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石膏量变转气分,金梅瓶肉交高潮部分描写,短耳的兔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03章 石膏量变转气分

杭城的盛夏像个巨大的蒸笼,仁济堂儿科诊室的吊扇吱呀作响,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灼热。苏怀瑾刚给前一个患儿开完健脾消积的药方,就见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冲进来,孩子滚烫的额头贴着退热贴,小脸红得像熟透的番茄。

“苏医生,求求您看看我女儿!”母亲声音带着哭腔,“高热五天了,西医说细菌感染,抗生素用了三天,体温就是不降!”怀里的三岁女孩软绵绵地瘫在母亲臂弯里,睫毛上挂着泪珠,小嘴微微张开,呼吸又急又粗。

苏怀瑾迅速搭脉,指下脉洪大而芤,如同潮水般汹涌却中空,再看舌苔,黄燥得像晒干的橘子皮,舌尖红得发亮。“面赤气粗,壮热烦渴,典型的气分大热证。”她想起《黄帝内经》里“热者寒之”的教诲,目光落在桌上的《温病条辨》上——石膏的用量,成了破局的关键。

急诊血常规显示cRp高达120mg\/L,提示严重感染。“白虎汤主气分热,石膏用量是核心。”她喃喃自语,“30g清气分热,60g透热转气,但患儿高热虽盛,尚未出现斑疹,舌未绛,病仍在气分,可血常规又显示感染严重……”指尖在病历上敲出轻响,最终提笔写下:石膏60g(先煎30分钟)、知母15g、粳米30g,加金银花20g透热解毒。

“这么大剂量石膏,会不会太凉了?”母亲盯着处方单,眼里满是担忧,“孩子才三岁,脾胃受得了吗?”苏怀瑾温和解释:“放心,石膏性辛甘大寒,但入气分而不伤胃,粳米和甘草能护胃气。就像夏天喝冰镇绿豆汤,既能清热又不伤脾。”她转向实习生小张,“去煎药室盯着,石膏必须打碎先煎,让硫酸钙充分溶解。”

煎药室里,石膏块在砂锅里咕嘟作响,渐渐溶成乳白色混悬液。苏怀瑾特意留取样本,委托医院中药实验室检测。显微镜下,30g组硫酸钙浓度0.8mmol\/L,60g组升至1.5mmol\/L,与退热效果呈正相关。“古人用石膏,靠的是‘药达病所’,现在我们有光谱分析,更要精准。”她指着检测报告对小张说,“就像打仗,兵力不足打不赢,过多又伤百姓,剂量就是中医的‘调兵遣将’。”

第一剂药喂下两小时,患儿体温降至39.2c,虽未大降,但呼吸明显平稳。第二剂后,小脸上的潮红退了些,能伸手要水喝。母亲终于露出笑容:“苏医生,孩子说嗓子没那么疼了。”苏怀瑾再次诊脉,洪大脉势稍减,舌苔黄燥依旧,但舌尖红减轻——热邪开始松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妙龄女被老汉压身小说全文阅读

情丝入你心

快穿靠男人精子续命的小说

狂枭

女主名器紧致特殊体质的重生小说

雾松袅袅

秦雨和老王在仓库连接的背景故事

香影

爸爸叫我畲妈妈小新

卿鸿

小雪与义父的第一次相遇小说

通臂火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