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天师指路
十万菜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4章 天师指路,看完浑身燥热的短篇小说,十万菜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才的法身,乃是老太师借给我的保命手段,而方才我们传送前,我听到张天师给了我们下一步指示。”</p>
“西南,正阳山。”他字正腔圆,重复了这个地点。</p>
众人一愣。</p>
玉袖诧异道:</p>
“正阳山?又是西南方向……是云浮道境内那一座?正阳学派占据的山头?师尊确定与你说了这个地方?”</p>
“我肯定没听错。”</p>
正阳学派……赵都安对这帮读书人还有印象,当初正阳先生入京找麻烦。</p>
被他文抄了阳明心学,心悦诚服后折返云浮,转化为他的忠实铁粉。</p>
钟判想了想,道:</p>
“师尊既明确有了安排,肯定是计算到了下一步,我们最好遵从。”</p>
说话间,他扭头看了眼拉拽着马车,甩着尾巴,亲昵地凑过来咬他袖子的独角兽,咧嘴一笑:</p>
“师尊连马车都给我们搬过来了。”</p>
玉袖点了点头,又有些发愁:</p>
“不过,正阳山距离这里可不算近,哪怕有师兄你的马车,可日行千里,短时间也到不了。我担心……路上被追上。”</p>
赵都安咬牙起身,眼神如孤狼般狠厉:</p>
“不跑肯定会被追上,跑了起码还有还有一线生机。”</p>
他忽然摊开手,咧嘴一笑:</p>
“而且,我们还有这个。”</p>
他的掌心,赫然是一枚色泽火红的榕树叶。</p>
这是那锦囊打开后,从中掉落下来的,被张衍一送到了他的掌心。</p>
钟判眼睛一亮:</p>
“这是榕树的叶子,相当于一道符箓,我认得,是传送符,你们看,叶子上有一个‘行’字,师尊果然安排妥当。</p>
有了这个,我们在路上哪怕被追上,也有逃生的机会。</p>
不过……这一枚叶子,能使用的次数很有限,最多两次,只怕就会废掉。”</p>
两次从神明手下逃离的机会吗?</p>
众人又喜又忧。</p>
被一个神明追杀……两次机会,够用吗?</p>
所有人心头都没底。</p>
但时间不等人,他们毫不怀疑,徐敬瑭会很快追过来,一行人当即互相搀扶,钻上马车,准备逃离。</p>
“等等……”</p>
赵都安突然迟疑起来。</p>
他想到了自己逃掉的后续……无论是县城内,已经站队的淮王府,还是守着两生门的霁月,再加上在镜川邑外,前线正朝这边逼近的袁锋、赵师雄等人。</p>
一旦赵都安突然消失,只怕会造成不可预料的乱子。</p>
“大人,我留下吧。”</p>
忽然,浪十八似看透了他的顾虑,这位武夫认真道:</p>
“我步行离开,返回县城,将这边的消息带回去。”</p>
赵都安看着他,认真道:“你想好了?”</p>
脱离队伍,独自返回县城报信,这是个风险极大的事。</p>
浪十八洒然一笑,道:</p>
“徐敬瑭要追杀的是大人您,是天师府几位神官,但唯独不会是我这个不起眼的武人。我独自离开,反而安全。”</p>
赵都安却知道,话不是这样说的。</p>
固然跟随赵都安可能被追上,但留下就安全么?</p>
若被徐敬瑭撞上,必死无疑,哪怕安然返回县城,可要知道,城内还有大批云浮叛军,还有白衣门的尸幽帘……</p>
被诅咒状态的浪十八已没有世间修为,身处镜川邑,随时可能遇到危险。</p>
甚至,危险比赵都安都更大。</p>
“大人,总得有人留下。”浪十八笑道。</p>
沉默片刻,赵都安用力点头,将他拽过来,低声叮嘱他回城后,带回去的口信。</p>
想了想,他又拿出银色卷轴,抖落出一根长棍。</p>
无畏棍</p>
这是僧人梵龙的兵器,只要持握此棍,可以抵抗诅咒,恐惧等负面效果。</p>
赵都安自己尝试了下,不出预料,发现无畏棍的确提升了他少许修为,但无法解除诅咒。</p>
不意外。</p>
这可是神明降下的诅咒,一件法器如何能抗衡?</p>
“这个你拿着,虽然用处不太大,但应该能削弱一点你身上的诅咒。”赵都安将无畏棍给了浪十八。</p>
后者没有矫情,欣然收下。</p>
而后深深看了赵都安一眼,抿了抿嘴唇,再没说话,扭头背着长棍,手持弯刀,借助月亮方位,朝着估摸中的北方奔去。</p>
赵都安深吸口气,闭上眼睛,将身体缩回车厢,放下车帘,低声道:</p>
“走吧。”</p>
钟判抖动缰绳,独角兽嘶鸣一声,甩动马尾,拖拽着漆黑的马车,进入虚幻状态,风驰电掣,朝着正阳山狂奔。</p>
车厢内,一片沉默,没人说话,所有人心头都涌动着不安,知道一旦撑不过去,一伙人都要横死。</p>
赵都安靠坐在车厢内,感受着蜷缩在胸口,没精打采的金简,以及身侧与自己紧紧挨着,能感受到彼此沉重呼吸的玉袖身体的分量。</p>
他于黑暗中,陷入沉思:</p>
老张为什么要他逃去正阳山?</p>
这老登到底布置了什么?</p>
……</p>
京城。</p>
在丧神降临,与张衍一的法身抗衡后不久。</p>
远在皇宫内的徐贞观就隐约感应到了遥远之地,天人境力量产生的波动。</p>
只是因距离更远了,她的感知远不如上次赵都安灭火来的清晰。</p>
“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朕的错觉?”</p>
女帝一身常服,站在灯火通明的养心殿内,眺望黑夜,凤眸中满是疑惑。</p>
迟疑片刻,女帝身影化作金光,消失在宫中。</p>
一转眼,徐贞观凭空出现在了天师府深处,那座独门独院,栽种一株来历神秘的大榕树的小院中。</p>
院子空空荡荡,大榕树仿佛沉眠了。</p>
“吱呀。”</p>
忽然院内的房间门打开了,身材矮胖,穿皱巴巴神官袍的公输天元走出来,恭敬地拱手:</p>
“见过陛下。”</p>
徐贞观颦眉:“天师何在?”</p>
公输天元老实道:</p>
“师尊不在府内,说陛下若来见,便告知一切安心,静待即可。”</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