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菜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让子弹飞一会,女帝座下第一走狗,十万菜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子弹飞一会
让子弹飞一会</p>
“哦?坐吧。”</p></p>
宽大的书桌后,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笑了笑,抬手指了指屋中空闲的座椅。</p></p>
对于这个他颇为器重的学生,正阳显然更有耐心。</p></p>
他笑着说道:“能让你大晚上跑过来询问,看来的确是个难题。说说吧,是什么问题?”</p></p>
“敢问先生,心即理何以解?”</p></p>
“致良知又可行?”</p></p>
“知行合一,该如何看待?”</p></p>
他没有废话,直接硬邦邦地抛出问题,没有做更多的解释。</p></p>
因为他明白,恩师不需要。</p></p>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三个词,丢出来,若给市井百姓听了,完全是一头雾水,理解不能。</p></p>
若给寻常读书人得知,只能听懂皮毛,表层意思,无法将三者联系起来,依旧听不懂。</p></p>
到了宋举人这般人耳中,便能咂摸出玄妙来……</p></p>
可对于正阳而言,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阐述问题,三两个词,足矣。</p></p>
而伴随他吐出疑问,原本面带微笑的正阳缓缓收敛了笑容。</p></p>
这位当世大儒皱了皱眉,先是咂摸,继而沉思,再然后,逐渐入神。</p></p>
房间中没人说话,安静的唯有窗外虫鸣。</p></p>
师徒二人隔着桌上昏黄的灯罩,皆不发一语。</p></p>
陆成不敢出声打扰恩师,这几句话,于他而言,如同一柄锋利的匕首,撕开了他几十年读书堆垒成的堡垒,令他心中的理论框架微微震动。</p></p>
虽远不至于三两句话道心崩溃的程度,但陆成有种预感,‘心即理’就如一颗种子,已栽在他的心海。</p></p>
哪怕他刻意忽视,或不认同,但从他听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忘不掉了。</p></p>
甚而那种子会生根发芽,逐步生长为参天巨树,拱开坚固的城门。</p></p>
他甚至有种强烈的预感,倘若这颗种子如蒲公英般,迎风传开,播撒大地。</p></p>
未来或许会成长为一个新的,撼动冲击原本“正学”的庞然大物。</p></p>
正因为他预见到了那种可能,所以才由衷生出不安与恐惧。</p></p>
尤其老师与那董玄论学在即,却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足以从根基上,冲击“正学”的思想……</p></p>
时间过得很慢,陆成逐渐坐立不安起来,心中的恐惧如野草在蔓延疯长。</p></p>
因为恩师迟迟没有给出回答!</p></p>
难不成,连恩师也一时解不开,驳斥不了么?</p></p>
良久。</p></p>
“我需要想一想,你先回去吧,明日再来。”</p></p>
这话他听得无比耳熟,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起身,拱了拱手,脚步沉重地走出了房间,并关好了门。</p></p>
在冰凉的夜色中又走了十几步,他转身,只看到客栈的窗子上,倒映着恩师一动不动,宛若石雕的影子。</p></p>
一夜无话。</p></p>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没有人知道,赵都安隔空递出的子弹,已经悄无生意,命中正阳的眉心。</p></p>
……</p></p>
……</p></p>
翌日天明,也是“梅园论学”的倒数句。</p></p>
二人行走间,只看到寥寥几个教习与学子,今日的国子监显得格外空荡。</p></p>
“太师在里头的大堂讲学,监内的师生都过去旁听了。”老祭酒解释道。</p></p>
赵都安诧异道:“讲学?这个时候?”老祭酒认真解释道:</p></p>
“论学不是闭门筹备即可,太师虽无须去宣扬造势,但也会预演练习。”</p></p>
按他的说法,学问辩论这种事,大多数时候不存在藏什么秘密武器。</p></p>
毕竟辩论的双方,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儒,观点和著作早就公开,不是秘密,所以,想要获胜,除了学问本身的高度外,也需要一定的练习。</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