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7章 对他好点,龙藏,烟雨江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他好点
赵国,王宫。</p>
赵王站在书案前,盯着铺满了整张书案的地图。</p>
这卷地图赫然是件灵宝,此刻上面泛着山川河流的影像,赫然是具体而微的大地,南至赵国,北到北疆。</p>
赵王伸手在地图上一点,道: “半年以来,卫渊一直在向北方山门运送武器物资,虽然人员去得还不多,但是飞舟连绵不断,可见他的重心已经移向了北方。</p>
只是辽族势大,目前北线形势没看出有什么变化。西晋英王、成王的两百万大军被钉死在北方,动弹不得。他们只要敢抽兵南下,北辽立刻就能打到郢都城下。”</p>
书房内站着三位皇子、两位皇女,以及七八位重臣,都在安静听着。</p>
赵王的手在地图上一划又道: “西晋南线这八十万人,我已经派人暗中都看过一遍,实际上的员额只有四十万,而且军备松驰,将佐无能,能打的可能连十万都没有。只要我们出动三十万精锐,就能打穿整个西晋南方。”</p>
一名年轻皇子上前一步,朗声道: “儿臣愿为父王分忧!只要给我十万精锐,儿臣有信心打得西晋落花流水!”</p>
赵王头也不抬地道: “哥哥姐姐们都没说话,轮得到你?”</p>
那年轻皇子讪讪退后,低头不敢说话。</p>
赵王忽然微微皱眉,自语道: “吕暝这老家伙,年轻时可是相当难缠,前不久本来太子夺权,赢定的局面,居然都让他给翻了回来。他就这么把整个南方摆在我面前了?如若还藏有精兵,他会摆在哪里?”</p>
此时太子道: “父王,还有一个变数:青冥卫渊。此人不可不防!”</p>
赵王淡道: “确实得再试试他的成色,不过目前他还不足为患。卫渊向西容易,东南方向几座雄关都在我们手中,他就是有百万雄兵也打不进来。</p>
而且他又破了吕长河千辛万苦布的局,吕长河此人睚眦必报,岂会咽下这口气?现在问题是吕暝这老家伙,延寿之后就没了动静,究竟在干什么?”</p>
众人皆是不说话,都知赵王心中已经有了定计,只是在做最后的斟酌而已。</p>
最终赵王伸手在地图上一点,道: “拟一封信给吕暝,先历数他七大罪状,然后要求他割让南方两郡。只要他肯交割两郡,那我大赵五十万铁骑就不是攻打西晋,而是北上草原,助他与北辽一较高下!”</p>
“父王,万万不可!”一名公主变色,道:“西晋空虚,我们完全可以以很低的代价击溃他们的南方军团,到时到手何止两郡?这是天赐良机啊!</p>
万一晋王答应了这个条件,我们不光只能得到两郡,还要到北方帮他们抗击辽族。辽族与我们又不接壤,打下来的土地也到不了我们手里。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而且打退北辽,他们所得土地说不定还不止两郡。”</p>
赵王对于这位小公主似乎相当宠溺,只是看了</p>
她一眼,并未动怒,然后对一位文臣道: “拟旨吧。”</p>
赵王这么说,就是主意已定,众人都不敢再质疑。</p>
那老臣当即在旁边桌子上草拟一封旨意,上面一口气罗列了晋王十三大罪状。赵王划去了其中几道,合并成七宗罪,就盖上了玉玺。</p>
……</p>
卫渊再度见到晋王,是在王宫之中,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晋王的御书房。</p>
御书房其实不大,里面正中央摆放着一张书案,两侧墙架上分别摆放着各类经典,和公文卷宗。</p>
晋王正在批阅奏折书案上摆放着高高两叠公文,一侧是待批的,一边是已经批阅完的。</p>
卫渊走进书房,赵统就退了出去。</p>
晋王并没有停,卫渊也没作打扰,静静地看着晋王批阅奏折。</p>
晋王看奏折看得相当快,批得也是相当快。但偶尔也会有长久的沉思,然后就是长篇大论的批示,相当认真。</p>
过了片刻,一口气批完了十几份奏折,晋王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高高的奏折堆,这才放下手中公务,道: “孤刚登大位时,每日都是这般,一天要批六百多份奏折。刚才孤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果然要忙碌起来心情才会好。”</p>
“大王勤政,也要爱惜身体才是。”卫渊道。</p>
晋王一怔,然后哈哈大笑,道: “你怎么也这么会说话了?孤怎么听说,你那天青殿一脉跟人结</p>
仇,都不需要超过三句的?”</p>
卫渊面不改色心不跳: “那是江湖谣言,当不得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