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典籍重千钧,何处觅安巢?,看完浑身燥热的小说有哪些,猫啃月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琰姑娘和我们玄镜台的弟兄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那些从洛阳(或上一个藏匿点)抢救出来的典籍,终于被初步整理、清点和编号完毕。

当最终的统计结果大致出来时,连我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般的震撼!

虽然在战火和撤离途中有所损失,但我们成功保存下来的竹简、帛书、纸卷,依旧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粗略估计,至少有数万卷之多!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史书、律法、地图、户籍、诸子百家着作以及各种技术图谱!

这不仅仅是一批书籍,这是一座移动的、浓缩了华夏千年文明精华的宝库!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严峻和迫切的现实问题

——如此海量的、重逾千钧的典籍,我们该如何长期、安全地保存下去?!

我们目前藏身的这个位于贫民窟陋巷中的废弃院落,以及那个狭小潮湿的地窖,显然是绝对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

空间不足: 地窖的容量有限,根本无法容纳下所有典籍的妥善存放,许多书卷只能暂时堆放在破败的屋舍中,极易受潮、虫蛀、甚至失窃。

环境恶劣: 无论是地窖还是屋舍,都存在潮湿、漏雨、鼠患等问题,对于这些极其脆弱的竹木纸帛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环境。长期存放下去,必然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安全隐患: 这个据点虽然隐蔽,但毕竟位于鱼龙混杂的贫民窟,难保不会被乱兵、盗匪或者有心人发现。一旦据点暴露,我们不仅自身难保,这些无价之宝也将彻底毁于一旦!

为这些典籍寻找一个更安全、更隐蔽、也更适合长期保存的“新巢穴”,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也最棘手的难题!

我开始绞尽脑汁,思考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化整为零,分散隐藏?

这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

将典籍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藏匿在长安城内外的多个秘密地点。

比如,一部分藏在这个地窖,一部分藏在另一个伪装的据点,一部分甚至可以托付给某些看起来不起眼、但相对可靠的底层人物(比如某个老实巴交的匠人、某个隐居的道士)代为保管。

优点: 可以分散风险,即使某个藏匿点暴露,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缺点: 管理极其困难,容易造成典籍的混乱和丢失。而且,每一次转移和交接,都伴随着巨大的暴露风险。

更何况,在长安这种混乱的环境下,找到足够多的、绝对可靠的藏匿点和保管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方案二:寻求庇护,借用外力?

长安及其周边,是否有一些势力或场所,能够为我们提供庇护?

寺庙或道观?

某些位置偏僻、主持清修、且与我们有过善缘(比如之前那座古寺)的宗教场所,或许愿意提供帮助,将其藏经阁或地窖借给我们使用?但这需要极高的信任度和保密性,一旦被发现,寺庙自身也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隐世家族或庄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蓝思追x金凌肉醉酒篇

用户24317433

288288dy

雪梨籽籽

女朋友太骚了每次进去都觉得很疼

鱼山成神

手指重重按压敏感点bl

黑山神拐

日本福社利试看一分钟

南觉

穿越之住欢乐颂风流

不是解放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