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蜜蜡航线
美丽雅阁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蜜蜡航线,一个B三个男人换着干,美丽雅阁210,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明过后,荒鬼村的井台来了一队身着羽衣的南洋使者。他们捧着镶满珍珠的蜜蜡瓶,瓶中装着的不是宝物,而是混着咸腥味的海水——那是从万里之外的“曼陀罗岛”带来的。使者首领指着瓶中漂浮的花瓣:“此花与贵村的曼陀罗一模一样,只是长在海底。”
牛吃货凑近闻了闻,海水里竟混着牛肉干的辣味:“莫不是有人在海底腌肉?”李秀才翻开《岛夷志略》,发现书中记载的“鬼哭滩”竟与使者描述的曼陀罗岛方位吻合,滩名由来是“夜闻铜铃哭号,实为洋流撞铃之声”。苏老鬼的金蟾跳上蜜蜡瓶,三趾轻点水面,竟在瓶壁映出海底井状遗迹的轮廓。
“是井灵信路的延伸!”有格惊呼,“海水下的暗河或许连通着世界各地的井。”众人顺着使者带来的海图,在荒鬼村井台点燃特殊的曼陀罗香——此香遇水即燃,烟雾能顺着地下水脉传递信号。三日后,井底突然涌出大量气泡,气泡里裹着的不是泥沙,而是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
“这是苏美尔人的治水契约!”李秀才戴上放大镜,泥板上的芦苇笔痕竟与荒鬼村的井壁刻字有相似的螺旋纹。牛吃货趁机推出“海底辣蜜”,将牛肉干磨成粉混入鲸蜡,制成能在水下传递气味的信茧。阿菊则用珍珠贝改良蜂箱,酿出的“海韵蜜”带着潮汐的咸甜。
夏至,首支“蜜蜡船队”从泉州港出发。牛吃货在船头挂满铜铃,每个铃里都装着辣味信茧:“要是遇到海盗,就摇铃撒蜜!”船队抵达曼陀罗岛时,原住民划着独木舟迎来,他们的鼻环上挂着的不是贝壳,而是用曼陀罗花瓣雕成的铃铛。酋长献上的“海井祭典”中,祭司竟用海螺吹出了荒鬼村的童谣。
更惊人的发现是在海底:一座用珊瑚砌成的井状建筑里,沉睡着千年未腐的“海井灵”——那是位身着汉服的女子,怀中抱着的不是宝物,而是罐早已石化的牛肉干。她的衣饰纹样与荒鬼村的“山鬼”壁画完全一致,发间插着的铜铃刻着“洪武二十五年”字样。
“她是郑和船队的随船医师!”李秀才从女子腰间的药囊中发现了《海上本草》残页,里面记载着用曼陀罗花防止晕船的秘方。牛吃货摸着石化肉干感慨:“原来咱们的祖宗早就把肉干卖到海里去了。”原住民突然指着女子后颈,那里竟有与有格相同的曼陀罗胎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