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7章 公理得胜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47章 公理得胜,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突然,双喜呈上郭嵩焘的加急电报:「欧洲工匠代表团抵沪,要求加入算理同盟。」慈禧望向窗外的算理学院,蒸汽钟的机械嗡鸣与工坊的锤声共鸣。「告诉郭大人,」她嘴角扬起笑意,「清国可以开放初级算理课程,但核心速算符......」算筹轻点「抗磁砂矿脉」图标,「就像英伦三岛不会分享蒸汽机专利,有些东西,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三个月后,《全球算理公约》在上海签署,三十七个国家承认清国算理学堂的技工认证效力。郭嵩焘在签约致辞中说道:「当各国匠人能用同一种算筹丈量世界,战争的硝烟就会被速算表的油墨取代。」此言一出,台下的德国工匠代表起身鼓掌,他口袋里的「速算云纹」算筹,正是柏林机械厂里最受欢迎的工具。
日本被迫向清国支付的一百二十万两匠人补偿费,被用于在全球建立「算理义学」,免费教授贫困匠人速算技术。琉球矿工的断指故事,被改编为算理教材中的警示案例,而首里城的云雷纹速算表,成为东亚匠人心中的自由图腾。
光绪站在颐和园高处,看着算理学院的蒸汽钟群同时敲响。十万算理兵在工坊中同步翻开速算本,阳光穿过窗棂,在算筹上投下「忠孝」与「和平」的光影。他忽然明白,慈禧坚持的「技工户籍独立」并非保守,而是为算理文明保留最纯粹的火种——当技术成为普世语言,掌握算理的匠人,终将成为新世界的立法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