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算学试开科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算学试开科,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真要让算学与八股同列?”纪晓岚的烟袋锅悬在半空,仍有疑虑。嘉庆帝却指向窗外的匠人学堂,陈阿福正带着学徒用算盘计算提花机的经纬数:“八股能写天下文章,算学能算天下钱粮——朕要的不是酸腐书生,是能拨响算盘、治得了民生的干吏。”
八月初一,算学科首场开考。贡院门口的“算学功名榜”前,匠户出身的李铁柱盯着自己的算题卷:“‘某县流民三千,占总人口一成二,问需开多少粥厂?’”他的算盘珠在“四舍五入”处顿了顿,忽然想起陈阿福教的“活人不做死算”——粥厂数该向上取整,多算一口锅,就能多救一条命。
数据房的《算学科录仕表》很快送到案头:“首批录取百人,匠户子弟占五成三,商籍子弟占三成七。”嘉庆帝望着这些带着市井烟火气的名字,忽然对纪晓岚说:“当年沈括写《梦溪笔谈》,算学、历法、乐律皆通——如今朕开算学科,就是要让天下知道,算盘算的不只是钱粮,是兴邦的经纬。”
这一晚,匠人学堂的烛光映着算盘口诀,新科算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用算盘核计着“民生安全度”的作业:“某旗地荒芜率四成,按《垦殖积分制》该扣多少俸银?”“扬州盐商的官七商三,年息三分该如何分账?”算珠的每一次拨动,都在为这些即将踏入官场的年轻人,算着一条与传统士大夫不同的治世之路。
贡院的明远楼上传来更鼓,嘉庆帝望着星空下的算盘形灯笼,忽然轻笑——他知道,这场算学开科的意义,远不止多了个科举科目。当算珠的声音开始与八股的吟诵声并驾齐驱,当匠户子弟也能通过算盘敲开仕途,数据治世的人才基石,才算真正筑牢。
而千里之外的冶铁坊、织局、边贸市场,无数个算盘正在跳动,与贡院的算珠遥相呼应。这些看似微小的珠子,终将串起一个用数据丈量、用算盘推演的全新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