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三元建设、豆油计划
好多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三元建设、豆油计划,高三妈妈用性缓解孩子压力,好多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元建设、豆油计划
三元建设、豆油计划</p>
老董办公室。</p></p>
“我说服济水总管,让那边拿出济水市三建,跟泰市路桥合并,但总部设在济水市。”</p></p>
“不行!”</p></p>
“……”</p></p>
“小余,你和济水联合打造水泊梁山,济水出资一半,项目设置在平东湖,看似咱们赚了。</p></p>
但实际上,该项目是为了吸引东岳游客过去,再利用十里营产业,把优质游客转化为投资者。</p></p>
东岳游客、十里营产业,全都是咱们的独有资源。</p></p>
济水市投资10亿,既在水泊梁山项目中持股,又想利用咱们独有资源招商引资,你说咱们亏不亏?</p></p>
所以,泰市路桥可以跟济水市三建合并,但新公司总部,必须设在泰市。”</p></p>
老董说着,点支烟,“凑巧前段时间我让你的餐厅搬离天外桥,在东岳大街准备了一栋六层建筑,现在那边依旧空着,不如拿来当新公司的办公楼。”</p></p>
余阳听完,那还不明白,老董在通过自己,跟济水总管讨价还价,当即开口道:“领导,这事还是交给你们官方沟通吧,我一介布衣,就不参与了。”</p></p>
“也好!”</p></p>
老董寻思片刻,拿起座机,当场联系济水总管。</p></p>
聊的内容,跟刚刚说得差不多,泰市巨亏,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给济水。</p></p>
济水总管自然不认,同样喊着巨亏,就好像把整个济水都搭了进来。</p></p>
俩人磨磨唧唧俩小时,眼看就要翻脸……</p></p>
余阳一边开玩笑,一边劝说道:</p></p>
“二位领导,你们别争了,不就是新公司归属地嘛,大不了咱把它设在十里营南边的‘泰济边界’上。”</p></p>
“到时候,公司驻地建好,泰市和济水一家一半,包括大楼也是。”</p></p>
“而税收……咱挂两个牌。”</p></p>
“一个叫泰市三元建设集团,门朝北。</p></p>
“一个叫济水三元建设集团,门朝南。</p></p>
老董、济水总管:“???”</p></p>
这是什么奇葩操作?但认真想想,似乎很可行。</p></p>
于是俩人陷入沉默余阳眼看气氛缓和,松了口气。</p></p>
水泊梁山项目,说是自家和济水市联合出资20亿。</p></p>
但实际上,自家一分钱都不需要出。</p></p>
因为‘水泊梁山’属于奇观。</p></p>
只要自家拥有前置建筑,比如民舍、铁匠铺、船坞、城墙、城门等等,就可以自备建材,把这個奇观建造出来。</p></p>
那么,一座复古建筑,算上家具、装饰,如果承包出去,人家报价30万,或许自家连3万块都花不掉。</p></p>
反之,自家花3万块建造一座复古建筑,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花了20万,甚至花了30万。</p></p>
而在做账的时候,也就可以把自家的10亿投资,做出来。</p></p>
所以,只要留住投资方,自家等于白剽一座奇观。</p></p>
也所以,新公司坐落在哪,无所谓。</p></p>
只要投资方满意,愿意砸钱,哪怕坐落在珠峰,咱也给他搬上去。</p></p>
……</p></p>
老董跟济水总管,再次协商许久。</p></p>
终于达成一致,挂了电话。</p></p>
最后的结果,如同余阳的建议。</p></p>
泰市路桥跟济水市三建合并,组成新的建设集团。</p></p>
注册资金25亿(3.8亿平东湖承包款+11亿老董卖地皮的钱+10亿济水投资),拥有工程总承包全资质。</p></p>
未来负责承包泰市和济水辖区内的路桥、房地产、景区、园林、市政等项目。</p></p>
公司坐落在‘泰济边界’,泰市和济水市,一家一半。</p></p>
泰市门朝北,济水门朝南,双方背靠背,按项目归属地报税。</p></p>
听着有些离谱,但实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都是一个公司两个牌照,甚至一个公司N个牌照。</p></p>
老董对此很满意,挂了电话之后。</p></p>
“你看,无论什么事,你都要去争取,因为你不争,就拿不到自己想要的。”</p></p>
“受教了。”余阳谦虚的回应道。</p></p>
老董冲杯茶水,继续闲聊:“新公司的名称,想好没?伱可不要再起的又臭又长,搞得财务刻印章都是个大麻烦。”</p></p>
“想好了,这次简单,三元建设集团。”</p></p>
“三元建设……尚可。”</p></p>
“领导,既然达成合并意向,我买下泰市路桥,需要支付多少?”</p></p>
“市里帮你免除负债,你再支付2.6亿。”</p></p>
“好!”</p></p>
余阳没讨价还价。</p></p>
因为泰市路桥不是济水市三建那种空壳公司。</p></p>
它旗下的市一建、市二建、市三建,全都拥有大量资产。</p></p>
比如砖井设备、起重设备、转孔灌注桩施工设备。</p></p>
比如20多台大型挖机,50多台中型挖机,30多辆装载机,10多台轧路机,2台沥青铺路机,上百辆重型运输车……</p></p>
比如三个位于泰市中心区域的公司驻地,以及地皮。</p></p>
可以说,老董给的价格,等于半卖半送。</p></p>
余阳忽然想起砖窑纠纷,“上次砖窑,人家把我爹送了进去,这次买下泰市路桥,应该不会有人把我送进去吧?”</p></p>
“你想多了,普通老百姓,谁会盯着这么大的公司?再说,我给你的报价,全都合规合法,谁举报也没用,除非对方举报你涉黒。”</p></p>
“……”</p></p>
……</p></p>
等到中午。</p></p>
余阳跟老董、济水总管,共同起草了‘三元建设集团’的组建方案,然后抽调人员,分成两批注册公司。</p></p>
有两个总管在,相关审批比一路绿灯还要快。</p></p>
不到俩小时,除了尚未来得及向省里报备,其余证件全部到位。</p></p>
有了公司,接下来肯定是招兵买马。</p></p>
但‘水泊梁山’属于奇观,必须安排农夫才能建造,招了外界的人,顶多搬砖运料。</p></p>
而搬砖运料这么简单的活,肯定要交给十里营,或者韩垓乡、旧县乡的人,方便解决就业问题。</p></p>
这也是自家搞奇观的原因之一。</p></p>
因此余阳大包大揽,“剩下的就不麻烦二位领导了,我尽快搞定前期工作,争取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咱们举办水泊梁山奠基仪式。”</p></p>
“甚好”x2。</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