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0章 先占悠悠之口,龙藏,烟雨江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占悠悠之口
当年卫渊初任西晋节度使,进京晋见,在狩猎大会上处处摆烂,却是意外地被牢牢钉死在,好好骂一骂赵王!润笔我定会给足!”</p>
此时两人吃得也差不多了,李治便让人撤下酒菜,取来纸笔,一口气写下了三十多个名字,然后又划掉了五六个,方笑道:</p>
“你这可就问到我四圣书院本行上了。方今天下,读书人都以风骨为傲,以骂帝王权贵为荣。这不怕事的可就太多了,我划掉的那几个,是名气不太行的。”</p>
卫渊一看,蔡适之的名字赫然也在名单上,奇道: “这位蔡先生也愿意为我说话?”</p>
李治笑道: “此一时彼一时,前面你驱策平民填线是事实,现今赵王不顾大义,想要出兵占便宜也是事实。此时为你发声,还能彰显他对事不对人的胸怀。我再找两个和他相熟的敲敲边鼓,这事就成了。当然,润笔还是不能少的,我就说是我给的。”</p>
卫渊叹道: “还是你们读书人坏水……办法多。”</p>
李治就和卫渊一个一个地过名单,卫渊此事是非分明,相对好处理;四圣书院又是天下文道圣地,李治亲自出面的话,二十几名大儒中一多半多给些润笔即可。</p>
余下七八人或有怪癖,或是桀骜不驯,或是和其他大儒有过节,别人写了文章,他就一定要反着写的那种。</p>
但有怪癖不要紧,只要有爱好就行。</p>
卫渊李治对症下药,转眼间就找出了办法,最后只剩下两位。这二人两袖清风,一身傲骨,平素也没什么朋友,纯以文章才学打天下。</p>
卫渊李治思索半天,都没想出太好办法。</p>
卫渊盯着二人资料看了半天,忽然道: “他们有后辈没有?”</p>
“这肯定有。”</p>
卫渊便道: “告诉他们,如果办成此事,我就将他们一个不成材的后辈提成道基!”</p>
李治拍案叫绝。</p>
议定此事,李治就直奔四圣书院。</p>
三天后,开始陆续有大儒发表文章,痛斥赵王不顾人族大义,趁着青冥虚弱就出兵夺利。如若天下人人都是如此,那还有谁愿意去抵挡异族,有谁愿意为人族流血流汗?</p>
蔡适之的文章最为激进,通篇核心就是:无德小人当国,其国不久矣。</p>
赵国大殿。</p>
赵王抓起案上一叠玉纸,用力摔在群臣面前,怒道: “我为赵王数十年,有骂我穷兵黩武的,有骂我不体恤民生的,但还从来没被人骂过是无德小人!!</p>
而且这么多人同时写文章骂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孤派了一兵一卒进攻青冥吗?反倒是那卫渊蛮横无理,先杀我赵国士卒!怎么这些人都骂我,没有一个说卫渊一句的?!</p>
这么大的事,你们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孤要你们有什么用!”</p>
赵王雷霆咆哮,群臣噤若寒蝉,都是不敢说话。</p>
……</p>
卫渊一面向晋国派人,想要弄清楚近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一面整军备战。</p>
带着万余半上不下、战技参差不齐的稀碎骑兵在李澄风面前晃了一圈后,卫渊估计李澄风对打赢是有信心的,但对自己兵员数量肯定没有底,如此一来,他的选择应该是增兵而不是跑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