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菜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谋算小阁老,女帝座下第一走狗,十万菜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谋算小阁老
谋算小阁老</p>
东城,济孤院。</p></p>
当赵都安除去一身酒气,拎着两盒糕点,抵达这座低矮而破旧的建筑时。</p></p>
不由想起了当初与海棠、张晗一起来东城寻找薛家后人的那个明艳的上午。</p></p>
“哎呦,公子您又来了?”</p></p>
院门口的小房间里,有个守门的老门房。</p></p>
然而赵都安知道,这名脸庞黝黑,缺了一条腿,身板虽瘦弱但内蕴一股子精气神的老门房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座济孤院的院长。</p></p>
作为京城里的“善堂”机构,这座收养了许多孤儿的建筑里没有什么油水可捞。</p></p>
所谓的院长听起来好听,实则地位也就和胥吏差不多,甚至还不如。</p></p>
赵都安与姓吴的老院长攀谈得知,其年轻时与他一般,同样是军卒,只是地位更低。</p></p>
是在西南的朝廷边军中服役。</p></p>
彼时,头顶上是大虞朝赫赫有名,有“瘦虎”之称的大将军赵师雄。</p></p>
与养尊处优的京城禁军不同,边军是真有机会厮杀的。</p></p>
无论是剿匪,还是对付一些大虞疆域外的“蛮夷”,总归是见过血的。</p></p>
老吴就是在一场厮杀中断了腿,后来哪怕接上,也已无法留在军中。</p></p>
这才带着积攒下的军功,换了一个京城里勉强能与衙门沾边的位置。</p></p>
若放在赵都安熟悉的时代,也算退伍后安排进编制了。</p></p>
但老吴进来后,才知道被坑了。</p></p>
破破烂烂的济孤院里嗷嗷待哺的一张张嘴,光只是让这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吃饱穿暖,生病了能吃得起药,每年少死几个,都是一桩难事。</p></p>
尤其朝廷下拨的那本就不多的钱粮,经过层层克扣,到他手里,更是不剩下几个。</p></p>
老吴哪怕将自己的俸禄贴补进去,也才勉勉强强,能过活。</p></p>
若是旁的退伍老卒,大概会撂挑子不干,或者想法子寻关系转去别的营生。</p></p>
老吴原本也是准备这样做的,但同样从小没了爹娘的老卒几次想要离开,几次又都被那些瘦巴巴的孩子纽扣般的眼睛给留了下来。</p></p>
心想再留一年。</p></p>
于是一年之后又一年,再三年……</p></p>
便一直稀里糊涂到了如今。</p></p>
不过许是多年辛苦感动了上苍,近些年济孤院的日子好过了很多。</p></p>
隔三差五,就有个眼睛似乎不很好的漂亮姑娘,会送些钱来,算是捐赠。</p></p>
据他所知,那姑娘每次过来都一个人,拎着个大大的袋子,里头是用纸包好的一份份银两,会一家家济孤院挨个送上门去,却从不说来历。</p></p>
而这段日子,又多了个会偶尔上门捐赠,出手大方的贵公子。</p></p>
“呵呵,顺路过来,拿去给孩子分掉吧。”</p></p>
赵都安眉目柔和,与往日里在朝堂上与那帮官宦相处时的飞扬跋扈判若两人。</p></p>
将糕点递过去,又从袖口塞过去两枚十两的沉甸甸纹银。</p></p>
这个额度,对大人物而言不过一道菜的钱,却足以令济孤院孩童一个月都能顿顿吃上好的。</p></p>
“公子善心,看公子面相就是个大善人,必是积善之家,自有余庆。”</p></p>
老吴用有限的文辞恭维,忙掏出小本本,请他留名。</p></p>
赵都安却摇头拒绝,甚至连门都没进,只说还有事忙,留下钱就走了。</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