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论,唐军不仅仅有两万骑突袭九曲,还有一万多步兵携带大型攻城器械入内,这摆明了是为吞并我疆土。现黄河西面的树敦城已经失守,如果黄河东面的宛秀城、洪济城、大莫门城、百谷城被拿下。我们将很难再夺回九曲。回援九曲,是必然的事情,请大论决断。”</p>
一名属吏向没庐穷桑倭儿芒说道。</p>
“我担心唐军将铁甲大盾挡在洪济桥东面。那样我们就无法渡过黄河了。”</p>
没庐穷桑倭儿芒很害怕这一点。</p>
他此时有点后悔将九曲大部分骑兵调走,使九曲缺乏骑兵。</p>
“就算是乘坐羊皮筏,也要渡过黄河支援,我们等不到黄河结冰……”</p>
属吏还有一句悲观的话没说。</p>
那就是即将失去九曲,也要将洪济桥毁掉。</p>
以免唐军通过洪济桥,随时出击青海。</p>
“那就先将树敦城重新夺回来。”</p>
“派遣两万步兵,奔袭至洪济桥。同时,准备好羊皮筏、牛皮筏,用这些渡过黄河。”</p>
没庐穷桑倭儿芒咬着牙下达命令。</p>
“遵命!”</p>
几名吐蕃将领立刻去调兵遣将。</p>
“又失去两万精锐,我们还能拿下鸡心谷吗?”</p>
没庐穷桑倭儿芒不禁发出怀疑。</p>
他手下现在包括通颊、苏毗、吐谷浑、党项等部,只有不到五万人。</p>
其中,一万多的党项、吐谷浑,战斗力弱小。</p>
通颊和苏毗,士气也不高昂。</p>
没庐穷桑倭儿芒陷入自我怀疑中。</p>
他总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自唐军进攻赤岭诸戍堡开始,他们一直被唐军牵着鼻子走。</p>
不知不觉,没庐穷桑倭儿芒更老了,他一个六旬老人,几天几夜几乎没睡觉。</p>
心系战斗,一直不下。</p>
他看着阵前不断倒下的勇士,尸骨如山,惨绝人寰。</p>
看着远处天空中的狼烟,似乎颜色已经改变。</p>
看着唐军的营垒密集,喊声震天,鼓角激烈,没有一点乱掉的迹象。</p>
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像是上苍在发怒一样……</p>
一片晶莹的雪花飘飘摇摇,落在没庐穷桑倭儿芒苍老没脸庞上。</p>
冰凉的触感,让没庐穷桑倭儿芒身体一颤。</p>
他幡然醒悟,知道不能在鸡心谷战斗下去,立刻下达军令:“停止战斗!”</p>
抽调两万吐蕃步兵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已经明白,必定拿不下鸡心谷。</p>
既然如此,何必白白浪费士兵的性命呢?</p>
“呜呜……”</p>
悲凉的撤兵号角响起来。</p>
吐蕃士兵听到撤退的号角后,离开与唐军的枪矛对攻中。</p>
唐军趁着吐蕃士兵撤退的阵形骚乱,强弩兵射出弩箭,让上百名吐蕃士兵没有撤出去。</p>
“大论,铁刃城何如?”</p>
一名叫尚多热尔的吐蕃大将看到停止的号角后,奔到没庐穷桑倭儿芒面前询问。</p>
他们需要不断地向唐军施加压力,才有可能攻破鸡心谷。</p>
一旦给李瑄整军的机会,之前的努力会付诸东流。</p>
“铁刃城很重要。但我们在土蛇年失去铁刃城的十余年来,不一样渡过难关。但九曲不容有失。我们需要集中力量,保卫九曲。”</p>
没庐穷桑倭儿芒向诸将和尚多热尔解释道。</p>
他怕进攻到底后,不仅石堡城失去,他们这五万士兵,也会折损在攻坚战中。</p>
唐军准备的太充分了。</p>
“如果我们退出,唐军说不定会反守为攻!”</p>
尚多热尔想着唐军会从东山口冲入青海。</p>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布下防御,与唐军在鸡心谷对峙。我们再调遣一万人去九曲。四万人足以守卫赤岭!”</p>
没庐穷桑倭儿芒不担心这点。</p>
他巴不得唐军主动进攻他们,因为那样唐军会流更多的血。</p>
“我们遵从大论的吩咐……”</p>
尚多热尔也清楚事情的重要性。</p>
没庐穷桑倭儿芒自土龙年(开元十六年)代替韦达扎恭禄为大论,已有近二十年,堪比“大唐李林甫”。</p>
其他大论换了又换,只有他屹立不倒。</p>
这当然不是没庐穷桑倭儿芒专权独断,而是他在吐蕃上至尚族,下至百姓,有极高的声望。</p>
同是尚族的大论,都要称呼他为“大论炯桑”。</p>
在他决定这件事后,其他将军便不再反驳,专心执行命令。</p>
总共三万士兵,被调派至九曲。</p>
其他的部族,退后数里,在一处只有两里多的山口,驻扎防御。</p>
同时,没庐穷桑倭儿芒向尺带珠丹上奏书,希望能继续征调青壮,特别是骑兵,前来九曲、青海支援。</p>
南诏、剑南、小勃律、天竺等地,可以适当抽一些兵力。</p>
他还表明此刻的危机情况。</p>
李瑄和其他唐将不一样,这三路并进的手段,明显是为吞并九曲、青海而来。</p>
如果不想失去,他们必须有足够的兵力。</p>
在奏书上,没庐穷桑倭儿芒保证会为吐蕃争取一次胜利,以激励士气。</p>
将唐军驱赶出九曲,就是没庐穷桑倭儿芒眼中的胜利。</p>
所以,没庐穷桑倭儿芒又传令论悉颊藏,希望其利用白兰羌和吐谷浑部,以守为主。</p>
等待援军的到来!</p>
……</p>
“吐蕃不仅放弃进攻,还在向后撤退。”</p>
唐军也意外吐蕃突然停止进攻,高秀岩觉得他们还有许多余力。</p>
“是李帅成功吸引吐蕃,对面的吐蕃主帅,觉得无希望攻破我们,所以不得不退兵。让他们放弃石堡城,也是为难他们了!”</p>
刘单缓缓说道,也只有这一個答案。</p>
当吐蕃觉得无法攻破大唐的阵形后,撤退也是必然。</p>
两害相权取其轻!</p>
吐蕃要舍弃石堡城,保住九曲。</p>
“刘判官,我们要不要乘胜追击?”</p>
高秀岩向刘单问道。</p>
“没有必要。吐蕃不一定会退出赤岭东山口,他们若在前方布置。我们也难以攻下。”</p>
刘单摇了摇头。</p>
他们也不能退出,他们要守着,让吐蕃不知道石堡城的情况。</p>
“河西、陇右诸军的骑兵现正在鸡心谷当成步兵使用,我军可以调集一万骑兵,退出东山口,从积石军渡口渡过黄河,入九曲支援李帅。”</p>
河西掌书记段秀实向安思顺、高秀岩、刘单等建议道。</p>
既然吐蕃退出,已无心恋战。</p>
他们就算调走一万骑兵,依然可以守住。</p>
而一万骑兵,能在九曲发挥关键作用。</p>
吐蕃不再参加鸡心谷战役,明显准备抽调大量步兵,到九曲支援。</p>
“嗯!我同意……”</p>
“同意……”</p>
安思顺和高秀岩等人被李瑄授予军权,商议过后纷纷同意。</p>
由荔非元礼和荔非守瑜兄弟,在夜晚的时候率领一万骑离开鸡心谷,到积石军渡口……</p>
最多三天时间,他们就能到达九曲之地。</p>
……</p>
没庐穷桑倭儿芒沉定过后,急于探查大唐境内的情况,不得不派遣一批士兵,从东北山口、西山口、以及曾经建立戍堡的崎岖小道,进入大唐,探查消息。</p>
唐军在红岩堡、鹰山堡等戍堡和诸山道埋伏的一万士兵发挥作用。</p>
一番伏击,吐蕃死伤上千人,也没能通过赤岭。</p>
没庐穷桑倭儿芒得知唐军在诸道还有埋伏,特别是东北山口和西山口,都有数千名唐军后,心里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p>
之前没有支援红岩堡和鹰山堡,再次去进攻,已是不可能的事情。</p>
但值此时刻,没庐穷桑倭儿芒必须坚定不移地去救援九曲。</p>
为防止青海出事,他让青海那边的五万骑兵、两万步兵,互为犄角。</p>
以拖住李瑄为主。</p>
青海安稳,九曲那边才可以全力以赴。</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