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算粮破阵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算粮破阵,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晚,兴安州屯田堡的攻防战中,王聪儿的人马望见堡墙竖起两丈高的木牌,正面墨书“本堡存粟五百石,按《赈纪》可支千人三月”,背面开列青壮男丁名籍,旁注“习刀者三十人,善弩者十五人”,皆依《乡兵训练册》旧例。堡丁了望时,以“旗语+梆子声”传递敌情——旗分五色示方位,梆子点数报人数,此乃沿用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通信之法。
抬枪轰鸣中,堡内突然传出“左路第三队步幅紊乱,必为饥疲之卒!”的呼喊——原来潜伏的“探马”早将教匪队列疏密、行进步态记于《贼情密单》,以“圈点符号”暗传堡内,绝非虚妄之术。当王聪儿见己方“前军迂回”的路线被红笔标于图上,惊觉官军所用并非妖法,而是实打实地派细作混入粮队,逐人逐马记下了行进数据。
退至山谷时,月光照着道旁的“屯田碑”,碑额“永业田界”四字下刻着“东至山溪,西至松岗,南至官道,北至荒坡”,四至皆依《大清会典》“丈量田亩,以步弓为准”,旁附里正、甲长联名画押——这是清廷编修鱼鳞图册的常法,并非奇技淫巧。军师苦叹:“官军不过把保甲、屯田的老法子做细了,咱们却连弟兄们的籍贯都记不全,如何敌得?”
紫禁城的舆图上,代表屯田堡的绿色算珠每日递增,皆因新归降的流民按《赋役全书》编入保甲,每十户设一“粮长”,专司记录垦田、收粮数据。嘉庆帝以《周礼》“司稼掌均万民之食”为据,在《川楚陕平定折》上朱批:“贼以虚言惑众,我以实田系民;贼以劫掠充粮,我以耕织足食——此非奇谋,乃循祖宗成法,以实心行实政耳。”
是夜,数据房内算生们依《九章算术·均输》拨动算盘,算珠声与更鼓相应。而在大巴山新收复的土地上,工匠正按《营造法式》凿刻“屯田碑”,碑面所记“垦田十亩,年收番薯三千斤”,皆取自直隶试行的番薯种植实录——这不是超越时代的奇迹,而是将祖宗传下的农书、法典落到实处的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