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启禀陛下,臣不辱使命,太仓一案,
十万菜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9章 启禀陛下,臣不辱使命,太仓一案,,看完浑身燥热的短篇小说,十万菜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被停职禁足的高、刘、孙三人,也早一步到场。</p>
在栽满了绚烂秋菊,假山流水,亭台楼阁遍布的大宅内,摆了许多桌。</p>
上头是一盘盘绑好的螃蟹,以及一坛坛黄酒。</p>
来人众多,满身罗绮。</p>
只是,本该热闹喜庆的吃蟹赏菊的宴席,气氛却略显压抑与凝重。</p>
“钦差到!”</p>
伴随胥吏一声喊,菊花台内一众宾客纷纷起身。</p>
今日,自喻“正阳先生门下”的宋举人也来了,这会望见赵都安一行到来,忙恭敬行礼。</p>
赵都安微笑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p>
穿过两侧宾客,抵达宴会主厅。</p>
门口,一众官员已列队等候。</p>
“赵大人,郡主,陈御史……宴已备好,就待诸位。”</p>
高廉居于正中,爽朗笑道。</p>
这位气度文雅的布政使,依旧穿着官袍,只是没有戴乌纱帽,黑白间杂的头发,打理的根根分明,用男子乌木发簪固定。</p>
他身旁。</p>
几日不见,明显疲倦苍老了许多的刘按察使,以及黑瘦如铁的孙知府,垂手立于左右。</p>
高廉开口后,众官员才随之行礼。</p>
整齐划一,颇有种文官中的令行禁止的意思了。</p>
“哈哈,诸位大人久等了。快坐,坐下说。”</p>
赵都安似乎心情不错,笑眯眯进入空悬的主位。</p>
只是一行人走过时,能清楚地感应到,两旁的官员眼神中,那几乎不加掩饰的敌视目光。</p>
这视线,令盛装打扮,艳丽优雅如金枝玉叶般尊贵的徐君陵浑身不自在。</p>
好似这宴会厅,乃是龙潭虎穴,这帮官员,要将他们生吞活剥了般一样。</p>
这帮人要搞事……郡主直觉判断出这点。</p>
她扭头,看向赵都安,却见他俊朗的脸孔上,神态松弛自然。</p>
闲庭信步,无外如此。</p>
……</p>
驿馆。</p>
伴随钦差一行赴宴,只留下以袁兴俊为首的,一群借调临封卫所的精锐仍在。</p>
战马有专门的院子喂养,除了轮值的士兵外,其余人被勒令在两个院子中不允卸甲地休憩。</p>
随时可动身出发。</p>
“将军!”</p>
分散在驿馆大院中休憩的士兵们,忽然看到袁兴俊走了进来,忙站起身,本能列队:</p>
“将军可有吩咐?”</p>
披黑色鱼鳞甲,腰佩军中直刀,只执行,少问话的临封副将目光幽冷。</p>
扫过手下一张张脸孔,说道:</p>
“奉钦差之命……分头……即刻动身……捉拿人犯!”</p>
不多时。</p>
驿馆中的胥吏惊愕望见,近二百名骑兵化整为零,五人一队,如洪流般涌出驿馆,朝府城中不同方向奔去。</p>
“哒哒哒……”</p>
铁骑如雷鸣,撼动城头黑云,好似要掀起风雨。</p>
“唏律律……”</p>
袁兴俊骑乘于最雄伟的那匹血统非凡的战马上,左手扯缰绳,右手单臂抱着高高的旗杆,气势雄壮,朝城门迎接而去。</p>
无数百姓惊骇目光中,唯有“临封”旌旗于秋风中猎猎。</p>
而在无人注意到的暗处。</p>
街头巷尾,有外表与贩夫走卒浑然没有半点分别的皇城影卫,悄然城中各个角落起身。</p>
各自分散,汇入分开的各支骑兵队伍,为其带路。</p>
“毕其功于一役。”</p>
袁兴俊扛旗纵马,眺望着不断接近的城门,咀嚼着赵大人说的这句话,眼睛微微发亮。</p>
……</p>
……</p>
菊花台。</p>
螃蟹宴已正式开席。</p>
蒸煮的恰到好处的螃蟹,辅以当地独特风味的蘸料,搭配本地酿造的沾着果香的黄酒,滋味的确与京中不同。</p>
赵都安与城中官员,士绅富户,言笑晏晏,气氛意外的融洽。</p>
这段日子里,因舆论风向的妖魔化,赵阎王在诸多士绅,中低层官员眼中,已是个极可怕的形象。</p>
然而,真正见面,才察觉与传言大为不同。</p>
这位“赵阎王”,竟意外的“亲民”,全然没有传言中那般高冷跋扈。</p>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赵都安只用了一次出场,就大大缓解了沉重士绅阶层,对他本能的恐惧。</p>
见状,临封官场的几位大人物,有些坐不住了。</p>
“赵大人,”</p>
布政使高廉拿起绢布,擦净双手,晶亮锋利的目光,投向坐于主位的某人,认真道:</p>
“下官斗胆,敢问这几日,大人查案进展如何?”</p>
赵都安抬起目光。</p>
宴会厅中也瞬间安静了下来。</p>
“高藩台,有何指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