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6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
李瑄本来的散官为紫金光禄大夫,此为文散官,正三品。</p>
现李隆基免李瑄文散官,加李瑄为骠骑大将军。</p></p>
此为从一品,也是大唐最高的武职。</p></p>
至于正一品的天策上将,从不列入统计,因为自李世民后,再无天策上将。</p></p>
骠骑大将军虽是散官,标榜身份。</p></p>
实际上,对边帅来说,正三品的羽林大将军等,也是为了标榜身份。</p></p>
若非李瑄变法,李隆基一定会为李瑄加同样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p></p>
显赫的军功,让李瑄走到这一步,并得到巨大的赏赐。</p></p>
很快,李瑄在碎叶水以微弱代价,全歼十万大食联军的消息,就传遍长安。</p></p>
从诗人的飞扬的诗歌上,能看出大唐是充满武风,积极向上的朝代。</p></p>
唐人有些对自身的自信。</p></p>
长安街头,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白色皮肤的人,但唐人将之视为蛮夷,并没有像后世某些人一样谄媚。</p></p>
而蛮夷竟然发兵十万,入侵大唐西域,让许多文人士子忿怒。</p></p>
西域是大唐的一部分,西域的歌舞、美酒、饮食、特产,对大唐百姓影响很大。</p></p>
不论什么原因,大食东扩进入大唐是事实,活该被天水王教训。</p></p>
同时,一个蛮夷能发兵十万,让许多文人士子和百姓好奇。</p></p>
在他们印象中,只有曾经的突厥,现在的回纥、吐蕃,能调兵十万。</p></p>
长安有大食、粟特的商人,也有去过西域,知晓天文地理的文人。</p></p>
大食成为热词以后,百姓们才发现还有这么大的国度。</p></p>
如果大唐没有征服吐蕃、突厥,国土面积竟还没有大食大。</p></p>
大食的人口众多,甚至是吐蕃的十倍以上。</p></p>
只是一个葱岭,将东西方隔开。</p></p>
让两个文明,无法碰撞在一起。</p></p>
大食变化后,类似于华夏的改朝换代,倭马亚王朝变为阿拔斯王朝,就像是李氏,取代杨氏。</p></p>
黑衣大食野心勃勃,竟妄想占领大唐的西域。</p></p>
所以朝野很赞成天水王主动跨越葱岭,收复故地,赶走黑衣大食。</p></p>
因为这是兴正义之师。</p></p>
但也有一些人感觉到忧虑,因为今年的战事太多,且都是大战。</p></p>
安禄山率领十几万胡、汉联军再次征伐奚、契丹,传得沸沸扬扬。</p></p>
上次安禄山率河东军败得很惨,以至于人们对安禄山没有信心。</p></p>
一向稳定的剑南,烽火突生。</p></p>
世人只知道南诏吃了熊心豹子,入侵大唐,杀死大唐的太守。</p></p>
杨国忠说南诏有“取代吐蕃之野心”。</p></p>
从边境的官吏,到剑南节度使,都是杨国忠的人。</p></p>
具体情况,人们也不清楚。</p></p>
实际上,大唐可以令吐蕃出兵,两面夹击南诏。</p></p>
但这是杨国忠力主发起的战斗,算是他的政绩,他认为南蛮粗鄙,剑南军弹指可破,根本不需要吐蕃掺和。</p></p>
只是杨国忠对李隆基再次奖赏李瑄,心里很酸。</p></p>
他已经权倾朝野,哪怕冰清玉洁,也得闭嘴。</p></p>
圣人高居无为,将政事全部托付给杨国忠。</p></p>
意味着原本给李隆基的奏书,先由杨国忠过目。</p></p>
如果对杨国忠不好,他会直接截留。</p></p>
但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李瑄和安禄山。</p></p>
他们的奏书不呈中书门下,由内侍省传递给圣人。</p></p>
安禄山是必定要搞死的。</p></p>
然而最令杨国忠害怕的人,还是李瑄。</p></p>
一旦李瑄回朝,必然再拜宰相,他没有信心,一直握住权柄。</p></p>
可想要弄死李瑄非常难,哪怕他以边令诚为内应。</p></p>
而且贵妃娘娘不断叮嘱让他学天水王一样,当一个好宰相。</p></p>
他想替换常平新兵指挥使廖峥嵘,但杨玉环不仅警告他,还告诉李隆基。</p></p>
是以李隆基不让他管这种小事。</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