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6章 吐蕃中计,大溃败,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吐蕃中计,大溃败

巴颜喀拉山口。</p>

矗立在高原之上的雪山仿若大地向苍穹挺起的脊梁,雄伟而冷峻。</p>

一片苍茫下,联绵的雪峰似银龙蜿蜒盘踞。在这群山之间的山口大道,连接南北,显得格外瞩目,</p>

虽天气晴朗,但天空中的太阳并没有提供多少暖意,山口的风呼啸而过,如刮骨之刀一般。</p>

在山口的开阔地,高起一座堡垒。</p>

这是唐军的绥戎城,从大唐占领巴颜喀拉山口后,发吐蕃俘虏,在汉人工匠的主持下,开始建筑。</p>

但受制于地形,使绥戎城不算很大,只能算一般的城堡,甚至连绥戎军都不能驻扎下。</p>

绥戎军和定戎军虽分别建立在巴颜喀拉山口和香日德河,然两军的大半兵力,都驻扎在柏海城。</p>

唐军前后发动吐蕃、象雄等部俘虏十万余人,在高适的主持下,起大城“柏海”,作为柏海郡的郡治。</p>

在李瑄拜相时开始建筑,李瑄罢相时完成,整个城池可容纳军民十万人。</p>

以柏海城为依托,发展畜牧业、农业、手工业,计划将其建为前往天竺的古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p>

绥戎城。</p>

段秀实、南霁云、曲环等主将汇聚。</p>

另外还有李晟、张万福、宕剑以及一些诸附属部落的将领。</p>

“启禀都督,吐蕃大军已经行动,向绥戎城而来。”</p>

诸将帅在堂中商议军事的时候,探马入堂汇报道。</p>

“尺带珠丹入吐蕃,已得奇效。吐蕃虽有心北上进攻柏海,然他们的兵马有相当一部分被牵制在国内。”</p>

柏海都督南霁云向众将说道。</p>

他非常佩服秦王的妙棋,把无关紧要的尺带珠丹释放归吐蕃,一举瓦解玛祥·仲巴杰近十年的统治。</p>

使得玛祥·仲巴杰只能派遣十万武士、奴隶。</p>

为了团结兵力,吐蕃把十万兵马合在一起,未从柴达木盆地前往香日德河进攻定戎城。</p>

因为巴颜喀拉山口位于出雪域高原的主干道唐蕃古道,又被唐军花大代价修理,容易通行到达大非川,进而到达青海、九曲。</p>

巴颜喀拉山口也更容易展开兵力,与柏海城更近。</p>

恩兰·达札路恭的最先目标是拿下柏海城,作为后勤补给地。</p>

“玛祥·仲巴杰是想通过北伐胜利,提高自己的地位,缓解国家矛盾。我猜测他已经将尺带珠丹挟持。只要我们能打败这十万大军,必然会使吐蕃陷入内战。”</p>

青海都督段秀实说道。</p>

没有人能挡住权力的诱惑,玛祥·仲巴杰执政近十年,怎么可能因为老赞普回来将权力拱手相让?</p>

“全赖段都督的计谋,示敌以弱,使吐蕃主动发动进攻!”</p>

南霁云向段秀实说道。</p>

他们担心吐蕃不敢主动进攻,特意“虚张声势”,让苏毗人、通颊人穿着他们的皮甲,诱骗吐蕃。</p>

使吐蕃相信唐军在柏海的兵马,大部分已经被召回长安平叛。</p>

只是征调通颊、苏毗等附属胡部装样子,吓唬他们。</p>

?Tтkan?c○</p>

吐蕃人对自己的战力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只把精锐的唐军作为对手,不将苏毗、党项等部放在眼中。</p>

“预计明日吐蕃就会到达,计划还要周密布置,不能有任何纰漏。以免辜负秦王。”</p>

段秀实慎重地说道,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用心布置。</p>

现在他们还不清楚李瑄已经被立为太子。</p>

段秀实认为这是大唐的机会,只要打败吐蕃此次的十万大军,就可以在战略上对吐蕃一劳永逸。</p>

入雪域高原的路,被唐军牢牢把控,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唐军随时可以进入雪域高原。</p>

“平安禄山之功,未有我们之手。今当奋力,搏取功勋!”</p>

南霁云正色地向诸将说道。</p>

“遵命!”</p>

众将回复,热血沸腾。</p>

许久未经战斗,他们都憋着一股气。</p>

这次与吐蕃的大战,就是他们释放的时候。</p>

从吐蕃未能如期向大唐上贡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就已经注定。</p>

唐军将帅在绥戎城商议具体计划以后,开始布置各路大军。</p>

在绥戎城外,巴颜喀拉山口的险要地带,有两千通颊、苏毗组成的士卒。</p>

他们白天出城,晚上回城。</p>

由于吐蕃进军,压缩唐军的空间,使唐军出城的探马在逐渐变少。</p>

受制于情报难以展开,吐蕃依旧未发现有什么问题。</p>

恩兰·达札路恭如段秀实所料,准备在到达巴颜喀拉山口的时候,立刻对绥戎城发动进攻。</p>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p>

现在老赞普归来,内部不稳,恩兰·达札路恭知道拖的时间越久,对他们越不利。</p>

十一月十日。</p>

一队队身披锁子甲的吐蕃武士打头,每一名武士身边,还有两名手持长矛的吐蕃奴隶。</p>

画着各种猛兽的吐蕃军旗在迎风猎猎作响,士卒的脸被冻地通红。</p>

在步兵后方,才是骑兵。</p>

吐蕃骑兵只为观望,在巴颜喀拉山口的攻坚战中,骑兵不宜奔跑,只能以步兵武士作为主力。</p>

正午的时候,吐蕃前军距离巴颜喀拉山口只有不到三里。</p>

唐军居高临下,早已看到吐蕃军。</p>

而吐蕃军也大概清楚唐军的底细。</p>

前军进攻前,恩兰·达札路恭亲自到达前军阵地,鼓舞士气。</p>

“勇士们!前方为唐军豺狼,欺凌我吐蕃已久,他们索要我们数以万计的牛羊,致使我们的家人没有肉吃。九年前的一战,我们兄弟、父亲,尽皆战死,有的还被唐军所奴役。这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掉的仇恨……”</p>

“曾经,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我们家人于此放牧,今却被唐军如此妆点,亵渎神灵与自然。唐国内乱,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p>

“此刻正是我们雪耻之时。望儿郎们不畏死亡,去拼搏金玉告身。任何儿郎斩杀一名唐军,皆可获得田地、牲畜的奖励……”</p>

恩兰·达札路恭从国仇家恨到军功奖励,全方位激励士卒。</p>

吐蕃确实有不少士卒怀着报仇雪恨之心。</p>

他们被吐蕃贵族洗脑,不问因果,只有仇恨。</p>

“报仇……报仇……”</p>

上万名吐蕃士卒齐声高喝,声震山岳。</p>

不远处的唐军听得一清二楚。</p>

“出发!”</p>

恩兰·达札路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一声令下,前军出击!</p>

吐蕃的先锋大将为尚且磨,与玛祥·仲巴杰为同族,那囊氏。</p>

先锋武士由他率领,他们在雪地上奔跑,如狼似虎。</p>

后方的步兵、骑兵,紧随着前锋武士。</p>

“吐蕃兵近,推完雷石滚木后,立即撤退!”</p>

张万福向驻守在山口处的两千苏毗、通颊士卒咐道。</p>

让这些兵马与一万吐蕃士卒作战,必败无疑。</p>

巴颜喀拉山口不是吐蕃的主战场,也不是唐军的主战场。</p>

因为唐军拥有四万边军,六万附属胡部,也是十万大军。</p>

兵甲更具优势!</p>

即便是硬碰硬,也不虚吐蕃兵马。</p>

李瑄清楚青海、九曲,以及陇右对大唐的重要性,他只是从八万多陇右中,抽调四万前往长安。</p>

剩下的四万全部驻扎在柏海一带。</p>

又以天将军的威望,征调吐谷浑、苏毗、白兰羌、党项、西羌等六万兵马,坚固这条防线。</p>

如果只是防守,唐军的兵力绝对能让吐蕃军望而却步。</p>

但段秀实和南霁云想趁着此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击溃吐蕃的北伐军,将吐蕃重创,加剧其内部矛盾,为覆灭吐蕃创造时机。</p>

历史已经证明,只要吐蕃强大,就必然会觊觎西域、河西走廊、陇右。</p>

只有消灭吐蕃,才能杜绝其危害发生。</p>

经过九年的锻炼,唐军也可以无视雪域高原的冷瘴。</p>

并且唐军有更轻便,更保暖的棉衣。还把棉衣赏赐给为大唐作战的胡人部落,使得诸胡部落不仅身暖,还有心暖,他们斗志昂扬,颇有与唐军同仇敌忾的气势。</p>

“随本将冲锋,诛杀唐贼。”</p>

越来越近,尚且磨指挥武士攀爬唐军故意设计的斜坡道路。</p>

“放!”</p>

在吐蕃军爬到坡中央的时候,唐军将准备好的雷石滚木放下。</p>

“轰隆隆……”</p>

一块块巨大的雷石滚木猛砸而下。</p>

“嘭!”</p>

在光滑的高坡,吐蕃本就站不稳,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雷石滚木,不禁有些散乱。</p>

有的吐蕃士卒被雷石滚木砸中,随雷石滚木一起滚下。</p>

“不要慌,从侧面攀登,唐贼也就这点伎俩。”</p>

尚且磨指挥麾下,以矛为杖,开始从各个方向爬。</p>

这么宽敞的山口,以唐军的兵力,不可能阻拦数以万计的吐蕃兵马。</p>

而且这斜坡不过五十丈的长度,特别是有明显道路的地方,连三十丈都没有。</p>

唐军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推雷石滚木,阻止吐蕃士卒一时,并杀伤数百人。</p>

一刻钟后,准备好的雷石滚木全部推完。</p>

“撤退!”</p>

张万福下令士卒往绥戎城跑。</p>

绥戎城背山而建,只设三门。</p>

唐军跨过崎岖,分别从三门入城。</p>

有吐蕃士卒杀上山口时,提矛追击唐军。</p>

但由于数量不足,他们根本留不住唐军。</p>

“噗嗤……噗嗤….”</p>

即将追上唐军的时候,上百名经过训练的标枪兵故意落后,他们从十几步外掷出标枪。</p>

那些跑得快的吐蕃军多没有铠甲,瞬间被杀死三十几人,使其他吐蕃士卒畏惧,不敢再追。</p>

士卒全部进入后,千斤闸门放下,杜绝吐蕃强破城门。</p>

绥戎城正好可容纳两千五百士卒。</p>

而绥戎城的城墙上,有五百唐军弩手,正整装待命。</p>

为防止弩弦冻住,城墙上还有不少炭火,也为守城的士卒取暖。</p>

“攻城!”</p>

尚且磨来到绥戎城下,不由分说,下令攻城。</p>

攻城梯准备好,以此小城,蚁附攻之,旦夕可破。</p>

“咻咻咻!”</p>

但他们还未靠近绥戎城五十步,强弩雷发。</p>

一名名吐蕃士卒倒在雪地中,血水融化积雪。</p>

吐蕃士卒没有因为死亡而畏惧,前赴后继。</p>

他们忍着寒冷,将攻城梯冒死勾在女墙上,立志先等的勇士,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全力攀爬。</p>

绥戎城有两丈高,由于唐军守卫充足,吐蕃士卒刚有冒头,就被数支长矛一起刺出,他们根本无从躲避,只能落城。</p>

唐军弩手在火前引弩,虽然有的弩弦断裂,但大部分强弩都能射出去。</p>

只要能打赢这场战争,即便战后擘张弩全部报废,也在所不惜。</p>

唐军强弩在远,长矛在近,相互交换,众志成城,使吐蕃军一时半会无法功下绥戎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