龙禁军和龙武军,交给张小敬统帅。</p></p>

不需要成为他的精锐之师,只要在他的主力到达长安前,能帮助他管理后勤即可。</p></p>

翌日,清晨。</p></p>

马嵬驿周围依旧凌乱,朝露未消,浸湿了无数宫人、王公大臣的衣服。</p></p>

这一夜,只有互相轮换休息的天策卫能睡个好觉。</p></p>

为防止这些人饿死,李瑄下令埋锅造饭,将携带的粟米煮了。</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妻子在厨房被三个男人欺负的后果

临湖轻舸

播种在儿媳子宫小说

做梦的木头

双飞儿媳妇和她闺蜜免费阅读

大一大夫

公日日躁我和公乱小说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妈妈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

慌不慌张

乡村三飞母姐妹花女儿的小说

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