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合黎山之战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2章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合黎山之战,公媳欢情沈曼最新章节更新,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合黎山之战
“把握好时间,立刻按照枢密使的计划布置。白亭海以北的回纥轻骑,驱九留一,让他们得以知晓我军主力的动向。”</p>
李瑄赞同封常清的建议。</p>
但现在还不能动,得等到居延海再传来消息后,唐军才可以“顺理成章”的撤兵。</p>
“臣等遵旨!”</p>
众将领旨道。</p>
……</p>
居延海。</p>
曾经无边无际的居延海,因黑河水系东移变迁及上游农田灌溉截流等影响,湖面萎缩为东、西两个湖泊,古居延城消失。</p>
即便如此,大唐居延海还能维持住一定程度的战略。</p>
新建立的居延军城,夯土城墙高达两丈五尺。</p>
里面各类仓库一应俱全,可以容纳上万人。</p>
在居延城外,有一个个军屯,还有牧场,以减少朝廷的供给。</p>
毕竟凉州城距离此一千七百多里,运输物资麻烦。</p>
“轰隆隆!”</p>
居延海北方,尘土飞扬,万马奔腾。</p>
回纥的狼头大纛,在迎风飘荡。</p>
放眼望去,全气势汹汹的回纥骑兵。</p>
为首者,正是莫贺达干所推荐的顿桑特勤。</p>
他是草原中赫赫有名的回纥王室猛将。</p>
与回纥骑兵随行的,还有上万匹备用马,以及一些牛羊,携带有大量物资。</p>
所以顿桑特勤的行军速度并不快。</p>
从大唐发现顿桑特勤的骑兵,到顿桑特勤到达居延海,用了近四天的时间。</p>
“回纥骑兵已至居延海,大概两万余骑,快去白亭海禀告至尊……”</p>
宁寇军的军长向斥候吩咐道。</p>
然后又道:“准备死守居延城,以免回纥强攻。”</p>
“遵命!”</p>
宁寇军的诸校、尉领命。</p>
城外的牲畜、战马都已经运送到城内。</p>
他们收到军令,不得出居延城。</p>
居延城专门引有护城河,以居延城的五千士卒,凭借强弩和收集的雷石滚木,回纥想攻破非常困难。</p>
毕竟回纥人本就不善于攻城,只有最普通的攻城器械。</p>
如果回纥死磕居延城,正中唐军下怀。</p>
大唐可以改变方略,在回纥骑兵头破血流的时候,从合黎山一带支援。</p>
“唐军怎当缩头乌龟,不怕我们南下踏入他们的疆土吗?”</p>
居延城北仅三里的地方,顿桑特勤骑在战马上,遥望城墙。</p>
本以为他们到来时,唐军为防止回纥入疆土,会出骑迎战。</p>
哪怕是轻骑追逐游射。</p>
回纥骑兵最烦的就是唐军缩在城池中。</p>
据他们所知,居延城留守的唐军不少,强攻非为上策。</p>
若短时间内未攻下居延城,将耽误他们的战略。</p>
“回特勤,我军精骑席卷,唐军不足力战,所以据守居延城才是明智。此时,居延海唐军已向白亭海方向求援。”</p>
回纥此行的副将向顿桑特勤回答道。</p>
“照你说,我军是否先拿下居延城?将后顾之忧除去!”</p>
顿桑特勤向副将询问道。</p>
“城上人头攒动,拥有强弩,不能强攻。否则会贻误战机。”</p>
副将向顿桑特勤回答道。</p>
他是移地健的心腹,一切以突入大唐境内,截断丝绸之路,使唐军回援为主。</p>
在他看来,进攻居延城太勉强了。</p>
“我们寇掠河西走廊,突围时若被居延海的骑兵截断,后果不堪设想。”</p>
顿桑特勤虽然勇猛无畏,是十姓回纥排行前三的猛将。但他要为麾下儿郎们考虑。</p>
踏入龙潭虎穴,尽可能地将一部分儿郎带回去。</p>
“我们不管不顾,直接从居延城下南下,或许能将城中唐军引出来。”</p>
回纥副将如此回答。</p>
“好,试一试。”</p>
顿桑特勤也认为唐军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顺着张掖水,南下至张掖。</p>
“呜呜……”</p>
号角声吹响,回纥骑兵洪流迅速南下。</p>
“胆小鬼,懦夫……”</p>
“唐狗,出来受死!”</p>
“原来唐军徒有虚名,只会在城中当缩头乌龟。”</p>
“我们要去凉州城抢金银珠宝,抢粮食,抢他们白嫩的女人……”</p>
“哈哈……”</p>
他们路过居延城的时候朝着居延城扬刀狼嚎,对城上的唐军疯狂嘲讽,污言秽语。</p>
本来对这一战还没有自信。现看到宁寇军据守不出的怂样,顿时升腾起莫大的底气。</p>
原来唐军不过如此。</p>
回纥精骑南征北战,比唐军更有勇气。</p>
这个时候。就是天可汗到来,也得被他们抽一巴掌。</p>
“咻!”</p>
顿桑特勤还向着城楼方向射一支箭矢。</p>
虽箭矢的力道无法射到城楼上,但这是对唐军的羞辱。</p>
目视敌人进入疆土,屁都不敢放一句。</p>
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吗?</p>
唐军的普通士卒忿忿不平,但军长却保持定力。</p>
他们的任务不是这些。</p>
别看回纥骑兵现在叫得欢,翻越合黎山的时候,将是回纥的坟墓。</p>
届时,他们宁寇军就能阻断回纥后路,将回纥骑兵全部留下。</p>
就这样,回纥顺着居延古道,一路奔行数十里……</p>
“居延城唐军是否追来?”</p>
日落黄昏,顿桑特勤向副将问道。</p>
“回特勤,唐军还龟在居延城中,连探马都未派出。”</p>
回纥副将尴尬地回道。</p>
他一直以为唐军就算不正面迎击,也会派兵在他们后面骚扰,阻碍他们南下的步伐。</p>
他们设计将居延海的唐军骑兵铲除,将来突围时就不再有后顾之忧。</p>
没想到唐军一龟到底,让回纥骑兵骑虎难下。</p>
顿桑特勤和回纥副将都清楚此行将面对围追堵截,九死一生。</p>
若后路被居延海骑兵阻断,那就是十死无生。</p>
“不管了,全力南下,进攻张掖,兵逼凉州。”</p>
“怀仁可汗建立回纥,使十姓一统,取代突厥;英武可汗强大回纥,有如今的幅员辽阔。现两位大可汗都已归天,我们不能让这份基业,毁在我们的手中。”</p>
“现回纥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应当机立断,策应大可汗所率领的主力。天神会保佑我们!”</p>
顿桑特勤拔出刀,沉声说道。</p>
他明白当前的处境。</p>
大可汗用他,是看中他的勇气。</p>
不能再犹豫了。</p>
“末将赞同。”</p>
回纥副将只能认同顿桑特勤的话。</p>
现如今,惟有一拼。</p>
当天安营扎寨后,翌日一早,回纥全力南下。</p>
由于居延古道路途艰难,回纥大军用了十三天时间,才到达合黎山。</p>
传说中,合黎山即是上古时期的昆仑山,为上古华夏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p>
由于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所以合黎山又被称为人祖山。</p>
大禹也曾导弱水至于合黎。</p>
这是华夏自古不可或缺的山脉。</p>
此时此刻,截断合黎山的居延古道山口,二百多名唐军立栅栏驻守。</p>
距离此地十几里外的谷地,一座座营垒布置,郭虚己已经赶到这里,亲自指挥步兵,利用险要,伏击回纥于合黎山外,以保住河西走廊的繁华地带。</p>
“报……回纥骑兵距离前方山口只有二十五里左右……”</p>
探马向郭虚己禀报道。</p>
“全军备战!”</p>
郭虚己下达军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