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强军之始
薄荷色的小透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强军之始,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薄荷色的小透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塞城东王家坳一役,秦武以少胜多,阵斩乌戎百夫长,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麾下士卒强悍的战力,彻底折服了萧远以及军中所有将士。萧远心中对秦武的倚重与信任,亦是与日俱增。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萧远做出了一个令军中许多旧部都颇感意外的决定。他正式召集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当众宣布,擢升秦武为军中副将,全权负责整支军队的日常操练、军纪整肃及战术研习事宜。
老将张猛对秦武已是心服口服,闻此任命,非但毫无异议,反而主动请缨,愿为秦武之副手,全力协助推行新法练兵。
自此,秦武真正掌握了萧远麾下这千余兵马的训练大权。他深知,这支军队虽经一场胜仗鼓舞,但其根基依然薄弱,积弊沉重,若要将其打造成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非下一番刮骨疗毒般的苦功不可。
上任伊始,秦武便在校场之上高筑将台,召集全军将士,颁布了由他亲自制定的《奋武军军纪铁律十二条》。
其律令之严苛,细节之繁琐,远超以往。从营房内务,被褥叠放如豆腐块,兵甲擦拭一尘不染;到军容风纪,衣衫整洁,行止有度;再到作息号令,闻鼓即起,闻金则止,不得有片刻延误。更有“战场抗命者,斩!”“临阵脱逃者,斩!”“奸淫掳掠者,斩!”等数条红线,清晰明确。
“军无纪,不成军!自今日起,凡我奋武军将士,皆需恪守军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有违者,莫怪本将手中军法无情!”秦武立于高台,声如洪钟,目光如电,扫过下方每一名士卒。
起初,不少老兵油子对此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然则,不过三日,便有一队老兵在夜间操练结束后,私自聚在营帐饮酒喧哗,被秦武亲率巡营的吴云山逮个正着。秦武二话不说,当着全营将士的面,将那为首的队率以及几名闹得最凶的老兵,各抽了二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哀嚎不已。
并当场宣布,革去那队率之职,降为普通士卒。如此雷霆手段,立时震慑了全军,再无人敢小觑这十二条军纪铁律。
萧远在帅帐之中听闻此事,只是微微颔首,对秦武这般铁腕治军,他不仅不反对,反而颇为赞赏。他深知,慈不掌兵,一支没有铁的纪律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纪律既立,秦武便将重心转向了体能的锤炼。
秦武依据士卒的体力、技能特长,将其划分为不同兵种:体格强壮、耐力出众者编入重甲步兵营,负责正面冲击与坚守;臂力过人、目力敏锐者,则选入弓弩营,加强远程打击能力;原有的少量骑兵,加上从秦家湾带来的骑兵骨干,以及挑选出的善骑射者,扩编为一支精锐骑兵营,由吴云山直接统领,作为战场上的尖刀;而徐果儿和秦冲,则分别统领两个主力步兵营,严格按照秦武教授的三三制战术小组进行日常操练;此外,秦武还挑选了一批机灵、腿脚快的士兵,组建了斥候队,由李云、李二宝这两位原保宁军精锐负责训练,专门学习潜伏、侦察、传递军情等技能;甚至,他还从军中挑选了一些略懂修葺、挖掘的士兵,以及部分被俘的乌戎工匠,组建了小规模的工兵队雏形,负责修筑工事、铺设道路等。
新的训练方法一开始,自然也遇到不少阻力。许多老兵油子习惯了以往松散的日子,对秦武严苛的体能训练(每日清晨的长途奔跑、翻越障碍)、枯燥的队列操练以及复杂的分队战术配合颇有怨言,认为这是花架子,不切实际。
“他娘的,跑个步还能跑死乌戎人不成”
“这站军姿,比上阵杀敌还累!”
对此,秦武毫不手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每日与士卒一同参与高强度训练,另一方面,则铁面无私,但凡有违抗军令、消极懈怠者,无论老兵新兵,一律严惩不贷,轻则鞭挞,重则逐出军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