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多发肺结节报告单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张多发肺结节报告单,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一的晨光如绢,轻柔地铺展在骄阳医院的门诊大厅。喧嚷声似潮水漫涌,挂号窗口前人流如织,问诊声、脚步声与医疗器械的轻响,编织成一曲忙碌的市井乐章。名医榜上鎏金的字迹灼灼生辉,每位医者的诊室皆被求诊者围簇,似星辰引动众望。
大厅的导诊台前,一位面容憔悴的病人微微前倾,眼中浮着层薄霜般的倦怠,却又燃着簇簇希翼:“劳驾,白骄阳大夫今日可在?”话音未落,指尖已无意识地蜷起,似怕惊散了这问句。导诊护士笑意温软,抬手指向诊室方向,那手势如春风拂过。病人道过谢,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踌躇,行至大厅侧畔的医生简介处。
一方古雅的展示板静立其间,嵌着诸位医者的介绍。病人凑近,目光如细针穿梭于字里行间。白骄阳的介绍在柔光下流转:从医岁月、精研之术,每一字皆似落在心湖的石子,荡开涟漪。他的指尖轻轻抚过板面,似在触摸一份穿越时光的承诺。
继而,他移步至白骄阳的诊室门外。门虚掩着,一道温醇的问诊声潺潺流出。他微踮足,透过那隙微光望去:白骄阳正凝眸于病历,手中笔锋游走如蝶,眼神溺着关切,似能望穿病症后的沉疴。诊室中,药香与墨香缠绵,在暖光里轻舞。
“您寻白大夫?那可是寻着福星了!”旁侧排队的病人忽笑着搭话,“我先前也是揣着忐忑来的,白大夫那叫一个心细如发,开的方子更是药到春生。”另一人亦笑着点头:“正是!白大夫医道高妙,待人又温雅如春风,经他诊治,病痛先自去了半分。”这些话似流泉,淌入他心间,硬结的忧虑如薄冰遇暖,悄然融了。
他长吁一口气,眉梢眼角俱是松快。这一番探寻,从导诊台到简介板,从诊室门缝到病友言谈,每一步皆在印证:这,便是他翻山越岭、一心奔赴的良医白骄阳。光阴在此刻仿佛被调慢了齿轮,唯留对痊愈的渴盼,在心底抽芽,裹着一缕诗意的从容,静候繁花开遍。
门诊室内,时光仿若被揉碎在一片静谧与忙碌交织的氛围里。“下一位,九十八号。”门诊护士那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在略显嘈杂的候诊厅中响起,如同一叶扁舟,划破了涌动的人潮。
刘长庚闻声起身,他的步伐带着一丝拘谨与期待,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命运的弦上。他缓缓穿过那道略显沉重的门帘,迈进了诊室。室内,淡淡的药香与消毒水味交织,似一首无声的歌,吟唱着健康与希望的旋律。
白骄阳端坐在桌前,眉眼间透着一股沉静与专注,似深山古寺中参透医道的隐者。刘长庚双手微颤,将早已整理好的病情资料,如同捧起一生的祈愿般,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那资料,在他手中仿佛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白骄阳微微颔首,修长的手指轻轻接过资料,动作轻柔而稳重。他的目光,如同一束精准的探照灯,迅速扫过每一页纸张,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突然,他的眼神定住了,像是被磁石吸引,落在了一张肺部检查单上。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山峦间聚起的一抹阴云。“怎么这么多结节呢……”他的低语,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与这复杂的病症对话。那声音很轻,却在这小小的诊室里,如重锤般落下,震得空气都似乎停滞了一瞬。
窗外,偶尔有微风拂过,带着些许春日的芬芳,轻轻撩动着窗纱。可此刻,诊室里的两人,都无暇顾及这自然的馈赠,他们的世界,被这张检查单上的信息紧紧缠绕,一场关于健康与生命的探寻,才刚刚拉开帷幕。
胸廓对称,双肺透亮度增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增粗,右肺上叶、下叶及左肺散在索影。
左肺上叶尖后段(lmg49)、左肺上叶前段(lmg98)、左肺上叶下舌段(Img162)、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lmg183)、左肺下叶外基底段(lmg131、)、左肺下叶后基底段(lmg199)、
右肺上叶后段(lmg57)、右肺中叶外侧段(lmg158)、右肺中叶内侧段(lmg139、145、149、164、171)、右肺下叶背段(lmg112、115、120、123)、右肺下叶前基底段(lmg174)、右肺下叶外基底段(lmg147)、右肺下叶后基底段(lmg207)可见实性结节,最大的位于右肺下叶背段(lmg123),大小约8mmx6mm,右肺下叶背段(lmg127)、右肺下叶后基底段(lmg171)可见2个钙化结节。
肺门不大,纵隔居中,气管、主支气管通畅。
心影不大,动脉及冠状动脉壁少许高密度影。
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两侧胸腔内未见明液及胸膜增厚。
白骄阳轻轻拈起那张化验单,目光如同一束精准的探照光,一寸寸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与数据,每一个符号都像是隐匿在迷雾中的线索。紧接着,他翻开过往治疗记录,纸张在指腹间沙沙作响,似岁月低声诉说着曾经的诊疗故事。那些或长或短的病程、或有效或无果的尝试,都被他敏锐捕捉,收纳进心底的思考版图。
而后,他将目光投向刘长庚,眼中满是关切与沉稳。他伸出手,指尖轻触刘长庚的脉搏,似有若无的跳动,在他指下传递着身体深处的秘密。此刻,诊室里静极了,唯有那脉搏的律动,如同一叶扁舟,在时间的长河里摇曳生姿。白骄阳微闭双眸,似在与这神秘的韵律对话,感知着气血的流转、脏腑的兴衰。
“最近五年,呼吸道和肺部可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他的声音,低沉而柔和,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拂过草地。刘长庚微微一怔,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些或长或短的患病时光,他努力搜寻着记忆深处的细节,一一作答。白骄阳静静倾听,眼神专注,偶尔轻轻点头,似在与时光深处的病症共鸣。
问罢病史,白骄阳又抬眸,细细端详刘长庚的面色。那面色,如同一幅略显斑驳的画卷,潜藏着身体的真相。紧接着,他示意刘长庚伸出舌头,那舌苔的薄厚、色泽,在他眼中皆是病症的外显,是自然与身体交织的密码。
“平日里饮食、睡眠、二便如何?”这看似寻常的问题,却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试图开启身体隐藏的大门。刘长庚如实相告,白骄阳默默记在心里,那些琐碎的日常细节,在他心中逐渐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健康图景。
末了,白骄阳微微凝眉,似有轻愁笼于眉间。他微微仰首,目光投向远处,却又似穿透时空,在浩渺的医理星辰中穿梭。片刻之后,他唇角微微上扬,一丝笃定的笑意浮现,心中已然有了应对之策。那是知识与经验交织的光芒,是医者仁心对病症的有力回应。
中医就诊门诊病历
一、患者
刘某,男,67岁
二、主诉
咳嗽、胸闷伴乏力数月,肺部检查发现结节。
三、四诊信息
1. 望诊: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淡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腻。
2. 闻诊:呼吸稍促,气息平稳,无异常气味。
3. 问诊:咳嗽,痰白量少,胸闷时作,神疲乏力,动辄汗出,纳食一般,眠可,二便调。
4. 切诊:脉细涩。
四、中医病情分析
患者肺气亏虚,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减弱,故见咳嗽、乏力、汗出;肺气虚则宣降失常,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痰浊内蕴;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痰瘀互结于肺,日久形成结节。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腻,脉细涩,均为气虚痰瘀互结之象。
五、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肺积(肺结节)。
证型诊断:气虚痰瘀互结证。
六、诊疗方案
治法:益气化痰,祛瘀散结。
方药:补肺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软坚散结之品。
七、选方用药
- 补肺汤:黄芪30g(补肺气)、党参15g(益气健脾)、白术12g(健脾燥湿)、茯苓15g(健脾渗湿)、甘草6g(调和诸药)、杏仁10g(降气止咳)。
- 桃红四物汤:桃仁10g(活血化瘀)、红花10g(活血通经)、当归12g(养血活血)、川芎10g(行气活血)、熟地15g(滋阴养血)、赤芍12g(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12g(养血柔肝)。
- 化痰软坚:陈皮10g(理气化痰)、半夏10g(燥湿化痰)、浙贝母15g(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夏枯草15g(清肝泻火,散结消肿)、牡蛎30g(软坚散结)、鳖甲15g(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穿山甲6g(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昆布15g(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15g(消痰软坚,利水)、苏子10g(降气化痰)、莱菔子10g(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 祛瘀消症:三棱10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10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八、方剂来源
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功能补肺益气;桃红四物汤由《医宗金鉴》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功在养血活血。合方加减以益气化痰、祛瘀散结,配合软坚之品,针对气虚痰瘀互结之肺积(肺结节)。
九、具体处方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5g 甘草6g 杏仁10g 陈皮10g 半夏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熟地15g 赤芍12g 白芍12g 三棱10g 莪术10g 浙贝母15g 夏枯草15g 牡蛎30g(先煎) 鳖甲15g(先煎) 穿山甲6g(先煎) 昆布15g 海藻15g 苏子10g 莱菔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医嘱:避风寒,调情志,忌辛辣油腻之品,定期复查肺部ct,不适随诊。
处方的详细解读
一、各味药物解读
1. 黄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 现代药理研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
2. 党参
-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 现代药理研究:能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3. 白术
-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 现代药理研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有强壮作用;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4. 茯苓
-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 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降低胃酸含量、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5. 甘草
-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有镇咳、祛痰作用;能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还能解毒,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6. 杏仁
-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 现代药理研究:所含苦杏仁苷在体内能慢慢分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奏镇咳平喘之效;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7. 陈皮
-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肺经。
-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 现代药理研究: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等作用;能使支气管扩张,痰液易咯出;还有抗炎、抗过敏、抗菌等作用。
8. 半夏
-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 现代药理研究:有镇咳、祛痰、止吐、调节胃肠功能、抗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其镇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祛痰作用可能与所含的多糖类有关。
9. 桃仁
- 性味归经: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
-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 现代药理研究:有扩张血管、抗凝血、抗炎、抗过敏、镇痛等作用;所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10. 红花
-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 现代药理研究:有兴奋子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镇痛、镇静、抗炎等作用。
11. 当归
-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 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贫血、促进免疫功能、调节子宫平滑肌、保护肝脏、镇静、镇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12. 川芎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 现代药理研究: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镇静、镇痛、解痉、调节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13. 熟地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 现代药理研究:有强心、利尿、降血糖、抗放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还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4. 赤芍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
- 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抗炎、抗菌、镇静、镇痛等作用。
15. 白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