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讲座之后掀起了一场参观潮,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说骄阳医馆同意咱们去参观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张明宇举着手机冲进教室,屏幕上赫然显示着李雨涵发来的确认消息。整个教室瞬间沸腾,前排正在整理笔记的林晓雯激动得站了起来,她笔记本扉页上还密密麻麻记录着白骄阳讲课时提到的“智能脉诊仪”工作原理。这几天,学校的bbS论坛上,关于参观骄阳医馆的帖子热度居高不下,有人整理了白骄阳的着作书单,有人分享讲座中的金句,更多的则是对医馆内部究竟藏着怎样秘密的猜测。

暮春的微风裹挟着槐花清甜,几辆大巴车缓缓停在骄阳医馆门前。三天前白骄阳教授在医学院那场中医讲座余温未散,此刻学生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雀鸟涌下车。医馆朱红门楣上“悬壶济世”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砖墙缝里钻出的爬山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迎这群年轻的探索者。

“同学们,先在这里集合!”李雨涵清脆的声音响起。她身着白大褂,英姿飒爽,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夏雨荷则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微笑着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温和与亲切。学生们迅速整好队伍,跟随两位老师走进医馆。

穿过雕花木廊,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中医名家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李时珍背着药篓翻山越岭的画像栩栩如生,旁边配着“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话语;孙思邈坐堂问诊的图画下,镌刻着“大医精诚”四个大字。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小声念着墙上的文字,眼神中充满了对古代医家的敬仰。

“大家看,这是我们医馆的天井。”李雨涵指着头顶的一方天空说道,“古人讲究‘四水归堂’,雨水从屋檐流下,汇聚在这里,寓意着聚财纳福。而在中医里,水又象征着人体的津液,这小小的天井,也蕴含着中医的哲学思想呢。”学生们抬头望去,阳光透过天井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

智能中医: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李雨涵和夏雨荷的带领下,学生们首先来到了智能中医诊室。一推开门,大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银白色的智能四诊仪矗立在房间中央,机械臂灵活地摆动着;墙面的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中医诊断的动画演示;角落里,几台小型机器人正在忙碌地调配中药。

“这是我们医馆自主研发的智能四诊仪。”夏雨荷走到仪器旁,向学生们介绍道,“它集合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方法。大家看,这个摄像头可以捕捉患者的面色、舌象,麦克风能收集声音信息,而这个传感器则可以精准地检测脉象。”

说着,夏雨荷邀请临床专业的张明宇上前体验。张明宇既兴奋又紧张,小心翼翼地将手腕放入仪器的凹槽中。几秒钟后,机械臂缓缓升起,三根细小的探头轻轻搭在他的脉搏上。与此同时,摄像头开始对他的面部和舌头进行扫描,麦克风也发出温和的声音,询问着他的身体状况。

“哇,太神奇了!”当全息投影在空中呈现出详细的诊断报告时,学生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报告上不仅有脉象、舌象的分析,还给出了初步的诊断结果和调理建议。“不过,大家要记住,”李雨涵严肃地说道,“智能仪器虽然先进,但它只是辅助工具。中医的精髓在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的思维,这些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在智能配药区,学生们看到机器人按照处方,精准地抓取每一味中药。“这些机器人的程序里,录入了上千种中药的剂量和配伍禁忌。”夏雨荷介绍道,“但即使是最精密的机器,也需要我们中医人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副药的质量和疗效。”学生们认真地点头,对中医现代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针艾之妙:千年传承的神奇疗法

离开智能诊室,学生们来到了针灸治疗室。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气,六张治疗床整齐排列,床头的智能控温仪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墙上挂着的人体经络图色彩鲜艳,密密麻麻的穴位标注得一清二楚。

“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传统的针灸和艾灸疗法。”李雨涵拿起一根银针,在手中轻轻转动,“针灸是中医的瑰宝,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她以足三里穴为例,详细讲解了穴位的定位和针刺手法:“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常灸这个穴位可以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进针时,要注意角度和深度,一般呈 90 度垂直进针,深度约 1 - 1.5 寸。”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夏雨荷邀请了一位女生上前体验艾灸。女生躺在治疗床上,李雨涵点燃一根雷火灸,将灸盒悬在她的足三里穴上方。“有没有感觉到温热?”李雨涵问道。女生闭上眼睛,脸上露出舒适的表情:“嗯,暖暖的,好像有一股热气在往身体里钻。”

“这就是艾灸的神奇之处。”李雨涵解释道,“艾草本身就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将药效渗透到穴位深处。我们现在使用的雷火灸,是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火力更足,疗效也更好。”

看到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夏雨荷拿出针灸铜人模型:“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针刺手法。哪位同学想试试?”一开始,大家还有些犹豫,毕竟银针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在两位老师的鼓励下,男生王磊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在夏雨荷的指导下,王磊小心翼翼地拿起银针,按照刚才讲解的方法,找准穴位,屏住呼吸,快速进针。“不错,手法很稳!”夏雨荷赞许道。当银针顺利刺入穴位时,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磊兴奋地说:“太有意思了,感觉自己像个小中医!”

香囊雅韵:巧手缝制的养生智慧

从针灸治疗室出来,学生们来到了一间充满温馨气息的房间——香囊制作室。房间里的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丝线、布料,以及各种天然香料。薄荷、薰衣草、丁香、艾叶等香料分装在小竹篮里,散发着清新宜人的香气。

“香囊,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医预防疾病的妙招。”李雨涵拿起一个绣着莲花的香囊,向大家介绍道,“不同的香料搭配,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薄荷和艾叶可以驱蚊防虫,薰衣草和茉莉花能够安神助眠,丁香和藿香则有芳香化湿的作用。”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制作。夏雨荷给每人发了一块布料和针线,耐心地教大家缝制香囊的基本针法:“先把布料对折,用平针缝起来,注意针脚要均匀。缝到最后留一个小口,把香料放进去,再用藏针法收口。”

女生们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开始发挥创意。有的在香囊上绣上精美的图案,有的用丝线编织出漂亮的流苏。男生们则显得有些笨拙,不是缝错了线,就是扎到了手,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老师,我想做一个送给妈妈,她睡眠不好,应该放些什么香料呢?”苏晴问道。“那可以多放一些薰衣草和合欢花。”李雨涵说着,帮她挑选香料,“再加上一点柏子仁,效果会更好。”苏晴认真地把香料装进香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个小时过去了,各式各样的香囊在学生们手中诞生。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气精美,每一个香囊都承载着大家的心意和对中医养生的理解。“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张明宇举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说道,“回去后,我要把它挂在床头,说不定还能做个美梦呢!”

花茶飘香:舌尖上的养生密码

隔壁的花茶调配室里,早已准备好了琳琅满目的花草茶原料。玫瑰花、茉莉花、菊花、金银花、枸杞、桂圆等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桌子上还放着几个精美的玻璃杯和茶壶,等待着学生们来一展身手。

“花茶,是一种既美味又养生的饮品。”夏雨荷拿起一朵干玫瑰花,向大家介绍道,“不同的花茶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玫瑰花可以疏肝解郁、美容养颜,菊花能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枸杞则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但花茶的调配也有讲究,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选择。”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李雨涵现场调配了一杯“养颜安神茶”。她先在玻璃杯中放入几朵玫瑰花、几片薰衣草,再加入几颗桂圆和适量的冰糖,然后倒入热水。不一会儿,花香四溢,茶水逐渐变成了漂亮的淡粉色。“大家看,这杯茶不仅好看,还特别适合女性饮用。玫瑰花和薰衣草可以舒缓情绪,桂圆能补血安神,是一杯非常好的养生茶。”

学生们纷纷开始尝试调配自己的花茶。有的按照老师的配方制作,有的则大胆创新。“我想做一杯清热降火的茶。”赵思雨说着,往杯子里放入菊花、金银花和薄荷叶,“最近有点上火,喝这个肯定合适。”

调配好花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细细品味。“哇,自己调配的花茶就是不一样,感觉比外面买的好喝多了!”林晓雯喝了一口自己制作的“护眼茶”,里面有菊花、枸杞和决明子,“而且还知道了每种花茶的功效,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泡茶了。”

在品尝花茶的过程中,李雨涵和夏雨荷还向大家讲解了一些饮用花茶的注意事项:“花茶虽然好,但也不能过量饮用。比如寒性体质的人,要少喝菊花、金银花等寒性花茶;孕妇和经期女性,也要谨慎选择花茶的种类。”学生们认真地听着,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

炮制之术:匠心独运的中药奥秘

穿过一条幽静的长廊,学生们来到了中药炮制室。一进门,便闻到一股浓郁的中药香气。房间里摆放着各种古老的制药工具:石臼、药碾、铜锅、蒸笼等,墙上还挂着一些晾晒中的中药材。

“中药炮制是中医的一门独特技艺。”李雨涵拿起一根生地黄,向大家介绍道,“很多中药材都需要经过炮制才能入药,炮制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炒、蒸、煮、炙、煅等。不同的炮制方法,会改变药材的性能和功效。就像这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而经过九蒸九晒后制成的熟地黄,性温,就变成了补血滋阴的良药。”

在炒制区,老药工陈师傅正在演示如何炒制酸枣仁。他将铁锅烧热,倒入洗净的酸枣仁,用木铲不断翻炒。“炒制酸枣仁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陈师傅一边翻炒一边说,“火太大容易炒焦,火太小又达不到效果。当听到‘沙沙’的响声,闻到淡淡的香气时,就差不多了。”不一会儿,酸枣仁的颜色变得微微发黄,香气四溢。

学生们看得入迷,纷纷要求尝试。在陈师傅的指导下,大家轮流上阵。“老师,我怎么感觉炒得不均匀啊?”王磊有些着急地问道。“别慌,翻炒时要不断翻动,让药材受热均匀。”陈师傅耐心地指导着。经过一番努力,学生们终于成功炒出了自己的酸枣仁,虽然卖相不如陈师傅的,但大家都充满了成就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嫁给猎户相公,他逼我天天吃肉

哎啦啦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从地狱里走来,自骄阳中盛开

司徒拂月

你们管这叫邪修?

炖汤的鸽子opop

仙子一起创业炒股票吧

胡思乱想的蛋

村乡满艳

林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