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军为圣人守军,不在节度使之下……”</p>
边令诚只是尖细地说了一声后,就扭身离开宴会。</p>
李瑄毕竟是罢相被贬的人,竟然一见面就压他,这使边令诚非常生气。</p>
他可不怕李瑄。</p>
因为杨国忠已经向他传信,如果能找到李瑄犯罪和不臣的证据,不仅会在圣人面前为他美言,而且还会赏金万两。</p>
杨国忠在搞安禄山的时候,没忘记李瑄这柄头上利剑。</p>
他最害怕的事情是李瑄回长安,再度拜相。</p>
“李帅息怒,没必要和他这种人计较。”</p>
封常清向李瑄说道。</p>
言下之意,是边令诚是圣人的耳目。尽量不要得罪!</p>
“中军或许是累了,来……喝酒!”</p>
李瑄突然笑了一声,举杯说道。</p>
仿佛没事人一样!</p>
他觉得边令诚的态度不对劲,这种人不能留在他身边,过段时间就宰了他。</p>
酒宴上推杯换盏,李瑄介绍岑参、刘单、颜真卿、颜杲卿给他们认识。</p>
颜真卿和岑参,为安西经略大使判官。</p>
颜杲卿和刘单,为北庭经略大使的判官。</p>
过段时间,颜杲卿和刘单就会到庭州赴任。</p>
而李瑄一一认识在龟兹的将领,安西节度使属吏,都护府官吏,龟兹的官吏。</p>
他礼贤下士,言语平和,只要向他行礼,都会回礼敬酒。</p>
他的礼节和豪爽,让将领和僚属们敬重。</p>
一场宴会,直到黄昏才罢。</p>
李瑄的住所,就在安西都护府中。</p>
这里有许多庭院,以后家眷也安排在这里。</p>
高仙芝的家眷也于一个月前,离开安西,前往长安。</p>
翌日,李瑄到达公堂上,正式处理安西军政之事,他召封常清,了解河中十六国和昭武九国的情况。</p>
大唐在安西有编制的士卒为两万四千人。</p>
大唐的安西四镇,一直在变幻。</p>
根据战略需求,有时候是龟兹、焉耆、于阗、疏勒。</p>
有时候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p>
到开元年间,安西四镇变为龟兹、于阗、碎叶、焉耆。</p>
其中碎叶城是大唐直属的重镇,不是国家。</p>
其他都是西域古国。</p>
龟兹镇守使有兵马五千人,驻扎在龟兹城外。</p>
于阗镇守使有兵马三千人,驻扎在于阗城。</p>
焉耆镇守使有兵马四千人,驻扎在焉耆城。</p>
碎叶镇守使有兵马五千人,驻扎在碎叶城。</p>
其余疏勒城、拔换城、大石城、贺猎城等驻扎兵马各有五百左右,总计四千人。</p>
而靠近葱岭的地区、热海(今伊塞克湖)等有诸多戍堡、守捉,零零星星兵马有三千人。</p>
这些是安西的正式兵力。</p>
而且安西的战马非常多。哪怕步兵也骑有战马。</p>
天山东部盆地水草丰茂,无边无际,适合放牧。</p>
而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广大区域,一直到五河流域,河流纵横,使这个时代的国家牧场众多,足够供应安西军的马匹。</p>
安西的兵马,看似最多调动两万,但大唐在安西都护府有号召力,可以号召龟兹、于阗等国出兵,使大唐在短时间内,能凑齐五万兵马。</p>
现在李瑄还掌控北庭军。</p>
北庭的本部瀚海军一万两千人,驻扎在庭州城内。</p>
天山军有五千人,驻扎在西州城内。</p>
伊吾军有三千人,驻扎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p>
另外北庭都护府境外还有较为强大的葛逻禄。</p>
而且经过夫蒙灵察、高仙芝的强力镇压,伊犁河流域的突骑施也被收服。</p>
再加上即将到达的安西经略军、长城军,李瑄能动用的兵马过十万。</p>
“封判官,最近西面怎么样了?”</p>
李瑄请封常清入座以后,向他询问道。</p>
“河中诸国最少有一半已经改旗易帜向大食,据可靠情报,他们在组建联军,呼应大食的兵马!”</p>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心中叹息。</p>
他不得不承认,高仙芝走了一步错旗。</p>
屠戮石国,不仅没有震慑住河中诸国,反而让他们彻底倒向新建立的黑衣大食。</p>
隔着葱岭,隔着雷山,路途险阻。大唐无法在河中驻扎兵马,那样的成本太大了。</p>
“可以理解,有无大食军队的动向。”</p>
李瑄又向封常清询问道。</p>
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本就是安西都护府和葛逻禄,对上大食和河中诸国联军。</p>
自高仙芝无缘无故向石国伸出屠刀的那一刻起,就代表河中和昭武已经不信任大唐。</p>
高仙芝在的时候,他们口头上表示臣服。</p>
现在大食的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发声并调兵,给予中亚诸国底气。</p>
那里高宗时期就建立有羁縻州,但大唐自始至终,都没有驻扎过兵马。</p>
不像“西域三十六个国”,自汉以数百年的经营,汉人王朝的强大已经深入西域人心。</p>
当然,在葱岭西大唐不是没有一点影响力,比如拔汗那就臣服着大唐,表示愿意出兵,接受大唐的调遣。</p>
拔汗那不属于狭义上的河中十六国,它是药杀水(今锡尔河)中游的一个小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距离石国的柘枝城不远。</p>
高仙芝屠戮石国的时候,拔汗那就有参与。</p>
另外,也不是所有葱岭以西的国家都听大食的指挥。</p>
如昭武故地的粟特国家和布哈拉,他们非常排斥大食的宗教。</p>
哪怕有高仙芝的暴行,也想着反抗大食。</p>
“我军在碎叶镇西面的雷山有戍堡,据说大食正在向怛罗斯城调兵。另外,大食好像正在攻打昭武故地不臣服他们的粟特国家。”</p>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p>
“封判官觉得大食整合了葱岭以西,会不会进攻安西?”</p>
李瑄向封常清问道。</p>
艾布穆斯林是大食第一名将,雄心勃勃,他是领导呼罗珊地区农民军起义的领袖。</p>
只可惜最后起义胜利的果实被血脉更好的艾布阿拔斯攫取。</p>
最终,艾布穆斯林被任为呼罗珊地区的总督。</p>
历史上的阿拔斯王朝因总督权力过大,走向分裂,然后灭亡。</p>
可见此职位的不一般。</p>
而现任大食哈里发艾布阿拔斯最忌惮的人就是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p>
李瑄认为在呼罗珊总督区,艾布穆斯林进攻整合葱岭西,实属正常。</p>
因为大食一直有目向东方的愿望。</p>
数十年前,大食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谁首先踏上大唐的领土,就任命谁做大唐的长官。</p>
于是其中一个大将征服了天竺的边疆地区,屠杀、赶走了大量异教徒,另一名大将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但谁都没能跨过葱岭,到大唐的国界。</p>
现在新的大食建立,他们要将他们神的信念,传递到葱岭以西。</p>
呼罗珊总督要开始行动!</p>
“属下认为,大食如果统一河中时非常顺利,定会进攻大唐。之前白衣大食的时候,他们就频频想要东扩。”</p>
封常清思索片刻后,向李瑄回答道。</p>
“河中诸国和昭武诸国中,还有一些明面上臣服大唐。当大食的兵马南下,他们一定会变旗投降……”</p>
李瑄向封常清说道。</p>
“不错!最近时时有国家向大唐求援。”封常清回答道。</p>
“大唐也有自己的利益……”</p>
大唐不可能随意翻山越岭去支援小国。</p>
曹国多次上贡,又向李隆基献上胡旋女,请求李隆基帮助他们摆脱大食。</p>
但李隆基却没有同意。</p>
“现在大食在西面的动静,前所未有。如果我大唐不出兵,最多一年时间,将失去在葱岭西的影响力。”</p>
封常清郑重地说道。</p>
大食占据地理优势,他们能从呼罗珊地区运来大量的人力物力。</p>
而大唐的核心在长安洛阳。</p>
现明摆着新建立的大食,要将大唐的势力和声望,全部驱逐出中亚。</p>
“一年太长,我们助大食一臂之力。”</p>
李瑄语出惊人地道。</p>
今年一月下旬的时候,李瑄到终南山拜访李泌。</p>
得知李瑄至西域,信奉道教的李泌不想前来。</p>
他继续研究他的长生不死。</p>
李泌只提醒李瑄,在西域可以有一两次大战,但小战和“虚虚实实”不能断。</p>
只有虚张声势,才能在关键时刻,调动大量兵马……</p>
“属下愚昧,不知将军何意!”</p>
封常清好奇李瑄这句话的意思。</p>
“拟订文书,让葱岭西还臣服大唐的国家,各奔前程。他们以后不需要再向大唐上贡,大唐也不会再管他们。”</p>
李瑄向封常清回道。</p>
“李帅这样,他们只有投靠大食一条路可走。”</p>
封常清惊道。</p>
“河中十六国,昭武九国,布哈拉,拔汗那等皆弹丸小国,即便全投靠大食又如何?我们只要战胜大食,他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大唐臣服。”</p>
李瑄向封常清回答道。</p>
他心中已经有一个计划,可以尝试一番。</p>
即便失败,成本也不是很大。</p>
安西都护府只收安西诸国的赋税,收不到葱岭以西。</p>
名义上的臣服,没有什么意义。</p>
“李帅是要诱大食进攻大唐……”</p>
封常清想到李瑄的计划。</p>
大唐主动放弃葱岭以西,使呼罗珊总督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大量领土和资源,膨胀呼罗珊总督的野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