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冼承均
星月掩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冼承均,梦启七零携空间找军官老公负责,星月掩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75年1月2日,是新一期培训班和医护班报到的日子,今年的医护班课程,增加了两节外语课,分别是俄语课和英语课。不过对于冼韵怡来说,只增加一节课程,对她平日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影响。
她除了每天上午固定的外语班三节课外,还有系统班每周的三节课程,现在仍旧是在上午时间给医护班再增加一节课,而且都只是一些基础医学词汇,所以冼韵怡很快便完成了课程安排与备课工作。
关于医护的日常外语词汇,冼韵怡分成三个类别进行授课,分别是:症状表述、急救指令、战地情景。军医都需跟随部队外出参与紧急救援,对于这些专业词汇最好做好基本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症状表述包括患者的最表面症状,例如发热、出血、骨折、疼痛部位等。急救指令则包含一些脉博检查,止血、针剂注射、缝合这类词汇。
战地情景比较复杂,需精准掌握像一些战地常用外语词汇。
其实冼韵怡是非常支持在医护班增设外语课程这一决定的,战场战况瞬息万变,需要救援的不仅有自己国家的战士,也可能出现敌国军人,掌握最基础词汇,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肯定会派得上用场,而且冼韵怡清楚知道,从明年开始,西云边境的问题会越来越严峻,这些医护人员都是战场上减少伤亡的希望。
这一次的医护班人数比上一批的多出11人,总共57人。男女学员各占了一半。都是来自广南、翠瑶岛以及西云军区的军医。
1975年,西云军区、翠瑶军区,其实都在广南军区的管辖之内,学员的名额也都是从这三个军区里边分配。每个军区各分得了19个名额。
对于学员们的医学知识如何,冼韵怡并不了解,她只在开学的第一周做了一个英语测试,分数最高的是一个来自翠瑶军区的男医生——周德政。
周德政现年24岁,家境并不优渥。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他能坚持读完高中,一方面得益于家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冼韵怡把他选作了医护班的英语科代表,还将他和郑建红介绍给了秦向晖:“德政、建红,向晖外语知识比较扎实,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可以多问问他。”
秦向晖是个合格的学长,拍着胸脯保证道:“尽管来找我。”
郑建红的这次小测成绩仅居于周德政之下,对于一些专业词汇她还有些不足。冼韵怡决定由秦向晖偶尔带一带这他们,把他们俩的成绩提上来,再由他们带一带医护班里的学员。尽量把差距缩小。
如今的秦向晖,已然成为冼韵怡的左膀右臂。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机要科的翻译事务,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绝对是冼韵怡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周德政和郑建红也自发地利用放学时间,给班里基础薄弱的学员们开展义务补课活动。随着补课的事情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到最后,基本是整个班级的学员都自发留了下来。
月底小测时,医护班的英语测验结果让学校的老师们大感意外,全班的英语平均分数竟然达到了85分的新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