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

“赞普,趁此时机,我们将大非川上的七万多附属诸部骑兵调回来。”</p>

吐谷浑小王向尺带珠丹建议道。</p>

那里有他麾下的兵马。</p>

现在吐蕃失去青海已是定局,纵无家可归,也要先保住自己的兵马。</p>

“禀赞普,此举不妥!唐军诸军将骑兵抽调出来,就是防止我军从大非岭撤走。凭栅栏和工事防御,大非岭固若金汤;若从大非岭撤下,距离我们虽然只有十几里远,但唐军一个甲骑冲锋,就能将附属诸部击溃。”</p>

末结桑东则布向尺带珠丹禀告道。</p>

他担心唐军会借此,继续扩大战斗,不给吐蕃丝毫机会。</p>

“赞普,我们该趁机撤出大非川。以大非岭的士兵再度吸引唐骑注意力,此时要壮士断腕!”</p>

吐蕃政务大臣那囊仲巴杰向尺带珠丹说道。</p>

他是吐蕃王后那囊芒莫杰西登的哥哥,是为吐蕃中贡论,深受尺带珠丹的信任,那囊氏以其为首,并且在吐蕃影响很大。</p>

同时,他也是吐蕃逻些天马禁军千户所的千户长。</p>

如果现在不撤退,以后想要再退,就会损失得更多。那囊仲巴杰认为此时必须当机立断。</p>

末结桑东则布没有反驳,当前确实该如此。</p>

象雄王、通颊王等诸部王虽脸色难看,但为自己的小命,不得不让族人成为诱饵。</p>

一时间,包括尺带珠丹在内的大臣、诸部王,都将目光看向没庐穷桑倭儿芒。</p>

此时他已经坐在席上,心神萎靡到极点。</p>

本就身体不好,又感染风寒未愈。</p>

一名感染风寒的白发老人在数丈高的观战台上站了一天,天气极寒,北风一直在吹。</p>

如果不倒下,那才奇怪呢!</p>

没庐穷桑倭儿芒于土龙年替代悉诺逻恭禄为吐蕃大论。</p>

紧接着土龙年、土蛇年、金马年、金牛年、水猴年、水鸡年、木猪年、水羊年、木猴年等,都替代赞普召来会盟,近二十年的宰相生涯,可谓权势滔天。</p>

他制定诸多军、政、民的法令,在吐蕃的威望无人能及,哪怕之前的悉诺逻恭禄都远远无法相比。</p>

今年是尺带珠丹在位的。</p>

那些跟随李瑄战斗的士兵,目睹李瑄斩将拔旗,更是不能自己。</p>

特别是裴璎,经过铁与血的洗礼,他也认清自己。</p>

对他来说十分难对付的吐蕃猛将,李帅只需一击斩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p>

在战场上,神策卫只需护卫在李瑄的两翼,正面与李瑄相抗衡的敌人,都不过李瑄一合之敌。</p>

河西诸胡、洮阳吐谷浑士兵、白兰羌部,将李瑄奉若神明。</p>

李瑄不仅是战神,而且大公无私,赏罚分明。</p>

敬畏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这一代传到下一代,哪怕有一天李瑄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也不敢领兵相对。</p>

“李帅,吐蕃竟然未趁机逃跑。如此他们必败无疑。”</p>

本以为吐蕃会趁此时机撤军,但吐蕃还是以防御姿态,驻守大营。</p>

唐军在旁边的山峰上有岗哨,吐蕃的营寨一览无遗。</p>

只要吐蕃营寨有变化,立刻会发出讯号。</p>

由于吐蕃人马的数量太多,哪怕是夜间,也难以隐瞒唐军。</p>

“吐蕃本只需要断两条手臂,但他们却幻想着只断一臂。恰恰是此原因,他们将丢掉整个头颅。所以,人在得与失之间,一定要果断!”</p>

李瑄缓缓说道。</p>

不论如何,吐蕃兵力越来越少是事实。</p>

“属下猜测吐蕃想在大风大雪来临之前,以风雪阻隔我军。但他们未料到再过一些时日,王将军和南将军会克服困难,到达大非川。”</p>

岑参向李瑄拱手,说出自己的猜测。</p>

其他僚属皆点头,认为岑参说得对。</p>

吐蕃出生在雪域高原,到现在他们都不撤退,也只有这个原因了。</p>

“估计十天内王将军和南将军就能到达乌海城。吐蕃的时间不多。如果这期间有大风雪,算是苍天眷顾他们。”</p>

李瑄抬头看向夜空。</p>

又是一个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晚,但成千上万的篝火为士兵们带来温暖。</p>

李瑄不得不承认,吐蕃更擅长高原风雪。</p>

吐蕃人生长在高海拔的地域,天生就是坚韧的武士。</p>

这个时代的雪域高原比以往温暖湿润,更适合农业和畜牧业。</p>

但雪域高原就是雪域高原,绝不会因为天气变暖,而停止风雪降临。</p>

吐蕃熟悉山川道路,唐军追击时很不容易。</p>

翌日,上午。</p>

“启禀李帅,昨日大战,我军共斩敌步、骑三万三千余人,俘敌一万七千三百余人。吐蕃的甲骑具装,几乎全军覆没。”</p>

“获得吐蕃完好的战马三万余匹。铁甲、兵器、弓箭数以万计……”</p>

高适统计完斩获后,向李瑄禀告道。</p>

然后又伤心地向李瑄汇报:“我四镇边军阵亡三千七百人,伤病三千一百人。白兰羌、洮阳吐谷浑、河西诸胡骑阵亡三千二百人,伤病两千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白兰羌的伤亡。”</p>

正面冲锋,哪怕李瑄连斩十八猛将,以摧拉枯朽之势获得胜利,也产生较大伤亡,吐蕃骑兵最后突围的时候,也是不要命的。</p>

但作为奠定胜利的一战,李瑄忍痛接受。</p>

连他的亲卫,身披内外甲,都阵亡三十多人,伤二十多人。</p>

“将将士们的尸体收拢,登记其姓名、家乡。让后勤队伍运回河湟安葬,刘判官主持葬礼。那些白兰羌、河西胡骑、洮阳吐谷浑的兵马,也一并带到河湟安葬。”</p>

“战功要仔细统计,核准!不得遗漏,不得谎报,违者军法从事。”</p>

“俘虏为全军共分的军功,人人有份!”</p>

李瑄用低沉的语气,向高适吩咐。</p>

在乱战之中,战功统计是比较困难的。</p>

除了被射死的吐蕃士兵。</p>

一个士兵斩杀几人,心里是有数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