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授上柱国,封楚国公,兼河西 陇右,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时,李隆基让李林甫、裴宽拟订对河陇将士的奖赏、提拔。</p>

至于李瑄的封赏,由李隆基亲自决定。</p>

元正大宴上,李隆基爱屋及乌,将李适之邀请到榻前,一连饮酒六杯。</p>

还特意问李适之的其他儿子现在都在干什么?</p>

得知李适之其他儿子的官职后,他当即提拔四兄李季卿为宗正少卿,大兄李霅为礼部侍郎,三兄李琦为京兆少尹。</p>

甚至在殿前为羽林郎的李琅,都被李隆基赐予一个五品的散官,用以标榜身份。</p>

别的名将立功,都是儿子萌荫受封。如不久前王忠嗣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五品官。</p>

而李瑄让自己的兄弟富贵,这件事情传出去,必定成为美谈。</p>

李适之也唏嘘不已,连忙代替儿子们谢恩。</p>

……</p>

下方,李林甫和安禄山两人坐在一起,推杯换盏。</p>

安禄山露出憨厚的笑容,恭恭敬敬地向李林甫敬酒。</p>

每喝一杯酒,还摇头晃脑的。</p>

“上面那个人当宰相的时候不如我,现在回家养老却在我之上了,这是何为?”</p>

李林甫看了一眼大殿的最上方,缓缓地说道。</p>

上方只有李隆基、杨玉环、李适之。</p>

他说得是谁,不言自明。</p>

“胡人愚钝,右相的意思我不明白。”</p>

安禄山装作不知,大眼睛看着李林甫,似乎是让李林甫说详细一点。</p>

他几天前刚赶回来,作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干儿子,过年时自然要讨好一番,以尽孝心。</p>

他知道李瑄与李林甫的争斗,但李瑄势大,更得圣人宠爱,这个时候他不愿与李瑄作对。</p>

他刚听说李瑄大破吐蕃,收复九曲的事情,暗叹李瑄太厉害了。</p>

他麾下的燕云铁骑不知与李瑄的兵马对比如何?</p>

反正李瑄的战绩,他无法达到。</p>

“你觉得是宋国公尊贵,还是我更尊贵。”李林甫不管安禄山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又对他问一句。</p>

“右相是百官之首,当然是您更尊贵了。”</p>

安禄山脱口而出。</p>

“呵呵……”</p>

李林甫只是笑一声。</p>

他被李瑄几棒子打得,现在都没反应过来,权势远远不如开元后期。</p>

之前眼看就要重新兼任吏部尚书,李瑄又整他一番,让他兼任吏部尚书遥遥无期。</p>

“唉!今年秋天我请王忠嗣派兵帮助我修建雄武城,防止契丹、奚再造反,可他率领太原的兵马到我那里走一圈后,竟然向圣人诬告我谋反。我肚子里装着赤诚的忠心,怎么可能谋反呢!还好圣人明鉴,没有信王忠嗣的鬼话。”</p>

突然间,安禄山貌似很生气地向李林甫说道。</p>

大家都是圣人的干儿子,却被王忠嗣告一状。</p>

当时他收到消息后都炸毛了,还好他和监军关系不错,河北的采访处置使也说他没有造反。</p>

实际上,安禄山让王忠嗣派人筑雄武城,确实憋着坏心眼。</p>

他想趁机在城筑好的时候,将王忠嗣派来的士兵截留,为范阳、平卢所用。</p>

正常情况下,王忠嗣派遣士兵去就行。</p>

但王忠嗣觉得不对劲,因为范阳、平卢那么多兵马,还需要从河东调兵去筑城吗?</p>

所以王忠嗣亲自带人到安禄山的地盘。</p>

但是没有见到安禄山,却见到安禄山麾下军城储存有大量的攻城器械。</p>

这还得了?</p>

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对付的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有城可攻。</p>

安禄山储存攻城器械干嘛?</p>

再加上安禄山地盘有许多昭武九姓栗特人,让王忠嗣觉得安禄山有谋反的嫌疑,就上奏安禄山谋反。</p>

李隆基想到安禄山“纯朴野人”的形象,一点都不信安禄山谋反,觉得王忠嗣多虑了。</p>

为保险起见,李隆基让监军和河北采访使回信。</p>

监军说安禄山安边卫民,采访使张利贞说安禄山公正无私。</p>

李隆基又召见两位宰相。</p>

李林甫自然不会说安禄山坏话,更何况他早就看王忠嗣不顺眼了。</p>

裴宽又因安禄山接替他而离职,觉得范阳军没问题。</p>

这让李隆基打消顾虑,下诏王忠嗣好好守土安疆,这样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要再揣测了。</p>

王忠嗣明知安禄山有造反的动机,却无能为力。</p>

由此,安禄山对王忠嗣恨之入骨。</p>

这是他成大事的绊脚石之一,必须想办法除去。</p>

“安将军,某些人贼喊说贼也不一定呢!”</p>

听到安禄山的话后,李林甫眼睛微眯。</p>

他觉得可以利用一下安禄山对王忠嗣的仇恨。</p>

“我赞成右相的话,他一定貌忠似奸。如果需要,我支持右相做任何事情。”</p>

安禄山看周围没人,凑到李林甫面前说话。</p>

李林甫也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p>

有安禄山支持,搬倒王忠嗣就更容易了。</p>

由于王忠嗣一直在太原,他已经物色好一个在太原干过的官吏,准备去弹劾王忠嗣。</p>

现在只需要等,或者制造一个机会。</p>

李林甫怕王忠嗣入相,更是准备借打击王忠嗣,再次牵连李亨。</p>

一箭双雕的计策!</p>

至于王忠嗣弄倒后,朔方、河东谁来兼任,他不管。</p>

总不可能是已经兼任两镇节度使的李瑄……</p>

……</p>

一场元正大宴,在欢快的气氛下结束。</p>

纸醉金迷,歌舞升平。</p>

还有看不见的刀光剑影。</p>

没过几天,李隆基收到尺带珠丹的国书。</p>

国书的内容让李隆基看后笑得合不拢嘴,数十年的对手,相爱相杀的妹夫,第一次口头承认为大唐的附属。</p>

这一瞬间,让李隆基非常爽快。</p>

再看李瑄的奏折后,李隆基明白这是尺带珠丹忍辱负重的缓兵之计,为拖延唐军进攻青海的步伐。</p>

现在唐军步步紧逼,控制洪济桥随时入青海,吐蕃想以此换取和平,通过上贡,来获得休养生息的时机。</p>

即便如此,李隆基也很高兴。</p>

他提出一个无礼的要求,求和可以,但尺带珠丹要亲自来长安拜见大唐天子,商议每年的上贡物品。</p>

李隆基知道,以尺带珠丹的自负,断然不可能来到长安。</p>

连吐蕃的松赞干布,都从未来过长安,倒是吐蕃的大相来过几次。</p>

他也害怕一来长安,就无法再回去了。</p>

可以说,当李隆基的诏书传到吐蕃后,是一纸宣战书。</p>

吐蕃要么舍弃青海,要么全力备战。</p>

在第二日的朝会上,竟然有大臣同意尺带珠丹请为藩属的,李隆基大怒,直接以赤岭会盟为例子,痛斥这些大臣一顿,差点就把这些大臣以“阻碍边功”为由免职。</p>

紧接着,对陇右诸军的绢、钱封赏也出来了,从洛阳、长安的府库出钱三十万贯,绢十万匹,作为朝廷的赏赐。</p>

任南霁云为左武卫大将军,任车神塞为左领军卫大将军。</p>

高秀岩为陇右节度营田支度副使,安思顺为河西节度营田支度副使。</p>

哥舒翰为九曲郡太守,慕容曦皓为洮阳郡太守兼河陇押蕃副使。</p>

封白兰羌王为忠义王。</p>

其他对将领、僚属的封赏,兵部和政事堂同意李瑄的举荐。</p>

李瑄有理有据,李林甫都不敢反驳,怕李瑄闹到李隆基那里去。</p>

兵部尚书皇甫惟明更是直接签字。</p>

接下来就是关于对李瑄的封赏,大臣们都看着李隆基。</p>

“李将军收复九曲,大破吐蕃,一雪国家的耻辱,当为忠臣英雄……”</p>

“赏李将军绢三千匹,金五百,银两千,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漆器一百件,教坊歌舞美女十名。”</p>

“今免去李将军左龙武大将军,迁右羽林大将军,兼任河西、陇右采访大使,授上柱国,封楚国公,实封加三百户。其他职事官、使职、散官品秩不变。”</p>

李隆基话音落,一石激起千层浪。</p>

大臣们面面相觑,终于还是封公爵了。</p>

父子同为公爵,从古至今,没有同时出现过。</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