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关键节点:联盟与外援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2章 关键节点:联盟与外援,看完浑身燥热的小说有哪些,猫啃月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烛火的残芯在灯油中发出最后几声轻微的噼啪,终于不甘地熄灭了一盏。书房内,光线骤然暗淡了几分,只剩下另一盏孤灯,在凌晨的寂静中摇曳着微弱的光晕,将我伏案沉思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背后的墙壁与堆积如山的书卷上。
刚刚与石秀、貂蝉在玄镜台分析室的那场推演,虽然初步拨开了袁绍“强大”表象下的迷雾,指出了其内部潜在的裂痕与矛盾,但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官渡之战,这场即将决定中原归属的世纪豪赌,其复杂性绝非仅仅是袁、曹两家实力的简单加减。
我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试图驱散彻夜未眠带来的困倦,但大脑却异常清醒,无数的线索、可能与变数在其中交织、碰撞。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张悬挂于分析室墙壁上的巨幅中原形势图。
河北的袁绍,坐拥青、幽、并、冀四州之地,带甲百万,粮草丰足,名士云集,声势之盛,一时无两。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单论纸面实力,确实远胜于仅据兖、豫、徐(部分)之地的曹操。
然而,正如我们刚才分析所得,这份强大之下,暗流汹涌。诸子夺嫡之争已现端倪,许攸、审配、郭图、逢纪等谋士派系林立,互相倾轧,貌合神离。而袁绍本人,虽有雄主之姿,却亦不免外宽内忌,关键时刻往往犹豫不决,刚愎自用。这些,都是可以被利用的弱点。
另一边,曹操。虽然地盘、兵力、人口皆不如袁绍,且常年征战,后方时有动荡,粮秣供应亦是捉襟见肘。但他麾下文武归心,凝聚力极强。荀彧、郭嘉、程昱等谋主皆是算无遗策之士,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等将领更是骁勇善战,百战余生。更重要的是,曹操本人,用兵如神,权谋机变,坚韧不拔,深谙“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的道理。
若两军主力在官渡正面决战,初期袁军或许能凭借兵力优势占据上风,但战事一旦陷入相持阶段,情况就将变得微妙起来。
相持……对,就是相持!
我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一旦战局胶着,双方的资源、兵力、士气都会在日复一日的消耗战中不断磨损。到那时,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恐怕谁也无法轻易压倒对方。打破僵局的关键,必然在于——外部的力量!
我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在面前摊开的另一张更为精密的地图上缓缓移动,那上面不仅标注了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更用不同颜色的墨迹勾勒出了各方诸侯的势力范围与潜在的动向。
“曹孟德……”我的手指首先落在了许都的西面,关中之地。“马腾、韩遂,虽名为朝廷藩属,实则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曹操要稳固后方,全力应对袁绍,必然要先安抚关中诸将。他会派谁去?钟繇?此人深沉有谋,或能以朝廷大义、利益羁縻,至少,要确保他们在官渡之战期间保持中立,不给许都背后捅刀子。”
接着,手指滑向南方,停留在荆州襄阳。“刘景升坐拥荆襄九郡,带甲十余万,水军精良,且与袁绍素有旧怨(孙坚之死)。曹操定然也会遣使前往,或以天子名义加封,或陈说利害,劝其隔岸观火。刘表老成,素无远志,或许会乐于见到袁、曹两败俱伤,坐收渔利。但……若袁绍许以重利,或利用其宗室身份加以拉拢呢?”
想到袁绍,我的手指开始在地图上勾画出另一条更加复杂的外交网络。
“袁本初家世显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的号召力与政治资源,远非‘阉宦遗丑’之后(曹操常被政敌如此攻击)可比。一旦战事不顺,他可打的牌,比曹操要多得多!”
我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荆州。“刘表虽看似中立,但并非没有动摇的可能。袁绍若遣其麾下能言善辩之士,如辛评、郭图之流,携带重金厚礼前往游说,强调唇亡齿寒,或暗中承诺战后利益分割,甚至挑拨他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满,刘表未必不会动心。即便他不亲自出兵,只需在南阳、江夏一带制造些紧张气氛,做出将要北上的姿态,就足以牵制曹操大量兵力,令其首尾难顾!”
随即,我的目光锐利地投向了东南方的江东。“孙策……”这个名字让我心中一凛。那个绰号“小霸王”的年轻人,勇猛果决,野心勃勃,刚刚扫平江东六郡,兵锋正锐,正欲向北扩张,与曹操在广陵等地早有摩擦,积怨已深。“这才是袁绍手中最有可能打出的一张王牌!孙策与袁绍并无直接冲突,反而有共同的敌人曹操。若袁绍遣使,以结盟夹击曹操、瓜分豫州、扬州为诱饵,甚至奉上朝廷的虚衔(袁绍曾私下授予孙策官职),以孙策的性格,极有可能趁曹操主力北上官渡、许都空虚之际,悍然率领江东子弟兵,溯江而上,直捣黄龙!这一击,对曹操而言,将是釜底抽薪,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这些大的诸侯,我的视线最终落回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徐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