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旧金山见闻
不吃葱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1章 旧金山见闻,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不吃葱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旧金山见闻
旧金山见闻</p>
袁世凯等人在旧金山落脚了两天,还找了个买办陪同自己等人。</p>
随着大量南洋华商来到美国,一个新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帮助那些华商了解本地情况,熟悉各方面的事物,包括旧金山的人文、习俗以及需要注意的人物。</p>
甚至这些人对旧金山和中美洲的商业情况也多少有一些了解。</p>
同时还兼职翻译。</p>
这种人在这通常叫做买办或者通事,收费颇高,一天最少要5美元。</p>
那些熟悉旧金山和中美洲商业情况,门路颇多的买办,一天收费甚至达到上百美元,并且帮忙牵线谈成了生意,还有其他收费。</p>
那些门路极多,收费极高的买办,其实都是一个人的生意。</p>
陈正虎。</p>
他就是旧金山最大的买办,同时还挂着陈正威公司的人事部长,有发现人才就推荐给陈正威。</p>
只不过一般的马来华商都找不到见他的门路。</p>
他手下有一批人,就是专门帮这些富商了解本地情况,结交人脉,寻找投资机会的。</p>
不然一般人哪里会了解美国和中美洲的商业消息?</p>
像是袁世凯他们找的这种,就和陈正虎没什么关系了,只是英语不错,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而已,一天收5美元。</p>
大清早,一个20多岁的男子就跑到酒店来叫袁世凯几人。</p>
“赶紧换衣服,一会儿带你们去看热闹!”</p>
“黄买办,我们去看什么热闹?”袁世凯好奇道。</p>
“今天有新战舰下水!现在不少人都去港口那边了!”黄买办道。</p>
听到这话,袁世凯几人顿时来了兴致:“什么战舰?”</p>
“和之前的旧金山号和洛杉矶号一样,排水量4000多吨的大船!你们在大清可看不到!”黄买办挺直了身体,一脸自豪。</p>
“而且今天可不是一艘船,是三艘船!”</p>
黄买办出去等候几人的时候,康有为一边换衣服,一边对袁世凯几人道:“这些人满口你们大清,却是忘了自己根在何处!”</p>
“此心安处即吾乡!他们在这边扎了根……也就不把自己当大清人看了!”徐世昌说道。</p>
他们要是早几年来,这边的华人还是惦记回大清的。</p>
不过这两年,这种想法的就渐渐少了。</p>
尤其是前两年河南那边饿死了上千万人,有一些逃荒的被卖到这边,消息也传开了。</p>
在这边有吃有喝,也不被人欺负,未来也有期望,又何必回去呢?</p>
一行人换了衣服,随后互相检查一下帽子,将辫子盘在帽子里。</p>
和那些来了旧金山就剪了辫子的马来华人不一样,他们是不准备剪辫子的。</p>
袁世凯和徐世昌是准备多看看再做决定,而康有为和章学乘其实都是来游学的。</p>
随后一行人出发前往港口,港口这边已经人山人海。</p>
“黄买办,战舰在哪?不是那边几艘吧?”章学乘抻长脖子朝着一边看去,几艘鱼雷发射艇停在岸边。</p>
“不是,应该还没从船厂出来!船厂在那边!”黄买办垫脚张望半天对几人道,伸手指向港口北边。</p>
又等了片刻,远处传来汽笛声,人群中顿时传来呼声:“来了来了!”</p>
随后众人才看到几艘船沿着海岸开过来,缓缓驶入港口。</p>
人群中顿时传来欢呼声。</p>
袁世凯在人群中不断推开人,一边笑嘻嘻道:“多谢兄台,让我开开眼界!我刚来,见识少。”</p>
袁世凯年纪虽然小,但处事圆滑,也不招人烦。</p>
其他人被他推到一边,也生不起气。</p>
一行人靠着袁世凯挤到最前面,只见一艘长达百米的巨大战舰正在入港,狰狞的炮口和金属船身,让人望之就感叹。</p>
而船身上则是写着奥克兰号。</p>
“壮哉!威哉!”袁世凯看的心驰神往。</p>
这艘船早在81年3月份就开始建了,因为后来主要建造鱼雷发射艇,所以这艘船的建造速度被拖慢了,现在才完工。</p>
而在奥克兰号后边的则是两艘运输船,看起来就没那么引人注意了,不过也只是少了大炮而已,体积同样不小。</p>
这两艘也是去年年初就开始建造的运输舰,排水量3300吨,航速是23节,最高航速25节,设计中满载是2880人。</p>
不过根据陈正威的意见,运人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少吃一些,只要饿不死就行,最多可以装载3300人。</p>
这两艘运输船,比各国主流的运输船的速度快了一倍,从旧金山到琉球只需要11-13天,一个月就能跑一个来回。</p>
正在看船的时候,黄买办又悄悄拍了拍袁世凯,示意他看向一边。</p>
这两天接触,黄买办觉得袁世凯最灵活,隐隐也是几人中带头的,徐世昌年纪最大,但处处以袁世凯为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