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1章 李瑄的时代,公媳欢情沈曼最新章节更新,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瑄的时代

十月十日,一支庞大的车队出现在洛阳城东的洛水旁。</p>

洛水横穿洛阳城而过,将洛阳城分为两部份。</p>

紫薇城,就在洛水北部。</p>

这支车队过洛水,最终停在洛阳城南,定鼎门。</p>

此为洛阳城正门,对应长安的明德门。</p>

李瑄未出洛阳城,只是确定从范阳到来的物资几何,该用在哪些地方。</p>

虽然李瑄掌握的财产不少,但国家所获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恢复到正常。</p>

初步赈灾后,李瑄还需要大量的钱财。</p>

比如重修上阳桥,以铁索方式,即便动用大量俘虏,所资钱费得以亿计算。</p>

另外大唐的驰道太少,使南方偏远的郡县,无法掌控。</p>

李瑄计划增修南北连接,文化交流的驰道,以维护国家统一。</p>

现在看来,中央直管三百多个郡,有些力不从心。</p>

三百多个太守、长史、别驾,吏部尚书不一定能记全这些郡长吏的名字。</p>

所以行省制度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是必然的。</p>

李瑄要打下根基,计划五年后,逐步实施行省制。</p>

“王侍郎,叛军将领已经审讯完毕,正好史思明来了,你觉得哪些将领死不足惜,哪些可免其一死?”</p>

中书省中,李瑄将裴遵庆、崔光远、封常清、高适、王玙等大臣召来,向他们问“秋后算账”之事。</p>

心腹李泌已经启程前往范阳,任范阳太守,主持大局。</p>

为李泌安全考虑,李瑄还派遣一百名武艺高强的天策卫士,保护李泌,以免民风彪悍的燕人袭击李泌。</p>

等过个两三年,范阳有所安定。再召李泌回朝廷。</p>

“回秦王,如崔干佑、张通儒、高尚、平冽、史思明、孙孝哲、蔡希德、张忠志等叛将,以及一众胡人酋长、将领,纵容士卒,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应当处死,以宽民心,以慑天地,以儆效尤!”</p>

“然薛嵩为名门之后,又无大危害,薛嵩主动开城投降,使我王师兵不血刃拿下邺城,可恕其一死,不再录用。”</p>

“独孤问俗、李史鱼等在安禄山叛乱后心向朝廷者,可以赦免,酌情启用!”</p>

“安禄山的子嗣应尽数处死……”</p>

刑部侍郎王玙向李瑄回道。</p>

有些投降的,大唐已经承诺过,不算审判之中。</p>

“诸位有什么异议吗?”</p>

李瑄又问裴遵庆等人。</p>

这段时间,对叛军的处罚,几乎已有定论。</p>

投降的太守,做伪官的人,虽是迫不得已,但终生不再录用。</p>

李瑄不会像李亨一样兴大狱,把这些人往死里整。</p>

毕竟刀架在脖子上,能视死如归的,只是极少数。</p>

但那些随安禄山一条心的叛将,李瑄不会姑息。</p>

哪怕是张通儒这样的名门之后。</p>

“我等无异议。”</p>

裴遵庆等人也不想扩大范围滥杀。</p>

几战下来,所有的贼首,几乎都被铲除。</p>

秦王用他的功绩,威慑天下。</p>

“洛阳城外,叛将的家属奴仆,数以千计。这些充为奴婢,为两都劳役。”</p>

李瑄不会将叛将的家属杀死,这样没有意义。</p>

甚至叛军普通士卒的家属,根本就没有大费周章去抓,牵扯到二十多万户,影响太大。</p>

俘虏的近十万叛军,为大唐修驰道,采矿,修桥,以赎其罪过。</p>

这次安禄山叛乱,许多泼皮无赖加入叛军之中,唐军在剿灭叛军的过程中,也算除一害。</p>

“秦王仁慈!”</p>

他们知道有人劝说秦王要夷灭叛将三族,被秦王果断拒绝。</p>

自拜相的时候,大臣们就知道秦王仁义,但是眼中不揉沙,对犯罪的豪强狠辣无比。</p>

“三日后,在城东洛水旁处决叛军,由王侍郎为监斩官。”</p>

李瑄定下监斩时间,让王玙主持。</p>

由于叛将和要斩的数量太多,在城中南市并不合适。</p>

而且围观的人一定很多,索性在城外进行。</p>

“下官遵旨!”</p>

王玙领命。</p>

“严少监,你作为监副,配合王侍郎行刑。”</p>

李瑄又看到藏在角落里的严庄,将他拉出来。</p>

他已经想好如何安排严庄了,一些对付士族大族的事情,让严庄出头去干。</p>

严庄现在被李瑄任命为秘书监少监。</p>

原本的秘书监管理国家藏书和校验工作,被李瑄改制后,秘书监类似于幕僚团加内侍省。</p>

李瑄作为独掌军政大权的人,自然要有这样的机构,他不喜欢宦官,所以改制秘书监。</p>

李瑄已经计划建立大唐的“智慧宫”,除了大唐的人才外,还要收集中外的人才,藏书,故事集、奇书等于智慧宫中,集、科技为一体。</p>

而不是像是集贤院一样有局限性。</p>

新建立的“智慧宫”,可以覆盖原本秘书监的职责。</p>

“下官遵命!”</p>

严庄面露苦笑,向李瑄一拜。</p>

如今他的地位十分尴尬,没有一个大臣看得起他。</p>

他无法融入旧士族圈子,更无法接触新勋贵圈子。</p>

而且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会有不对,小命难保。</p>

毕竟安禄山叛乱,他居功至伟。</p>

现严庄也不明白李瑄让他任秘书少监是为何意。</p>

“诸位准备一番,十月二十日,启程回长安。河南尹暂且兼任东都留守,主持洛阳事宜。”</p>

李瑄又向大臣们吩咐一句。</p>

他要回长安办大事。</p>

地区局势并不乐观。</p>

连经过战乱,李瑄安插一半心腹为太守的河南河北,都有太守和李瑄对着干。</p>

更别说没有经历过兵灾的江南、岭南、山南、黔中等地。</p>

更何况剑南地区杨国忠党羽的影响还在。</p>

李瑄想要经营蜀地,就必须使蜀地无条件遵从他的政令。</p>

至于惩治豪强,除贱为良运动的展开,李瑄早已与李泌商议好。</p>

先藏住气势,待军队完成目的地驻扎。</p>

对付豪强大族,牵一发而动全身。</p>

如果李瑄率先向河南河北动手,江南、山南的豪强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谋反是必定的。</p>

毕竟李瑄要宰他们,他们不可能伸着头让李瑄杀。</p>

所以驻军非常有必要。</p>

李瑄派出去的军队,会继续招募佃农参军,兵甲也会慢慢运输过去。</p>

预计到明年后,才能完成所有都督府的事情。</p>

李瑄处死史思明、崔干佑等叛将,离开洛阳,会使天下豪强松一口气。</p>

今后李瑄坐镇长安,山高皇帝远,即使有锦衣卫,也难以全部监察。</p>

瞒天过海的方法有太多,太多。</p>

十月十一月,从范阳运送到财宝,统计过后,入紫薇城的左藏宫中。</p>

李瑄带着亲卫,到天牢中见史思明。</p>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已经变成“安禄山之乱”。</p>

史思明是悲催的,自开战以来,先后被李光弼、郭子仪四次大败,损失十万兵马,最后又失去范阳城。</p>

这一世,史思明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后世人对他的印象,肯定是一无能的庸将,在安禄山叛军中的地位,远远不如崔干佑、武令珣、李归仁这些。</p>

甚至连史思明自己都不自信。</p>

看着披头散发,无比颓废的史思明,哪还有一点斗志?</p>

历史上赫赫威名的史思明不会再有了。</p>

“据说你的安禄山从小相处,无比亲密?”</p>

李瑄在监牢的密室中,向下方的史思明问道。</p>

“是又如何?我们是小贼,你才是大贼。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p>

史思明自知必死无疑,话语蛮横,没想着求饶。</p>

“现在靺鞨、室韦等部如何?”</p>

李瑄也不生气,心平气和问史思明。</p>

他从严庄手中,得知契丹诸部、奚诸部的具体信息。</p>

又从同罗酋长那里知道同罗的大概。</p>

在诸多东北胡部中,靺鞨最强大,他们创立了盛极一时的渤海国。</p>

这些东部胡部见利忘义,迟早要将其铲除,施行移民政策。</p>

否则会成中原王朝头上的一把剑。</p>

据李光弼汇报,契丹、奚、同罗、铁勒诸部已人人自危,想要重新臣服大唐,用以赎罪。</p>

大唐快把他们的主力打完了,自开元以来,反复叛降,契丹、奚等部一直未得到发展,不但有支脉分离西遁,还有支脉附属大唐。</p>

特别是这次安禄山叛乱,使契丹奚元气大伤。</p>

而同罗本就是铁勒九姓之一,不仅东北有同罗,朔方和河西也有同罗部。</p>

他们跟随安禄山失败,害怕大唐,表示向大唐臣服。</p>

但李瑄不想这么轻易饶恕他们。</p>

如果没有代价,他们还会继续叛乱。</p>

现最关键的是,靺鞨和室韦根本没有表态。</p>

史思明退守范阳后,多次派遣使者到靺鞨、室韦,他想清楚两部的近况。</p>

有没有因为损失上万骑兵,出现动乱之类。</p>

“秦王神通广大,还需要问我吗?”</p>

史思明自是不肯回答李瑄。</p>

要是李瑄知道靺鞨、室韦的情况,一定会趁机攻击靺鞨、室韦。</p>

虽然靺鞨、室韦最后没有出兵帮助范阳,但这两部势力还很大。</p>

待恢复一番后,凭借地理优势,唐军也难以攻下。</p>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我听说靺鞨、室韦各派遣一万多骑兵帮助安禄山,他们已经全军覆没。”</p>

“靺鞨也分白山、黑水、号室、粟末多部。即便是黑水靺鞨强大,一下阵亡这么多骑兵,其他部落一定会质疑黑水和国王。”</p>

“室韦的情况更分散,也不容乐观。”</p>

李瑄笑了一声,他相信靺鞨、室韦一定会陷入动乱。</p>

靺鞨的国王,被朝廷封为渤海郡王。</p>

现任渤海王为大钦茂,是一个年轻的王。</p>

黑水靺鞨的首领为屋作个,在渤海国体系中至关重要。</p>

即便知道渤海国会向大唐服软,但李瑄不会轻易罢休。</p>

“既然如此,秦王就去换取功绩吧!”</p>

史思明嘲讽一声,他以为李瑄还会无休止地亲自征战。</p>

只怪他们生不逢时,运气不好遇到李瑄。</p>

一场浩浩荡荡的起兵,竟以一种憋屈的方式落幕。</p>

如李瑄所想,史思明此时对自己产生怀疑,万念皆灰。</p>

李瑄没有再回答史思明,起身离开密室。</p>

史思明也很快被狱卒拖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妻子在厨房被三个男人欺负的后果

临湖轻舸

播种在儿媳子宫小说

做梦的木头

双飞儿媳妇和她闺蜜免费阅读

大一大夫

公日日躁我和公乱小说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妈妈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

慌不慌张

乡村三飞母姐妹花女儿的小说

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